左宗棠收復新疆時 甘軍和川軍參與作戰表現突出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載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

一首《恭誦左公西行甘棠》,頌揚了晚清名將左宗棠率領湘軍收復新疆實地的豐功偉績。1876年4月至1878年1月,左宗棠率部西征,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戰,收復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全境,為中國圈回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

左宗棠收復新疆時 甘軍和川軍參與作戰表現突出

那麼,左宗棠收復新疆的部隊,是不是全部由湖湘子弟組成呢?

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這支部隊來源很複雜。除了湘軍外,還有甘軍、川軍、豫軍等,相當於一個“大雜燴”。

左宗棠收復新疆的部隊,號稱8萬人,實際上不超過5萬人。這5萬人中,參與前線作戰的約4萬人。其中,劉錦棠率領的老湘營,屬於主力部隊,大約為2.2萬人。

左宗棠收復新疆時 甘軍和川軍參與作戰表現突出

劉錦棠是湘軍名將劉松山的侄子。左宗棠進剿陝甘時,曾國藩將劉松山的老湘營交給左宗棠統領,劉錦棠便跟隨劉松山進入陝甘。後來,劉松山戰死,劉錦棠就接管了老湘營,繼續在左宗棠的統領下,參與了收復新疆之戰。

其實,劉錦棠所部,除了老湘營,還有董福祥分統的3營甘軍。

董福祥是甘肅環縣(當時屬寧夏固原)人,曾經倒戈反清,被左宗棠收復,其部下被編為“董字三營”,參與陝甘平亂和收復新疆之戰。

左宗棠收復新疆時 甘軍和川軍參與作戰表現突出

在收復新疆之戰中,董福祥率領的甘軍表現得極為耀眼。如果說,劉錦棠老湘營是西征軍的主力部隊,那麼董福祥甘軍就是西征軍的先鋒部隊。特別是在攻取南疆時,董福祥率領甘軍翻越天山,急行軍1200多里,一舉攻破南疆的門戶達坂城、托克遜城,殺得阿古柏、白彥虎狼狽逃竄。阿古柏在逃跑時被殺,白彥虎則被趕到邊境一帶。

在左宗棠收復新疆的部隊裡,還有兩支比較特殊的部隊,一是川軍,二是豫軍。

川軍由徐佔彪統領,共有5營2000餘人。徐佔彪是四川西充縣鳴龍鎮徐家河人,26歲投身軍營,在進剿太平軍、捻軍中嶄露頭角,成為川軍首領。

左宗棠收復新疆時 甘軍和川軍參與作戰表現突出

左宗棠尚未正式打響收復新疆之戰時,沙俄就派兵侵佔了伊犁。朝廷命令左宗棠派兵駐防肅州,防止沙俄軍隊繼續入侵。不過,那時候左宗棠正集中精力平息陝甘之亂,無法分身,便派遣徐佔彪率領川軍先行進駐肅州。

1876年,左宗棠打響收復新疆之戰後,徐佔彪率領川軍奉命出關,參與作戰。在克服北疆時,徐佔彪所部川軍5營駐守鎮西廳;在收復南疆時,徐佔彪率部配合老湘營作戰,收復了吐魯番等地。

豫軍又叫嵩武軍,共有10營5000餘人。豫軍由張曜統領。早在1973年,張曜就奉命率領豫軍駐守金積堡,協助徐佔彪攻陷肅州,打通收復新疆的通道。3年內後,肅州成為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大本營。

左宗棠收復新疆時 甘軍和川軍參與作戰表現突出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左宗棠十分重視收復新疆的糧草問題,提前進行了籌劃。為此,1874年,左宗棠命張曜率部出關,駐紮在哈密,進行屯田。《清史稿》記載:張曜在哈密“大興水利,墾荒地二萬畝,歲獲數萬石濟軍”,一年收穫數萬石糧食,大有“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南泥灣風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