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記得有朋友問彈痕,蘇德戰場上德軍發起的最後一次攻勢是哪一次戰役,彈痕回答說巴拉頓湖戰役後,朋友很奇怪,不是庫爾斯克戰役麼?作為蘇聯國境內德軍發起的最後一次攻勢戰役,庫爾斯克戰役的知名度確實超過巴拉頓湖戰役。但巴拉頓湖戰役才是蘇德戰場上德軍發起的最後一次攻勢作戰,該戰役雖不如庫爾斯克戰役那樣被經常提及,但同樣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走勢有著深遠影響。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本文並不打算就戰役的進程作過多著墨(不是因為彈痕懶,而是相關戰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僅僅想對戰役背後的一些情況進行分析。1945年1月,蘇聯紅軍發起維斯瓦—奧得河戰役,至二月初,蘇軍不僅順利解放了華山,基本打垮了德軍“A集團軍群”(該集團軍群在戰役後重組為“中央集團軍群”,並於1945年5月覆滅)。而且最重要的是,蘇軍通過該戰役已經在蘇德戰場北線順利的建立了通往柏林的橋頭堡。而在南線,蘇軍通過羅馬尼亞戰役和布達佩斯戰役,兵鋒已經直抵維也納。對於蘇德雙方而言,戰爭的走向已經趨向於明朗,納粹德國的覆滅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對於蘇軍而言,自1944年6月“巴格拉季昂”戰役發起以來雖然連戰皆捷,但由於戰線前出太遠,使得作戰的後勤補給難度直線上升,德軍在撤退過程中對於各種公路、鐵路設施的瘋狂破壞更加重了蘇軍戰役補給的負擔。戰爭初期蘇聯國內的巨大損失也對蘇軍後期作戰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最明顯的就是兵員素質的急劇下降,尤其是對於裝甲兵和炮兵這樣的技術兵種來說,這一情況尤為突出。除少數經歷各次戰役有幸存活的人外,蘇軍的很多炮手和坦克手僅接受短期培訓便被投入戰場。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德軍裝甲兵的許多傳奇戰例都是在這樣的對手面前取得的(戰爭進行到這個階段,德國人的情況也並不比蘇軍強到哪去,但戰爭形勢的惡化迫使德軍不得不抽調精英作戰人員集中組成作戰單位。作為戰場救火隊使用,所以類似的傳奇故事相對較多一些),蘇軍在每次大型戰役後都要經受較大的人員傷亡。這使得蘇軍在每次戰役攻勢結束後,通常都要經歷較長的休整才能投入下一階段的作戰,這使得德軍在戰役結束後通常能獲得重新部署的機會。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對德軍而言,戰場整體形勢的惡化導致其控制區域大幅度收縮,反而可以保證在主要作戰方向上集中優勢的精銳部隊同蘇軍對抗,因此到戰爭後期局部戰場的交換比通常略強於蘇軍(精銳都集中在主要作戰方向上了,次要方向都丟給僕從國或者臨時組建的二線作戰部隊,所謂德軍作戰交換比一直高於蘇軍的計算方法大致就這麼來的)。納粹德國高層雖然對於贏得戰爭勝利已經不做指望,但卻希望能儘可能拖延戰爭進程,從而獲得同西方盟軍媾和的機會,“體面”的結束戰爭。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1945年3至4月,西方盟軍和納粹德國代表在瑞典就曾進行短暫的接觸(電視劇《春天的十七個瞬間》的主要劇情就圍繞這一歷史事件展開)。要實現這一目標,德軍就必須在戰場上獲得足夠的局部優勢,以阻擋蘇軍日益臨近的腳步。在納粹德國高層看來,若能有效遲滯蘇軍的進攻步伐,不僅能贏得更多的時間,而且可以增加德國同西方盟國談判的籌碼。蘇軍在戰役間隙迫不得已的停頓給了德軍喘息的時機之外,更增加納粹德國高層對於遲緩戰爭整體進程的信心。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1945年2月,蘇軍在結束維斯瓦-奧得河戰役和布達佩斯戰役後同樣暫時停頓了攻勢,德軍也再一次進行了戰役間隙的休整。但這一次德軍的作戰目的並不是收攏部隊重新部署防禦,希特勒的目標要更加大膽一些,他決心投入最後的預備部隊在布達佩斯南部的巴拉頓湖地區發動新的攻勢,以一舉摧毀蘇軍整個南翼部隊。希特勒的這個部署不可謂不大膽,因為一旦戰役失敗,德軍將失去最後的機動兵力來部署新的防禦,柏林的大門將向蘇軍敞開。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但如果此次戰役獲得成功,則不僅可以實現前文所說的遲滯蘇軍向德國本土逼近,獲得同西方盟國談判的籌碼,最為關鍵的是可以匈牙利這個最後的石油產地。在羅馬尼亞戰役結束後,德軍已經失去了羅馬尼亞的油田,如果再失去匈牙利的石油支持,德軍即使保留了足夠的作戰部隊,也會因為缺乏油料而難以為繼。反正橫豎都是死,還不如主動出擊以爭取最後的機會,彈痕個人認為希特勒當時就是這麼想的。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為了完成此次作戰,希特勒特意抽調了剛從阿登戰役中撤退下來的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並在短時間內對該集團軍完成了兵員和武器裝備補充。該集團軍下轄兩個軍四個師,即黨衛軍第1裝甲軍所屬的黨衛軍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和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師、黨衛軍第2裝甲師所屬黨衛軍第2“帝國”師和黨衛軍第9“豁亨斯陶芬”師。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為了補齊這支作戰部隊,德軍從各個組織部隊進行了大規模的徵調,例如為了補齊人員缺額,德軍從海軍和空軍部隊抽調了大量地面輔助人員(空軍部隊的地勤人員和海軍部隊岸勤人員,隨著戰況的惡化,這些非作戰勤務人員大多處於“閒置”狀態而被分配到各作戰部隊)充實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到戰役發起前,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擁有了至少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人員和作戰裝備也全部配齊。在匈牙利的其他德軍作戰單位也通過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得到了補充,從紙面的數據上看,德軍在3月初共擁有約60萬人的作戰部隊和800輛坦克及自行火炮,在戰爭後期,這完全算的上一支強大的作戰力量。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但德軍新補入的作戰人員大多屬於非戰鬥勤務人員,不僅平均年齡偏大,而且長期擔任的是非作戰任務,專業技能有餘而作戰素養不足。通常情況下各國軍隊對於這樣的人都是盡力保存的,但此時德國將這些人也投入一線,足見前線的局勢已經惡化到何種地步。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而德軍雖然加強了前線作戰部隊坦克和各型裝甲車輛的保有量,但對於這些技術裝備作戰所必須的零部件及彈藥配備卻並不能保證足額供應。以坦克為例,當時配屬“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師的第501重型裝甲營擁有36輛“虎王”重型坦克,但因為坦克本身故障率及零部件的缺乏,不得不騰出1/6的坦克專門提供緊急備用零件(理論上1輛坦克可以為3輛坦克提供足夠的備件,屬於不得已的辦法)。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而蘇軍通過多種渠道也事先判斷出德軍將於巴拉頓湖方向發動新的攻勢,當時蘇軍在匈牙利方向擁有120萬人的作戰部隊(蘇軍100萬人及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約20萬人)和1100輛各型坦克和自行火炮。整體來說,德軍的進攻行動在力量對比上優勢並不大。但蘇軍為了更好的保存實力,決心以構築堅固防禦體系的方法來應對德軍的攻勢。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經過近4年的作戰,蘇軍雖然在兵員素質上下降嚴重,但部隊整體作戰能力卻得到了極大的鍛鍊(主要指指揮機關和參謀機關對於情況的分析判斷,對於戰場形勢的準確把握等方面能力),而且隨著戰爭走向的逐步明朗,蘇軍的作戰思路更加趨於穩健。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德軍雖然通過各種方式加強了部分精銳部隊的作戰能力,但整體作戰能力嚴重下滑(戰爭後期許多德軍部隊不得不補充16至45歲的作戰人員),而且隨著戰爭整體局勢的惡化,德軍一線作戰部隊普遍後勁不足,在初期作戰之後由於彈藥及裝備的損耗而難以為繼的情況屢屢發生。


一次意義深遠的軍事行動  從此德國再也無法阻擋蘇聯的反攻


代號“春季覺醒”的巴拉頓湖戰役中,德軍在進行了10天的攻勢後便精疲力盡,蘇軍在耗盡了德軍最後的作戰潛力後,一路高歌猛進將德軍徹底逐出匈牙利。本次戰役結束後,德軍再也無力構築完整的防禦體系,蘇軍一路通向柏林(雖然在局部作戰中德軍的頑抗給蘇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但對戰爭的整體進程已經毫無影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