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亲历战争》已经连载完了。首先,谢谢亲们4个多月来的阅读、转发和点赞。

不少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纪实作品,我想借这个机会告诉大家,我们参加这场战争的人都老了,再不写,恐怕就写不出来了。34年前,我作为一军政治部最年轻的干事,如今已是两髦斑白,再过2个多月就退休了。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且不说轮战期间我们一军牺牲了近400人,即使活着回来的战友,因为战伤或疾病或战争综合症,也有不少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我有一位邻居,曾在一师机关当过科长。有天晚上,他得知一位与他出生入死一同参战的战友过世了,心痛不已,边哭边喝闷酒,结果这天只喝了平时酒量的三分之一,他就躺在地板上口吐白沫了,他儿子吓得够呛,赶紧来敲我的门……当120救护车赶到时,他却清醒地坐起来对医生说:“你知道吗?我们一起到老山打过仗的战友今天走了,我心里特别难受啊!”

战友去世,特别是一起打过仗的战友阴阳两隔,心里肯定会难受。但更让人难受的是,在某些地方,某些单位,某些部门,参战老兵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甚至还被列为某个方面的重点对象——你说让人难受不难受?!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随着军队的深化改革,我们曾经战斗过、引以为傲的第一集团军番号更改了,机械化步兵第一师及所属各团建制撤销了,而且部队也各奔东西,参战官兵转业的转业、退休的退休、退伍的退伍,知道一军老山轮战历史的人越来越少……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有鉴于此,作为亲历老山轮战的一军组织处干事,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就是在退休之前,我要把一军轮战的情况——从我的视角,原汁原味地,把我所了解的战争,我所熟悉的人和事,正能量的也好,上不了台面的也罢,只要是真实发生过的,都要记录整理出来。因为有关一军轮战的内容较多,但都比较零碎,还没有一部全面的完整的记录。我要把这部资料作为特殊的礼物,送给那些生活在和平阳光下的人们:战争是残酷的,经历过战争的军人是伟大的!请尊重军人,尊重参过战的老兵,并好好地善待他们……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想法是美好的,但真正动起笔来,却困难重重,毕竟这场战争已经过去30多年了,随着年龄的增大,记忆深处的某些东西有些模糊不清。好在当年我在军机关和基层两头跑,对上下情况比较了解熟悉;好在战友之间经常交流,想起参战中的某些人和事我就在电脑里记上一笔;好在网上关于一军轮战的东西很多,许多战友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参战的经历,一些人和事包括时间、地点得到了校正……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在整理轮战资料过程中,我努力以时间为轴,按照轮战步骤和大致轮廓,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从接到命令到开进途中,从临战训练到初上阵地,从战地救护到遗体处理,从生死对决到胜利凯旋……当然,中间穿插了一些情况介绍和有趣的事情,特别是我们组织处和硬骨头六连的可能更多一些。而有些人和事,虽与某一章节时间吻合,但放到中间显得有些唐突,我就用专门的一节或一段加以补充,使整个阶段更加饱满充实。

一军轮战是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在开始部分交待了轮战的背景,即1979年2月及以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简要概况和邓小平轮战思想的来龙去脉,这样使轮战资料更权威、更全面。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还有的战友问我这本书哪里有得卖,我告诉大家书店里没有,网上也没得买,因为种种原因这本记录一军轮战的资料,目前还不宜公开出版。即使这样,我要感谢所有参战的一军战友,特别是那些负伤牺牲的战友,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轮战的彻底胜利,为这部资料提供了最生动最感人最翔实的素材。我要感谢首长和战友陶正明、赵传喜、秦蓉、高林科、孙理真、王大鸣、张三旺、钱锋、韩亚青、汪建平、宋敏、童树根、陈根才、张环清、沈耀家、温坤、刘丹旗、朱永泉、范洪庆、熊靖华、刘国强等,老兵朱龙训和他的孙子朱正轩,以及许多不知道名字的首长和战友,他们的书籍、文章和图片,尤其是时任一师组织科干事韩亚青战友关于烈士善后工作的回忆,使这部轮战资料更准确、更完整。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功劳是大家的。我只不过是个战争的参与者、记录者、宣传员。有一点需作说明:我的记录非常有限,因为一军参加轮战的有26000多人,可以说每个人都可以写一本书,我是挂一漏万。许多战友看了《亲历战争》后,都希望我能写一写他们部队或连队。如,一军直属侦察连战士蔡黎明给我来信说:写一下我们军直侦察连吧。在“1.15”大战中,军炮兵群火力数次压制敌人都是我连电台上报请求的(其他电台都被炸坏了),特别是二排在阵地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历次宣传中,没有一次提到我连。当年我们排就牺牲了3位烈士——方外元烈士被昆明军区追授战斗英雄称号,姜西亮烈士和刘展亮烈士被追记一等功,16人负伤致残,身负重伤并致残的排长张凯,为了排里战友多两个立功指标,他把自己从一等功改为二等功……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是的,我承认,我不是新闻干事,也不可能全面深入地采访,我只记录了我所知道的一军轮战情况,而且是以到得最多的一师一团(参战期间我没去过三十六师、炮九师,所以这本资料里几乎没有涉及到他们,恳请这两个部队的参战首长和战友原谅)为主的,涉及二团、三团和炮团的一部分是根据战友们的回忆和材料整理的,即便如此,有些轮战中发生的人和事,由于年代久远,观察的角度不同,可能也会出现记录不够准确全面的问题,恳请相关单位和当事人能够原谅和理解。同时,真诚地欢迎参加轮战的一军部队各位首长和战友,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修改完善。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完成轮战资料整理后,我立刻送厂排版印刷,本想给熟悉的参战首长和战友送一本做纪念的,但由于没有书号和印刷许可证,快装订好了的500本书被有关部门当场查获,等我赶到厂里时已成几大麻袋的碎纸,真是欲哭无泪啊!后来在战友的资助下,经朋友介绍到另一个小厂印了500本,很快就被战友们要光了。一些没有拿到书的参战战友纷纷来电来信要《亲历战争》。说实话,我不敢再冒风险去印了,只好于2018年8月15日申请开通微信公众号“八尺沟人”,并从8月29日开始以每周二到三节的频率连载《亲历战争》。由于刚弄微信公众号,许多东西还不熟悉,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在历时4个多月的连载中,还是得到了许多首长、战友、同事和亲朋好友的包容、鼓励和支持。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参战时的一军副政委、后任第二军医大学政委傅翠和将军看了《亲历战争》,专门给我打来电话,说:“许佳文,好样的!你的连载我每期都看。你干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为一军历史填补了一项空白,一军的同志会感谢你,人民也会感谢你!如果出版需要经费,那我就发动战友们给你捐助。”

我的老战友、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安徽宣城军分区政委冮伯友来信说:“文哥,拜读完《亲历战争》,心中思绪像外面的雪片一样飞舞。很钦佩您的担当,把中国历史上这件大事写出来了,客观反映一军老山作战的,您是第一人,了不起。您用亲历视角,虽然不够全面,但故事真实,语言朴实,素材厚实,引人动人感人,让我佩服。我是一个参战老兵,当时在一师侦察连,对这段战事刻骨铭心,希望有人把它写出来。不仅我,我想所有参战的人都有这个愿望。您做了,功德无量。向您致敬!”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运用微信公众号连载《亲历战争》是一种尝试,它与书面语言略有不同,加上一些事件和细节存在不同说法,对自己一时拿不准的地方,我都事先发给我的老领导、参战时的一军组织处副处长陶正明(后任江西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将军把关,他不仅给我具体的指点,提出增删的内容,还在第一时间转发我的连载。

黄建生首长参战时为一军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后任第一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他不仅每期连载必看,还会写下点评。如看了《林排长深夜思恋人》后,他写道:“排长林祖武,相爱美西湖。奉命赴彊场,男子大丈夫。思恋割不断,卫国担重负。好样广东兵,英雄热血谱。”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原一师政治部副主任、后任杭州萧山区委常委、人武部政委冯筱筠(现任区政法委副书记)每次都要写一首内容摘要的诗作为转发按语。如在转发《生命铸就钢铁阵地》时,他写道:“佳文创刊,八尺沟人;大作连载,亲历战争!攻防战斗,血战到底;生命铸就,钢铁阵地!请大家持续关注系列文章二十八《亲历战争:一军老山轮战纪实》。”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汪建平是轮战时的一团七连政治指导员,他得知我在连载《亲历战争》后,专门跑到我的办公室,带来了他们连队参战回忆录,并向我详细介绍了连队初上阵地时的情况以及12次参加“添油”战斗的细节,为我增写《生命铸就钢铁阵地》这一节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原一团作训参谋、现任浙江省军民融合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严杰说:“原汁原味的记录,真情真意的回忆!佳文兄写得感人。我一个小小作训参谋,都没时间写遗书,忙着搞各种命令指示计划等,还要发放补充检查分队战备物资,通宵达旦、夜以继日……我是为数不多没写遗书走上战场的参战军人。后来我想,如果我这条命搁在老山了,父母家人肯定要骂我不孝,连个遗书都不给他们……兄弟你说呢?”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湖州市电力公司莫雪梅女士对一军部队很有感情,《亲历战争》勾起了她的回忆:“想当年,一军出征赴老山参战,地方上百姓都不知道的,军事机密使然吧。隐约记得一直到1985年的3、4月间,从爸爸和个别学校老师口中听到一点儿一军在老山前线作战的信息,关键词是:老山、猫耳洞、打胜仗……然,到了1985年的暑假就热闹了,学校开展了“学习老山英雄、弘扬老山精神”系列活动。所以说,我不知道1984年7月19日一军军部出征时,三天门火车站那伤情的送别,但1985年7月23日,仍旧在三天门火车站,欢迎军部参战将士胜利凯旋至今历历在目,因为我就在欢迎的学生队伍里……”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著名军旅诗人陈灿曾在战场上负过伤,他的夫人小杨看了连载跟帖说:“谢关友烈士写给儿子的信,20多年前我就读过,数度泪奔,十分感人!特别是他把儿子的照片随时带在身上,想儿子时,亲吻儿子的照片,令人动容。报道英雄是应该的,这是弘扬正能量的需要。但我多么希望英雄不要辈出,因为他们的牺牲对父母对妻子是毁灭性的打击!谁来为英雄的亲人发声和买单?从小我对英雄就深深崇拜和钦佩,但现实看来,我更心疼英雄的妈妈和他的妻儿……”

我的同乡战友哥哥叫王高芳,他原先在老家教书,现在杭州做安保工作。他对每篇连载都写下一段很长的评语,如看了《我差点儿成为烈士》后,他写道:“在战争策源地,每一块阵地,都可能变成坟场,每一条路径,都通往死亡。每一次战斗,都是生命的较量。漫天飞的流弹炮,随时随地会夺走人的生命,稳准狠的狙击枪,枪响人倒,在劫难逃啊!1984年12月9日,是你终身难忘的一天。在这一天中,你遭遇了越军的3发炮弹。第一发炮弹,离你较远处落地开花,没伤及到你,侥幸;第二发炮弹,在你身边落地,是个臭弹,没炸,属你命大;第3发炮弹飞来,从你头顶落下,又是个臭弹,没响。这真是,遭了难的你,命不该绝啊!”

值得一提的是,我老家八尺沟村里也有一位小学代课老师,叫张书鹏,他看了《亲历战争》,专门写了一篇激情洋溢的评论。他说:“佳文大哥是幸运的,几次死里逃生,但每次不是敌人炮弹打偏了,就是哑弹,也许老天爷特意留下我这位老乡,让他用文字记录见证那场血雨腥风吧。”

还有不少跟帖也非常精彩,如省委第六巡视组组长赵克——“读完烈士遗书,深深感触军人分量,如果把军人的一生比作一部壮丽的乐章,那么主旋律就是奉献!向为国捐躯的英雄致敬!”我的战友、一军党委秘书张三旺——“好兄弟,我们都是‘靳开来’,我上前线时借了几百块钱托人捎回去还急账,是背着欠债上战场的!心里还老想着:牺牲了,债咋还啊?”杭州广电集团工会主席徐惠萍——“真的很感动!读的时候不禁潸然泪下,我们是不该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也希望他们的家人能够平安幸福!”某保险公司总经理吕道科——“不经历过真正战场的将军,不是一个真正的将军,你的老领导陶正明做到了,战场去了,将军当了,咱就是两个字:佩服!”杭州新华医院主任宋震坤——“感人肺腑,现在媒体就该多宣传这些正能量的人和事。也为许书记朴实无华、感人至深的文笔点赞!”

我的老班长潘亚斌读了连载《亲历战争之五十:把英烈们送回家乡》,写了一首诗《归来》:“南疆为国洒热血,战场英勇扬军威!而今回归出发地,天降泪雨祭英灵,莫道战士无觅处,英名已归万人心。” 连队老战友王永前——“血与火的洗礼,向你们致敬,你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没有留名的一位战友——“@许佳文 ,你的亲历战争,我每期都认真的看。每次看后就会回忆起当年84年的经历,很受感动。有很多时隔几十年的事又在眼前。特别有几位很熟悉的战友牺牲了到现在印象还在脑海里。其中二机连陈林湘烈士是我同学加战友。每年清明时去上海龙华扫墓祭拜一下英烈们。这一段历史我们亲身经历终身难忘……”

令我感动的是,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东南峰火》主编马敏老师在杂志上分5期选载了《亲历战争》。转业在省广电集团的老战友葛羽哲,在他的个人公众号一羽哲思中也连载了《亲历战争》的全部内容。原浙江法制报同事罗丽雅还将《差点儿我成为烈士》推荐给她现在的工作单位《人民论坛网》。许多朋友看了我的微信连载,还邀请我到所在支部、学校、部队和公司宣讲老山精神。

至于帮我把《亲历战争》转发到朋友圈和亲友群的,就更多更多了。如,首长和战友陶正明、黄建生、梅松林、郭金华、孙理真、章德钰、沈耀家、高林科、祁东辉、张桂柏、韩亚青、陶广平、徐志远、王大鸣、赵文琪、汪建平、童树根、王兆明、严杰、李江、吴建忠、徐建国、范洪庆、陈华、陈春鸣、徐高虎、展亚平、蒋国华、林杰中、温坤、马忠典、马国军、蒋彦、赵希雷、薄瑞强、陈斌、陈根才、陈正明、陈荣、孙震、祁楚荣、徐德坤、潘立生、潘亚斌、潘建亮、丁仁佳、李殿才、蔡玉明、刘殿豪、裴旬玉、吴素莲、顾德建、赵志年、张永兵、张玉、陈扬、戴祥章、李兴祥、朱金中、朱森源、包永根、何亦鸣、许宏、成品广、曹娟娟、孔朝阳、乔平、杨华、杨勇彪、王千钧、王英姿、王梅、王欢、王晓玲、王少怡、王斌、王永前、李淑萍、孙午阳、梁茜、吉芳、周彦、胡跃、方青、姜素素、郑雪峰、任进、房建华、房德锦、陈雨云、陈亚峰、裘满根、郭灵敏、翁建飞、蔡黎明、黄国轩、张国民等。

报社领导和同事姚民声、钱吉寿、徐峻、陆熙、俞文明、王纲、周咏南、邓崴、褚定华、张亮、郭庆、何锋、张彤、叶飞虹、傅雪梅、孟毓、徐澜、钱渭南、秦军、张品方、杨忆华、张冬素、徐月萍、傅孝敏、蔡若松、李回雄、杨志东、林敏、姜珺、郑建国、顾金生、胡冠平、吴蒂、徐健、童颖骏、莫云、余华、袁艳、蒋蕴、丁晓琴、俞佳友、温浩杰、温从平、李阳阳、胡鹏程、俞评、俞云飞、朱兰英、史文孝、梁萧、王志浩、王成武、陈立波、陈卓、罗丽雅、仇健、徐晓、曹志男、陈锦、程绍亮、徐文斌、吴中美、徐艳、钟丽梅、黄国中、陈红艳、吴凌云、徐谷鸣、柴国雄、贺一祺、薛昊悦、熊晓燕、何鑫、盛赛琴、孙连兴、孙国翔、张妍婷、常俊、叶静、俞蕾、王芳、姚丽萍、戴睿云、姜倩、聂伟霞、包敦远、陈骥、孙雯、黄翀、石磊、斯信忠、林上军、顾国庆、马立峰、陈挺、潘美兰、周丹阳等。

我的至亲好友刘谨、颜林林、贺文彬、韦欧阳、俞柏鸿、俞弼文、于兴勇、陈荣安、江向东、周定波、何德军、何红梅、张明、张应保、张荣明、张荣军、张斌、张书鹏、陈富钧、陈富根、李萍、李守文、李小猛、李加林、李倩、卞兰英、唐芸、宋燕、徐凤华、徐桂宝、徐广昊、丁庆怀、刘得平、刘淑珍、曹德河、沈山红、潘兔英、潘浒、许佳荣、许佳龙、许家珍、许家富、许付余、许婷婷、倪金春、周永红、周灵艳、高小琴、莫雪梅、吴隽、吴湛、朱松彪、顾艮宝、张元琴、陈少龙等。还有许多不知名字的朋友给我点赞和打赏。

这一切,让我由衷地感到,军人的社会地位正在恢复,尊重参战老兵、关爱参战老兵渐成气候……正如一位战友留言所说:“没有经历过战争,不知道生命的可贵!! 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感谢无私奉献的军人!!一军是好样的!!!”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在《亲历战争》连载即将结束之际,我的老领导、陶正明将军专门给我写了一首诗予以勉励——

老战友许佳文用特殊方式告别工作岗位

完整记录一段新中国的特殊历史

定格在西南边陲老山上

让世世代代回味珍藏

这是向自已60岁的献礼

退的精彩鲜亮

退的无怨无悔

退的痕迹沧桑

退的大道荣光

继续宣讲老山精神

开辟新的战场

这是承接

这是续唱

这是让生命延伸

更是让心中的战旗飞扬

战友情谊山高水长

中国老兵民族脊梁

高高地举起右手敬礼

泪水在脸上战壕里流淌

亲历战争之结束语:永做老山精神传人

谢谢陶将军!同时,向所有关心、帮助、支持我完成《亲历战争》资料整理和微信连载的亲人们,致以崇高的军礼和深深的谢意!你们的爱将伴我终身,激励我退休之后继续宣讲老山精神和一军轮战官兵的感人事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