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点兵法,让青春期孩子教育更轻松

青春期是很多少年易冲动,情绪多变,难于沟通,不愿意受约束,而家长又不好管教的特殊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如果家长的育儿理念跟不上孩子成长步伐,经常会被孩子气个半死,彼此很难和谐相处。更有甚者,常会使管教失控,让孩子成长处于危险的境地。

家长学点兵法,让青春期孩子教育更轻松

一、青春期孩子家长错误做法面面观。

这些年我做多很多青春期案例指导,通过对青春期问题案例进行归类分析,发现很多家长之所以教育青春期孩子有难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仍然用教育几岁儿童的观念、手段和方法去管教已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

2、忽视尊重孩子的隐私感,动不动就翻旧账,甚至翻孩子手机或日记本。

3、偏听偏信老师的投诉,不调查了解事情真相,二次继续批评孩子。

4、和孩子说话时语气生硬蛮横,动不动就怪孩子这不好那不好,不断否定孩子的努力。

5、没有成文严谨的文字家规,动不动口头给孩子立规矩,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做不到。

6、经常给孩子唱苦情戏,企图让孩子理解家长的苦心,结果适得其反。

7、根本不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动机,无法和孩子正常沟通交流。

8、只盯着孩子的学习,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9、只有对孩子无数的期望和梦想,没有实现梦想的能力。

10、家长把孩子早恋视为洪水猛兽,严防死守之下,最终城门失守。

从上述十方面来看,几乎都是家长错误观念之下的行为表现,如果家长不进行自我反思,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就很难改善亲子关系,无法让孩子打开心扉。家庭教育离不开通畅的沟通交流渠道,更少不了彼此的接纳和信任。因此,家长正视自己身上的问题就成了最为紧迫之事。

家长学点兵法,让青春期孩子教育更轻松

二、想教育好青春期孩子,家长必先更新育儿观念。

一提到育儿观念,其实很多家长根本没有育儿观。没有育儿观靠什么作为育儿行动指南呢?恐怕很多家长压根就没有想过。尤其是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如果家长仍没有育儿观,常常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非常无知,自然很难信服他们。

我根据大多数家长育儿现状,归纳和总结了十条家庭教育观念,供青春期孩子家长参考之:

1、孩子是生命的个体,是独立的存在。

2、及时发现和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

3、从多角度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去赏识孩子。

4、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

5、孩子身上的问题源自于问题父母。

6、尊重孩子的家庭平等地位。

7、学会和孩子做好朋友,彼此敞开心扉,分享快乐。

8、冷静处理亲子沟通中出现的情绪问题。

9、让热爱成为兴趣和学习的主动力。

10、让榜样示范作用无处不在。

如果你是有心的家长,不妨将我总结出来的十条育儿观念和前面家长常见问题表现十点做对比,你肯定能发现自己观念误区在哪。教育孩子,观念先行,而后才是讲究策略方法。如果你理顺了这里的逻辑辩证关系,相信你一定能成为青春期孩子出色的爸爸或妈妈。

家长学点兵法,让青春期孩子教育更轻松

三、家长需要学点青春期兵法,既而从容应对孩子的教育。

大家都知道《孙子兵法》吧?可能很少有家长把其和教育青春期孩子联系到一起,如果你有兴趣,那我教你几招兵法,我估且叫青春期兵法吧。

第一招:声东击西——专治青春期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往往是家长让孩子往东,孩子偏偏往西。就如你让孩子去写作业,人家偏要玩玩游戏,或者看看课外书,总之不管干什么都和学习这件事无关,下面我结合生活中几件事来做示范。

1、孩子不想学习——劝其不要学,而是给孩子安排做家务劳动。在安排家务活儿时,不妨把项目,要求,完成时限等都详细讲清楚。如果一件事不行,就一次安排几件事,再看孩子可能会闷声不语,心里打小算盘,看到孩子迟迟不动,再让他选择学习或做家务,保证孩子会选择去学习。但是你必须要坚持原则,不能学习必须要做家务,继续强化他的逆反心理。

2、孩子不按时吃饭——劝其不要吃饭。青春期孩子有时懒散起来,常常会让家长特别恼火,你费了半天劲做好的饭菜,反复提醒催促几遍后,才慢慢腾腾坐在饭桌前。与其让大家搞的都不痛快,你干脆劝孩子不要吃饭了,吃饭多费事啊,还要张嘴,还要咀嚼,干脆就三餐变两餐吧。你再看孩子,你越是劝其不吃,他(她)反而会主动去吃了。

3、孩子玩游戏没够——劝其继续玩不要停。如果你真要是不停地劝孩子,对于青春期少年来说,他(她)会心里七下八下,不知道你做搞什么鬼。但是孩子却会心生感激,这时容易听进话去。于是在劝孩子玩游戏的同时,要明确提出要求,不允许上厕所,不允许喝水,不允许吃零食,不允许睡觉,就像熬鹰一样,采取车轮战术,直到他玩的恶心到想吐为止。

温馨提示:参照上面的生活情节,家长可以找到很多类似的现象,你只要运用逆向思维即可。孩子越是不愿意干什么,你越不要去强求,只要把声东西击用好,孩子会发现想和你耍无赖,真的很难逃脱你锐利的法眼。

家长学点兵法,让青春期孩子教育更轻松

第二招:无中生有——专治孩子身上的小毛病。如果家长看到孩子身上有这样的毛病,或者那样的坏习惯你就不停地指出,极易引发孩子逆反心理,认为你多事,爱唠叨,很招人反感。与其这样,倒不如把孩子的视线从他自己身上引开,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去。其实这是一种注意力转移之法,目的是让孩子自我反思,自觉去改正。

1、孩子上课打瞌睡。青春期孩子往往不愿意按着约定时间睡觉,再加上平时作业多,极容易导致睡觉不足,而第二天在课上又爱犯困。面对孩子上课打瞌睡现象,家长可以借吃饭或其他时机和孩子聊天,你就借老师之口,聊班上有部分同学上课打瞌睡的现象。而在聊这个话题时,家长可以把班主任特别气愤有些家长,对孩子睡眠管理不负责的话大谈特谈。假借老师之口,引发孩子警醒,这便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2、孩子反感老师批评,不愿意学某科。如果你的孩子也有反感老师,并且不愿意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你直接教育孩子,就会变成说教,而说教恰是孩子最反感的方式。与其这样,家长不如借某一个家长教育孩子的事例,给你孩子当故事讲。当然,故事怎么展开就要看你自己的水平了,需要提前酝酿一番,好把故事讲的很有趣味,让孩子即乐于听,又能从中领悟到反感老师批评其实是最傻瓜的做法。

3、孩子故意违反学校纪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这样行为的孩子,往往是青春期盲目自我或夜郎自大的表现。你说其无知吧?其实孩子知道是错误行为,但是偏偏就给你干以身犯险之事。家长可以编一个警察讲案例的故事,来旁敲侧击孩子。对于违法者,往往可以追溯到其少年期,家长疏于管教,孩子盲目自我,小错不断,最后导致胆子越来越大,最终由小错酿成违法的可悲后果。类似的案例也需要家长提前收集,在孩子心情不错时借聊天之机就讲了。

温馨提示:无中生有这一招需要家长动动脑筋,因为在实践应用中,很容易让孩子一下子就识破了你的动机或初衷。这就需要你真得用点心,备备课喽。当然,用好这一招,可比你总用说教的方式效果要好很多了。

家长学点兵法,让青春期孩子教育更轻松

第三招:打草惊蛇——做好预防性管教工作。很多青春期孩子家长往往爱干事后诸葛亮的事,每每在孩子犯错之后,才去说教,结果引发孩子强烈的心理抵触,甚至双方发生激烈的争吵,最终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反而还破坏了亲子信任关系。如果你充分重视了预防性教育,把问题想在前,把规矩立在前,就能占据主动,从而先发制孩儿了。

1、夜查孩子就寝情况。现在青春期孩子几乎都有手机,家里也都有电脑。如果家长不重视手机和电脑的管理工作,只要孩子动了歪心思,夜里就会不睡觉,而是偷偷用手机或电脑上网。与其这样,你就需要想办法了,一是立规矩,睡前必须将孩子手机收起,电脑不能放在孩子房间里,夜里再偶尔抽查睡觉情况,借关心孩子睡眠而去查岗,会让孩子挑不出毛病来的。

2、讲同龄孩子有去网吧,被带到派出所,责令学校和家长去领人的事例。有些青春期少年,由于父母在家里对电脑和手机使用管理的非常严格,但是自己又没有玩儿尽兴,因此会动歪心思跑去网吧上网或玩游戏。结果在警方突击检查网吧的行动中,未成年人被警察抓住带到派出所,而后通知学校和家长去领人。最后是家长被批评,学生在学校里出了名,受到大家的嘲笑。瞧,类似的故事应该不难编吧?只要家长肯动脑筋。

3、初中生与校外不良青少年接触而学坏。有些不爱学习的青春期少年,心思不在学习上,常会在校外结识一些不良青少年,结果很快就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坏习气。家长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去给孩子编排故事,特别强调家长的态度,即绝不允许孩子接触社会上不良青少年。否则,让孩子学坏,家长就成了罪人。最后家长给孩子立规矩,平时外出去哪玩儿,必须要告知父母,在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出去玩儿。如果做不到,连外出玩儿的权利都没有了。

温馨提示:打草惊蛇这一招,家长可以关注社会上一些青春期少年的典型案例,在收集资料的同时要做好分类工作。请别小看这些事,这可是你第一手资料,就是为防微杜渐。凡事欲则立,青春期孩子教育就是需要家长想在前,预防性教育在前,才能最大限度预防问题的发生。

家长学点兵法,让青春期孩子教育更轻松

结束语:

青春期兵法,本次虽然只介绍了三招,但是我相信家长一家能够在我的抛砖引玉之下,会思路大开。如果你想在孩子青春期成为省心的父母,就不妨平时多动动脑筋,下点功夫去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动动笔写点育儿日记,以此做到教育有针对性,实践有实效性。从而避免盲目育儿或被动育儿现象的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