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孩子從父母包包裡拿錢?

木棉看世界


怎樣看待孩子從父母的包裡拿錢。

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會制止。

小孩子一開始沒有物權意識,不知道父母的東西、自己的東西,以及別人的東西是什麼概念。他覺得我也沒拿別人的,是自己父母的,所以沒關係。

但這種想法和做法顯然是不對的。父母和自己是不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處理自己錢財的方法和原則。

孩子如何隨便動父母的錢,說明他還不清楚人與人之間存在一定的界限,即便是自己的父母也一樣。

這種行為如果不制止,後果很嚴重。

一是孩子花起錢來沒有節制,反正父母包裡有,花就行了。

二是孩子不在乎別人和想法和意見。他自己拿父母的錢非常隨意,也不需要父母同意,慢慢也就不會關注父母的意見。

三是影響父母對自己錢財的判斷。孩子把錢拿走了,而自己不知道,有時包晨沒錢,要辦的事就可能辦不了。

四是給孩子造成一種假想,別人包裡的錢可以隨便動。日後有可能就把手伸到別人的包裡去,造成“偷”這樣一種事實。

勿以惡小而為之。孩子的行為養成習慣在於日常的點點滴滴。父母必須 規範他們的行為。拿父母包裡的錢,看似小事,實則有無窮隱患。該制就得制止啊。


艾靈育兒


您好,我是高級育嬰師木蓮媽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從自己的錢包裡拿錢,第一反應一定是非常震驚,隨後會很憤怒。可是,這件事情可大可小,全要看家長是如何處理的。

首先,要判斷孩子拿錢的行為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

一般來說,孩子年紀小,界限感、所有權意識並不明確,認為身邊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所以有時候會出現孩子直接拿走超市的東西這種情況。這種行為是無意識的,家長無需擔心,只要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向孩子滲透“物品都有各自的主人,並不都屬於自己”這種觀念。而如果發現孩子是在故意避開家長去拿錢的時候,就應該敲起警鐘了。


其次,就是找到孩子拿錢的原因。

無意識拿錢的原因比較簡單,很可能是孩子想要買什麼東西,就模仿大人的行為,用錢進行交易。也可能是,孩子還不懂金錢的意義,看它和其他玩具沒有兩樣,只是在玩耍。

而有意識拿錢的原因會比較複雜,家長找出原因的過程也會比較困難。孩子有意識避開家長,說明他了解這個行為是不好的、見不得人的,所以家長很難直接詢問孩子。若是方法不得當,可能會傷及自尊心,對未來的成長百害而無一利。最好是先從側面瞭解孩子的近況,比如在幼兒園的生活、交朋友的情況等等。看看最近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再或者孩子的金錢觀是否出現了什麼偏差?


最後,就是要直面這件事情,積極解決。

1、培養孩子物品所有權、金錢的概念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的活動範圍也在不斷變大。以前在家裡,一切東西都是屬於他自己的,尤其是獨生子女。在多子女家庭,為了防止孩子之間爭搶東西、發生矛盾,父母會較早地教孩子分清“你的”“我的”這種概念。而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話,這種教育會稍晚一些。所以,在發生這樣的情況之後,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教育內容應該增加了。

通常情況下,孩子是不會直接使用金錢的,也對金錢沒什麼概念。家長常認為,小孩子也不能花錢,知道這個幹什麼。其實這是一種誤區。教孩子認識金錢、瞭解金錢的來源和價值,可以讓孩子知道父母賺錢的不易,培養勤儉節約的習慣。等到孩子再大一點,有了自己的零花錢,還可以培養他的理財能力。

2、明確“不問自取,是為賊也”

在明確物權之後,就應該告訴孩子,別人的東西是不能夠隨意拿取或處理的,這個別人,包括父母。孩子長大後,不能再像以前一樣與父母親密無間,要告訴孩子什麼是私人物品、私人空間,個人的隱私是不容侵犯的。家長不能隨意翻動孩子的東西,孩子同樣不可以隨便打開家長的包包。家長自己也要做到這一點,否則原則不一會使孩子混亂、降低父母的信用度。

父母還要嚴肅地告訴孩子什麼是“偷”。不經過別人的同意,就拿走別人的東西,這種行為是“偷竊”。如果你是小孩子,大家可能會原諒你,但是對你的看法和態度會變壞。如果你是成年人,這種行為是要被警察叔叔帶走的。

告訴孩子行為的邊界,同時也要告訴孩子,你知道這次他是無意的,爸爸媽媽不會計較,但是以後絕對不能再這樣做。

3、可以感到憤怒,但不能表達憤怒;可以感到失望,但不能表達失望

家長遇見這種事的第一反應,一定是震驚、憤怒,甚至會感到羞恥,而後又會覺得十分失望。但是這些負面情緒是絕對不可以當著孩子的面直接表達的。

小時候,父母就是孩子的天,父母失望了,那天就塌了。尖酸刻薄的語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失望嘆息的聲音會使孩子更加自責。

孩子還小,還有無限的未來。家長要引導孩子、循循善誘,而不是過早地放棄。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請關注@木蓮媽媽,每天為您推薦實用安全的育兒知識,感謝您的關注。


木蓮媽媽


其實,很多人小時候都有偷偷拿過父母的錢,建議碰到這樣的事情不要去打罵,也不要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籤,一旦在父母心裡給孩子貼了小偷的標籤,那麼多半會如你所認為,他會成為慣偷。孩子偷錢證明他是有金錢方面的需求,而這需求沒有得到父母的重視,孩子想辦法解決後,父母又覺得他的方式不對,懲罰過後又沒有溝通,孩子的心裡開始積怨,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只會讓事態變得更嚴重。再者孩子本身對偷是沒有概念的,都是父母灌輸給的,所以當孩子拿了我們的錢後,我們先要問問自己,孩子有哪些需求是被自己有意或者無意忽略的,重要的不是孩子拿錢這個問題,而是父母如何看待和處理這個問題。


歌的故事集中營


如果是父母授權同意的情況下就沒問題。

如果是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私自拿錢,就不可以了。

我們都知道的常識,在不經過別人同意就拿別人的東西或錢,這屬於偷。

孩子如果有這種行為,最好先不要去批評斥責孩子,而是要反思自己。孩子為什麼會私自掏包拿錢?在金錢教育方面有沒有做的不妥當?

1.給予孩子零花錢,適度滿足孩子。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亂花亂買,從不給孩子零花錢,需要的東西由家長代替購買。其實孩子有了想要獨自購物的意識和能力,就應該有自己的零花錢,可以根據孩子年齡大小定時給予,我家娃七歲,現在是每星期15元。這個錢是完全屬於孩子的,孩子自由做主。也可以和孩子約定好,這個錢需要負責自己的哪項開支,比如用的文具,剩下的可以自由支配。這一點家長有沒有做到呢?

2.信任孩子。

錢給到孩子手裡,那就是屬於孩子的私人財產,和他的玩具、書、衣服等等一樣。怎麼花怎麼存是他自己的事,完全信任孩子可以安排好,家長不去幹涉。讓孩子體會獨立又自由的掌管金錢的感受,也讓讓孩子知道了人與人之間是有界限的。

3.家長做好榜樣和引導

家長是孩子榜樣,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做好消費榜樣,家長自己不大手大腳花錢,也不扣扣索索只會攢錢,傳遞出錢只是生活必備的工具而已,不特別看重錢,那麼孩子的金錢觀也會理智而自然。

適當的引導,可以讓孩子瞭解家裡的金錢的情況,和是怎樣安排支出的,傳遞一些基礎的理財小常識,讓孩子做個參考。至於孩子要不要參考,還是要聽孩子自己的。家長只管做好自己就好。

如果一個孩子私自拿父母的錢,我想孩子和父母之間已經產生了不信任。先找到原因,再對症下藥。孩子的問題總是體現在家長平時的表現上,先反思自己,把自己做好了,再去疏通孩子,這樣問題解決的會更順暢😊。


會心的養娃心得


小孩子還是再教育吧!不要讓娃養成這種偷摸的不良習慣,他/她偷著拿慣了父母的,以後會有膽量拿朋友的、拿單位的、拿國家的,什麼事情都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別因為家庭條件好而放任自流斷送了孩子的人生。


賢惠151688966


首先從家長角度不要把孩子的行為定義為"偷"

對於孩子來說,他的認知是家裡的我都可以拿,爸爸媽媽是我的,他們包裡錢也是我的!

家長要在這方面給與恰當的解釋: 例如媽媽要計劃整個家庭的開支,你我本來預備買xxx的錢你拿了就影響了媽媽的計劃,所以希望以後需要錢告訴媽媽。。。。等等根據自家的情況和孩子交流!



李喜悅Marina


看拿多少吧,幾塊可以忽略不計,小孩子都貪吃,我敢說百分之九十的小孩都拿過,我小學的時候也拿過,上了初中就沒拿了。


笨笨噠兔子


我覺得不用太緊張,要正確的引導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吧


依哥的蝸牛媽咪


不論拿多少,這樣的行為一定要教導好,拿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徵得對方的同意(父母也一樣),只要教育有方,寶貝會健康發展的,如若不然,長大後教育他的不是你們,是警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