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的盟國幾乎都是發達國家?

用戶6230428977


美國的盟國基本上都是發達國家,就算不是也少有混的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美國的扶植;第二,美國與其他的發達國家發展模式類似;第三,美國主動與發達國家成為盟友。



發達國家是目前世界各國的追求

的目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程度的標誌,全世界將近200個國家當中只有21個發達國家,而且還全都是美國盟友,這並非巧合。

第一,美國扶植

美國的扶植是一些國家成為發達國家的關鍵,世界各國都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進行的全面發展,其中歐洲地區作為二戰的主要戰場,上千座城市化為廢墟,損失了數千萬人,戰後的歐洲國家普遍窮困潦倒,苦不堪言。以戰敗的德國為例,根據悲觀統計,光是要清理街上的廢墟就要20年的時間。


戰爭期間一切都要保證戰爭勝負,所以物資消耗嚴重,糧食,煤炭,鋼鐵,生活用品嚴重短缺,被美國大兵吃到吐的斯帕姆午餐肉被各國百姓視作美味佳餚。

就在歐洲陷入困境之時,美國於1947年發起了“馬歇爾計劃”,源源不斷向歐洲運送物資,包括糧食,石油,煤炭,生活用品,“馬歇爾計劃”持續了四年,總共提供了131.5億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贈予,10%為貸款。

在“馬歇爾計劃”的援助下,歐洲開始了全速發展,1948—1952年,歐洲工業增長了35%,農業已經超過二戰前水平,消除了貧窮和飢餓。

美國在歐洲復興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歐洲是美國的鐵桿盟友,任何情況下都願意與美國站在一起。

第二,發展模式

歐洲國家與美國在發展模式,政治制度方面都與美國相似,沒有封閉和保守,大力吸取經驗,加上歐洲原本就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地區,科學技術仍在,即使短時間內陷入停滯,只要技術先進,很快就可以發展起來。



除了歐洲以外,亞洲的韓國日本也是類似,日本戰後獲得了大量的美軍訂單,為日本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其次,在財政入不敷出的情況下,日本政府仍然實行全額免費的義務教育,並且從外國購買專利技術,通過技術積累,良好的教育,日本韓國也成為發達國家。

第三,美國主動尋找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意味著影響力與財力,“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句話放在國際社會仍然適用,美國需要盟友完成自己的戰略格局,這就需要盟友出錢,窮國能為美國做什麼?


就拿非洲為例,美國要想跟非洲國家成為盟友,沒賺錢還要花錢扶貧,美國人當然不願意,所以優先選擇發達國家。

最後,所有的發達國家都是民主制國家,能跟美國玩到一起,如果這一點不相同,很容易互相排斥,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國家始終無法融進美國的圈子。


視野新觀


老金認為這是美國扶持的結果,而不是美國專找發達國家做盟國;

美國的主要盟國:歐洲有英國,法國,德國,中東有以色列,沙特,東亞有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北美有加拿大;

讓時光回到二戰結束的時候,英國被掏空,法德被打爛,以色列尚未建國,沙特還是一片沙地,偶爾冒點油,日本被兩顆原子彈燒焦,韓國也為建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依舊是地廣人稀;

為何這些國家現在基本都是發達國家了呢?

老金認為,都跟美國的扶持分不開!

正因為是美國扶持他們成長,所以他們都是美國比較鐵的盟友,關鍵時刻都會幫美國;

先談談歐洲的英法德,他們從二戰廢墟中能快速恢復並走上發達國家的道路,得益於美國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

馬歇爾計劃全名叫歐洲復興計劃,1947年啟動,為期四年,美國通過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向西歐各國提供了金融,技術,設備等形式的援助一共131.5億滅元,其中90%是贈款,10%是貸款;

馬歇爾計劃結束的時候,英法德基本恢復到戰前的經濟水平;

五次中東戰爭讓以色列多次面臨亡國的危險,都是美國一手扶持軍事,一手扶持經濟讓以色列逐漸壯大起來;

沙特比較特殊,世界第二石油儲量國,產油量世界第一,它的富裕跟美國也有關,七十年代跟美國簽訂了石油捆綁美元的協議,讓沙特成為美國利益的維護者之一,美國自然不會虧待他!

東亞的日韓,從二戰的陰影裡能快速恢復,得益於美國的兩場戰爭,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他們都作為後勤基地,賺發了,特別是日本;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是受益於美國為了維護霸權的讓利,最近美國有所衰退,這些讓利就逐步少了起來,比如最近特朗普給他們加的額外關稅,重新簽訂美加墨自由貿易協定等等;

這些美國的主要盟國在二戰後通過美國的各種援助,資助方式獲得經濟恢復,真正走向發達國家行列,則是得益於以美國為核心的西方貿易體系;

老金認為,這個以美國為核心的西方貿易體系表現為:

美國及其核心盟國比如英法德,以色列,日韓,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佔據的是金融,貿易,高端製造業這些利潤豐厚的產業,

外圍盟國比如西歐其他國家,就充當消費市場和中低端製造業,

不是盟國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則被壓迫在最底層,負責低價賣出原材料,高價買入消費品;

這種金字塔型產業分佈,就讓美國及其核心盟友獲得大量超額利潤,外圍盟國則也有湯可喝,底層的發展中國家則是被盤剝的對象!

這樣一來,大量的發展中國家給少數的中層和頂層國家貢獻大量利潤,美國及其主要盟國當然都是發達國家了!


歡迎關注 老金看世界 ,每天都有新故事!


老金看世界


我記得鄧小平同志在中美關係友好之前講過這樣一句話:他說世界上凡是跟美國關係好地國家都富了。言外之意中國要發展經濟,改善外部環境就要和美國搞好關係。所以發達抱團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其次他們價值相近,共同語言多,三是為打壓競爭者爭利。當中國發展壯大後,‘發現中國並沒有按照他們的路線圖改變國家政體。他們尤其是美國不幹了,實施各種手段干擾破壞我國經濟,科技等領域的發展!


一盞燈589


這是歷史原因決定的。因為所有的發達國家都不可能天生髮達,都是經過長期歷史演化與發展的結果。

第一,美國的盟友體系基本是二戰後建立的。而二戰前很多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在就完成了。



比如英國荷蘭西班牙等國,基本在200/300年前就是殖民掠奪者,對歐洲亞洲非洲等全球進行擴張,他們的利益也隨之擴張。

也就是說這些國家的發展以歷史上對世界資源的佔有為前提的。

在沒有國際法及合理的國際條約保護弱者的前提下,他們的這種對他國掠奪式的發展方式,當然使得這些國家的經濟實力更容易增加與擴展。成為發達國家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如果用這種方式還不發達,那隻能說這國家太low了。



第二,美國和盟國擁有相同或相似的價值觀。這不只是意識形態,也是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及由之而來的國際體系促進了彼此經濟發展。

如今的國際經貿體系是以發達國家為基礎建立的。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這個體系以WTO、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作為支柱,而這些都是發達國家利益實現最大化的表徵。發達國家長期是既得利益者,美國更是這個體系的保護人和維護者。



近些年發展中國家的聲音才逐步增大。才出現要對國際經濟貿易體系與秩序進行改革的聲音。

所以無論歷史和現實,美國盟友的發達國家居多確實有理由,也是趨勢發展的最終結果。


木春山談天下


從美國的歷史來看,美洲大陸被發現後才形成了美國初期的人種構成,幾乎都是優秀的商人、軍人、政客,冒險家,黑道精英。美國中後期的人員構成,是各國各類各領域精英的去處,除了黑奴被強行賣到美國,世界各國的窮光蛋和笨蛋是很難進入美國大陸生根的。

因為這種因素的匯合,使美國形成了精英富翁為主心骨的新民族。

雖說美國幾乎沒有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但美國的總統制、兩黨制、三權分立制、民主制除了充分體現政治制度的和諧更增添強大的軍事力量,彼此相映生輝。在經濟制度上,善於變化且不拘形式的現實務實外交政策,吸引著各國各種形式精英走進美國,也讓更多的發達國家與美國建立友好的往來,美國是來者不拒,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能成為盟國,相互依存,相互滲透。

縱觀美國二百多年的發展史,出現這樣一種情形,正是咱們古語有云,梧桐鳳凰來棲。有人說早晚的飛了,可不管是早是晚,還是停留,就眼前來看,都是一道絢麗的風景線。


赤若


跟著做老美做強盜,發了橫財,老美吃大肉,跟著喝點湯。

八國聯軍,幾乎將中國的黃金白銀席捲一空,泱泱中華幾千年歷史的累積,其數額之巨不可限量,毫無疑問,比同期十個美國兩百年的財富更甚。

美盜一戰而利,大利。再以橫財為利器或利誘或固其堅炮以脅迫,故相從者眾。勢益大,財益豐,揮霍無度,征戰各方,此強盜之邏輯也。

相隨者日本,早對中華財富虎視眈眈,一旦利炮初成,中華勢弱更狼心暴盡,獠牙盡露……再次火🔥中取粟,劫掠巨大財富。

今人只見強盜吃香喝辣而羨之慕之,而不問其財富來源之齷鹺可恥,實可悲也。

.


長弓善道


確實美國的很多盟友是發達國家,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銘蘇先生簡單為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這是由歷史原因造成的。

美國的盟友體系是二戰後形成的,二戰後美國一躍成為世界超級大國,在美國的主導下建立了北約、聯合國、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建立了美國主導的世界貨幣體系,美國成為西方世界的領頭羊。

二戰中美國幫助很多國家進行反對法西斯戰爭,二戰後又對西歐、日本等國進行經濟援助,然後通過建立的各項國際組織綁定這些國家,由此建立起美國的盟友體系。而且二戰後美蘇冷戰格侷促使這些國家對美國更加依賴,美國的盟友體系更加牢固。

但是發達國家也不是一兩天就能發達的,自然有其發展歷程,就像英國、西班牙、荷蘭、德國這些國家在以前都曾經非常強大過,英國、德國、日本都曾是工業強國,在這些國家強大的時候,美國還沒有這些國家發達。發達國家通過建立相互之間的利益組織來維護其利益,這也就像抱團取暖一樣。而他們建立起來的利益分享組織往往會限制其他國家介入,這樣就使利益在發達國家之間分享。

第二、這些國家有著相似的民主政治體制和宗教信仰。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主體民族主要來自德國、英國、愛爾蘭等西歐國家,美國與大部分歐洲國家實行民主政治制度,建立民選政府,不管是在政治模式,還是在宗教信仰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相似性,這使他們能夠為了一些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


銘蘇先生


美國的盟國幾乎都是發達國家,這個表述是有問題的。該表述為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願意和美國成為盟國。

美國的盟國主要是北約國家,以及亞洲的以色列、日本、韓國、沙特,還有澳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些國家,90%以上都屬於當今的發達國家。

這些國家願意和美國成為盟國,既有歷史原因,也有文化宗教方面的原因,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利益捆綁。就拿韓國來說,他和美國的語言文化歷史差異極大,為什麼願意抱美國大腿?就是利益至上嘛。現在美國在朝鮮半島著有大量的部隊,對於韓國來說這就是一種安全保護。

當然美國的傳統盟國主要在歐洲,英國是他的第一盟友,同文同種。英國和美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在文化、宗教、歷史、經濟等方面關係是斬不斷、理還亂。至於其他國家只能是二等盟友。德國、意大利等國家,二戰期間還是美國的敵人呢,現在成為美國的盟友,那也是被迫的。現在德國甘願成為美國的擺佈嗎?當然不願意。德國自己都想成為歐洲大陸的老大,他甚至希望美國不要介入歐洲事務。

外交上的盟國從來都是利益上的關係,不說是100%,90%也是。就是英國和美國這麼親密的關係,在交往中也存在和諧的一面。比如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立的時候,美國是不願意看到英國成為出資國的。最後英國還是為了利益考慮,沒有聽美國的,歐洲國家中第一個入股亞投行。



總的來說,那就願意抱美國大腿和美國成為盟國的國家,主要是在利益上考慮的。只是死心塌地追隨美國,成為美國馬前卒的以色列,那也是因為它地處中東,四周周強敵環伺,生存環境惡劣,所以必須從域外國家中拉一個大哥保護自己。東南亞的新加坡也是這樣一個情況,從它面臨被馬來西亞吞併的危險,是急忙之中趕快向美國求援,最後美國在新加坡設立一個軍事基地。


財經知識局


為什麼美國的盟國都是發達國家,主要原因有以下地點?

一、馬歇爾計劃的歐洲復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各國經濟崩潰,歐洲籠罩在蘇聯威脅的影響下,此時美國的五星上將馬歇爾提出復興歐洲的計劃,這就是著名的馬歇爾計劃。通過對歐洲的援助,復興歐洲的經濟,增加美國對抗蘇聯的實力。通過馬歇爾計劃,歐洲在一段時期內快速恢復了經濟的發展,人民走向了富裕的道路。

二、科技的快速發展

在20世界50年代以後歐洲迎來了自己繁榮的時期,在這段時期歐洲完成了自己的工業化,同時歐洲迎來了自己科技的潮流,在社會主義大搞建設的時期歐洲的科技方面的企業雨後春筍般的崛起,這些企業的崛起為歐洲的經濟帶來了活力。


三、社會主義曲折的探索發展速度

在現在我們所知道的的曾經發展過社會主義的國家沒有一個是發達國家,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與資本主義世界的人民智商存在差異嗎?這當然是否定的事實,在我國同樣是漢族同胞的香港、澳門經濟就發展的不錯,在這裡我們看出兩種制度發展模式存在巨大的差別?

作為原先的社會主義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過於偏向工業化,把重工業經濟發展擺放的位置太高,導致輕工業、農業發展不均衡,在現代科技的發展重視程度不夠。而像中國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國家的發展存在一段時間的停滯,在這段期時間國民的受教育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相比同時期的其他國家明顯落後了。

社會主義在生產力方面也是存在不足的情況,由於每個人自私的心理,社會主義太過理想化了,不適合集體發展,因此很多社會主義國家不能持續下去,有的解體或者有的改變了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因為社會主義國家在發展摸索所用的時間過長,導致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拉開了差距。


用文章記錄歷史的縮影


兩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以販賣軍火的方式從戰爭中撈取了鉅額財富,由此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

相反,原本依靠殖民掠奪發家的歐洲諸國和亞洲日本,都在戰爭中遭到摧殘,國家一蹶不振。

為應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威脅和挑戰,美國想方設法與歐洲多國及亞洲日韓拉近關係,並簽訂同盟條約,以穩住這些國家不被蘇聯“赤化”。

但僅僅簽訂安保條約是不夠的,還要努力幫助它們擺脫困境,這樣才不至於拖累美國。

於是,美國一邊投入巨資,來恢復它們經濟發展,一邊提供技術,讓發展更可持續,還開放市場,以促進商品流通。這樣,經過多年的扶持,經濟逐步好轉,並日益呈現出加速發展趨勢,這就有效地遏制了社會主義勢力的擴張,為日後削弱、腐蝕社會主義國家打下了基礎。

果不其然,多年後,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國的圖謀得逞了。

為了實現稱霸世界的野心,美國率領盟國大肆控制全球市場、壟斷科學技術,並一致對敵對國家進行經濟制裁和軍事幹預,這樣集團利益有增無減,居高不下。

這就不難理解美國的盟國為什麼皆為發達國家了。

不過,這種局面將隨著世界一體化、多極化而被打破,現階段,新興經濟體的不斷湧現,無疑對發達國家造成了衝擊,金磚國家GDP大幅上升就是有力證明。未來,歐美日等要想保住發達國家頭銜,必須敞開胸襟,擁抱世界,在合作共贏中獲得發展,否則只能作繭自縛,止步不前。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