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尧都区吉顺心笔下的“贺家庄”

山西临汾:尧都区吉顺心笔下的“贺家庄”

尘世间万事万物皆以人为本,若人忘其本则非人也。民族精神是中华灵魂,不了解过去,就不会珍惜今天,更谈何展望未来?因此,人不能太被外物所牵绊,应当遵循自己心灵深处的呼唤,做些对社会对家乡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汾水之滨,卧虎之畔,临浮之界,座落着一个古老而文明的村庄——贺家庄,村里有一位72岁的老人,他凭着执着奉献的精神,和90多岁的老师一起编写了《贺家庄村志》,希望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

老人名叫吉顺心,当年(2015)72岁,少年时在太原冶金学校学习,后回临汾市临钢成为了一名工程师,退休后回乡务农。“刚动笔时,就好像‘老虎吃天不知从何下手’一样,真是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吉顺心回忆,2003年,尧都区政府下达了“临尧志2号”文件,于是任命吉顺心和老师梁北辰一起编写‘贺家庄村志’;刚动笔就由于知识匮乏和能力有限,导致了磕磕绊绊,两人因为没有资料、没有实物、连一份完整的“家谱”也没有,为掌握每一个时期、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的详细情况,吉顺心走遍了村里的各个角落,通过道听途说、走访询问、各地调查来进行推断和统计。对于吉顺心去编写村志,刚开始村里都不重视,村民们都不能理解:“好好地问这些东西干嘛,老坟里那些东西还晦气呢。”随着吉顺心的坚持不懈,使得村民都受到感动和鼓舞,大家纷纷为家乡村志的编写贡献自己的力量,更是在全村帮助下整理出贺家庄的来历、姓氏、古迹和故事。

“贺家庄的来历说法是‘贺拔地’,是贺氏家族贺拔岳埋藏地。”吉顺心说,据(《资治通鉴》1159页)第一百五十卷记载,公元523年,沃野镇民聚众反,杀镇将,尖山贺拔度拔及其三子允、胜、岳皆有勇才,怀朔镇将杨钧擢任命贺拔度拔为军统,三子为军主。(《资治通鉴》1177页)贺拔胜封为正定开国公,荆州刺史,太师,东征将军。《资治通鉴》记载,公元534年贺拔岳被杀,死后被追赠为大将军,以亲王礼仪埋葬。537年贺拔胜来到汾降地区,选择风水宝地,办这桩丧事。

“古时候的家族有:吉、靳、吴家族之说,现在全村有三十一种姓氏;也有大量的古迹体现着这个古老而文明的村庄。”吉顺心说,古时候贺家庄村的家族有:吉、靳、吴家族之说。由于村庄地理位置的优越,在历代都是一个中心行政村落,更因为山西晋南历年来都是旱涝保收之宝地,所以形成了如今的三十一个姓氏。对于古迹,,贺家庄千百年来也建了不少古寺庙宇,如:北庙、关帝庙、娘娘庙等,更加充分的体现了贺家庄文化底蕴和历代贺家庄居民对生活的厚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