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牛市”可期 考驗選股能力

□天弘基金股票投資總監 肖志剛

年初以來的普漲行情在3100點左右已基本結束,接下來股市將進入到分化的第二階段,有利好的股票上升,利空股票下降,全年來看,股市將呈現震盪向上的格局。今年可能是主動基金顯著戰勝指數的一年,繼續看好2015年5000點後上市的次次新股。

散戶牛市兩大推手:互聯網和產業資本

自1991年A股開埠以來,經歷三輪波瀾壯闊的牛市,都是由個人投資者蜂擁入市推動起來的。1992年的暫且不去深究,這裡重點討論一下2007年、2015年兩次散戶推動的大牛市,各自都有兩個共同的推動力,一是互聯網的推動,二是產業資本的推動。

如果引入景區模型,就可以比較容易理解A股牛熊的變遷。一個景區有三種角色,分別是原住民、商人、遊客,對應A股的專業投資者、產業投資者、業餘投資者。圍繞著一個景區,資金基本上是從遊客單向流往商人,原住民搭便車。圍繞著A股的一輪牛熊,資金基本上是從業餘投資者單邊流向產業投資者,以基金為代表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並不是參與資金分配的主力。

一輪估值層面的牛市,就是由一種投資者增加為兩種,再增加為三種的過程,熊市則是從三種投資者減少到兩種,再減少到一種的過程。就像一個景區,冬天裡只有原住民,等到春暖花開的季節,商人會先上山擺好攤子,坐等遊客上山送錢。

對於A股歷史上兩輪“遊客”推動的大牛市,其表現都是產業投資者先行入場,業餘投資者再跟隨其後。因為驅動業餘投資者入場的根本原因是賺錢效應,而且必須是產業資本帶來的賺錢效應,那種二級市場自身帶來的賺錢效應是不足以撬動業餘投資者海量入市的。

2006年的股改,2014年的產業併購浪潮,開啟了兩輪較強的賺錢效應。同時,2005年-2007年正好是PC互聯網快速普及的三年,2013年-2015年正好是移動互聯網快速普及的三年,這一便捷的工具極大激活了活躍交易投資者數量,活躍率從1%躍升到10%伴隨著2007年的大牛市,活躍率從10%躍升到100%伴隨著2015年的大牛市,這種交易手段驅動活躍率的躍升,對兩輪牛市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這種作用類似於景區先修通了高鐵,對旅遊旺季是一輪推波助瀾,後修通機場又帶來一輪推波助瀾的旺季。

回顧過去4年,市場先是經歷業餘投資者離場,再次經歷去年的產業投資者批量離場,市場僅剩下專業投資者,因此估值繼續下行的階段暫告一段落。

普漲行情結束 分化在所難免

年初這波行情和之前熊市後的恢復性上漲類似,根本原因是市場跌無可跌,但漲勢之迅猛讓人猝不及防,以至於不少機構踏空。在筆者看來,推動行情快速演變的技術原因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得行情的爆發力劇增。以前的信息傳播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現在是一傳一千,一傳一萬,得到消息的人,拿起手機打開APP,“子彈”就飛出去了,這一技術帶來的改變,使得本來三個月走完的行情,能在三天漲完。

股市走勢可以分為上漲三階段和下跌三階段,總共六個階段。去年下半年就是熊市第三階段,無論利好利空都在跌。過去幾個月是牛市的第一階段,無論利好利空都在漲。現在牛市第一階段,也就是普漲階段結束了。第二階段是分化階段,有利好的股票上漲,利空股票下跌,未來一年考驗的是選股能力。既然主動基金經理擅長的就是個股選擇,那麼在今年這一市場環境下,優勢很可能會反映到業績上。

“機構牛市”可期 看好次次新股

展望未來,第一,類似互聯網這樣的新技術驅動投資者活躍率躍升,這一牛市助推器或不會再有了。第二,活躍的產業資本經過這幾年的瘋狂,現在財務報表嚴重受損,未來三年預計難以見到產業資本繼續入場的可能。第三,伴隨科創板註冊制的落地,會讓產業資本進一步遠離原有的A股市場,對於激發賺錢效應,負面作用不可小視。

綜上,可以推測,傳統意義上大眾期待的業餘投資者驅動的牛市,未來很長時間可能是看不到的。值得期待的是專業投資者主導的,基於盈利增長的選股牛市。

今年繼續看好次次新股,即2015年下半年5000點後,以及2016年、2017年IPO的股票,筆者認為這類股票大概率不會再創新低,原因在於:一方面,這些股票只經歷過熊市,沒有享受過牛市,所以這些股票基本都很便宜,且這類股票一直跌,估值足夠低。對於股票來說,足夠便宜就是最大的利好。另一方面,這些股票不用擔心商譽減值,且下一次可能輪到它們用商譽、資產負債表來換利潤表,輪到它們進行資本運作,對它們來說是一個雙重的機會而非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