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6年,普京會帶著俄羅斯走向危險嗎?

創視角


未來6年,俄羅斯所面臨的局勢並不會有實質性的好轉,美國將會一如既往的繼續打壓俄羅斯,除非俄羅斯虛弱到完全不對美國構成任何威脅,因為現在選擇權已經不在俄羅斯人手裡了,有一點可以確定,未來6年,俄羅斯的安全局勢將會更加嚴峻。



目前俄羅斯在某些方面已經面臨很大的困擾,而且問題十分棘手,首先是烏克蘭問題,其次是中東,最後是北方四島問題,除此之外,白俄羅斯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似乎越來越緊張。

烏克蘭與俄羅斯交惡以後,局勢至今沒有實質性緩解,在2018年11月25日俄羅斯炮擊闖入刻赤海峽的烏克蘭軍艦,扣押海軍士兵以後,兩個國家關係迅速緊張。烏克蘭方面宣佈全國進入戰備狀態,俄羅斯則針鋒相對,不斷向邊境地區增加軍隊,戰爭一觸即發。


就在雙方陷入對峙狀態之後,美國不斷煽風點火,向烏克蘭提供了1000萬美元的軍費,1000萬美元看似很高,但是對於戰爭而言杯水車薪,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美軍平均每天燒掉3億美元,就算烏克蘭省著用,估計也不夠一天用的。

美國的態度很明顯,挑起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削弱俄羅斯的力量,美國則向烏克蘭出售武器裝備,大發戰爭財,一舉兩得。除了美國,英國也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雖然數量不大,但是卻給了烏克蘭信心:一旦開戰,美國與英國會支持烏克蘭。

烏克蘭與俄羅斯直接接壤,是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最後緩衝,如果烏克蘭完全投入到美國的懷抱,對俄羅斯來說後患無窮。俄羅斯能夠在拿破崙戰爭與二戰當中立於不敗之地,很關鍵的一點是戰略縱深大,但是俄烏邊境距離莫斯科只有400多公里,一旦爆發戰爭,即使是實力稍弱的烏克蘭都有可能對莫斯科構成威脅。

第二個是中東問題,俄羅斯全力支援敘利亞,終於幫助巴沙爾平定了反政府武裝,收復失地,局勢開始緩和,但是原本打算撤軍的特朗普出爾反爾,甚至有增兵的打算。



俄羅斯在中東的盟友敘利亞和伊朗周邊佈滿了美國的軍事基地,所以安全局勢也變得危險,美國從來沒有放棄想要把俄羅斯從中東驅逐出去的想法,所以即使敘利亞局勢趨於穩定,也會遭到來自於以色列的攻擊,而美國則把精力用來對付伊朗。

最後一個則是遙遠的東方,俄羅斯與日本之間的北方四島問題,儘管日本不可能動用武力奪取北方四島,但是兩國之間的關係不可能得到真正緩解,俄羅斯始終要保持戒備。



未來6年,俄羅斯會變得怎麼樣,不僅僅看俄羅斯的選擇,外界的局勢變化同樣重要,因為選擇權已經不完全在俄羅斯人手裡了。


視野新觀


先從這個例子說起吧——

昨天,普京剛剛結束一年一度的記者會,回答了大約100個問題。

每年他都會在年底上演這臺好戲,主要是讓全世界和全俄羅斯對他的執政有個大致瞭解。

去年的年度記者會他談到了競選總統,並且在今年初如願以償,將繼續執政到2024年,也就是今後6年俄羅斯依然由他掌握。

但是在今年的記者會上,則沒有太大的爆料,人們預計他可能會提到未來接班人的事情,他沒說,也沒有記者問。

在木叔看來,普京不僅可能會在未來6年繼續引領俄羅斯。可能更久遠的時間,他也會影響。

為啥?

從年齡上看,2024年普京才72歲!這個年紀似乎很大,但是在政治家看來,並不是特別大。

比如特朗普今年就已經72歲了!

另外大家或許看到一個日本的新聞,說很多日本公司把退休年齡提高到了75歲!很多老年人願意一直工作!

因此隨著未來人口年齡持續提高,72歲的普京能輕易退出歷史舞臺?木叔認為不大可能。

很可能他不繼續做總統,但是在幕後控制俄羅斯局勢。成立一個類似顧問或者資政的機構,比如李光耀那種。他退休後就是新加坡國務資政,還是掌握權力的。

普京可能模仿他。

如果這樣的話,對俄羅斯未來,或許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雖然俄羅斯可能會避免西方政治那種黨同伐異的惡性競爭,但實際上老百姓可能會越來越對普京表示厭煩,一旦如此的話,俄羅斯社會不滿情緒就會集聚,有可能對該國長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但是把俄羅斯推到危險的地步,木叔倒不這麼認為。

畢竟普京執政的近20年,俄羅斯是逐步強大的。如果普京能讓俄羅斯危險,過去20年為啥沒有太大危險?

特別是在普京剛執政不久,經濟增長能到8%以上,成為金磚國家。後來的問題主要是油價下跌和西方制裁。如果未來俄羅斯能擺脫這兩點,與西方關係緩和,經濟發展和國力增強是大概率事件。

因此,就看普京如何縱橫捭闔了!

談俄羅斯危險,還為時尚早。


你怎麼看待普京對俄羅斯的影響?


木春山談天下


縱觀多年來普京對俄羅斯的領導,褒貶不一,譭譽參半。

讚許者認為,普京面對周圍虎狼世界,“該出手時就出手”,毫不含糊,帶領國家和人民走出西方設置的陷阱,打擊了美國的囂張氣焰,贏得了國家榮譽,捍衛了民族尊嚴,讓久別的克里米亞重回祖國母親的懷抱。

批評者則表示,普京上臺後,經濟一直沒有起色,還到處樹敵,並把有限的國家財力投送到敘利亞戰場,還要在美國後花園加勒比地區建基地,這不是盡幹些費力不討好的事嗎?

其實,普京的所作所為都有其戰略考量,是基於國家的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進行謀劃的,並非不顧實際情況的感情用事。如果沒有普京這麼多年強有力的領導,則國家很難走出困局,並很有可能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打擊報復,從而一蹶不振。而正是普京領導有方,決斷有力,高瞻遠矚,鋒芒畢露,才使得那些虎視眈眈者不敢輕舉妄動,從而確保了國家的長治久安。

本著這樣的思想認識,我認為,只要普京在俄羅斯政壇屹立不倒,即便世界波詭雲譎、充滿諸多風險挑戰,又能把俄羅斯怎樣呢?未來6年,普京定會直面世界,迎難而上,引領俄羅斯浴火重生,則何談走向危險來哉?

(謝謝閱讀,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江淮聖手


在普京未來的六年總統任期,會帶著俄羅斯走向危險嗎?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3月18日俄羅斯總統大選,普京以超過75%的選票將開啟他的第二屆六年總統任期……四年前的3月18日,俄羅斯成功的將克里米亞納入了自己的版圖。俄羅斯選擇在這個日子進行投票大選,也有著非常的意義……


普京之所以獲得了俄民眾的超高選票,說明普京是獲得了俄羅斯人的充分信任。也就是說俄民眾對普京的政治路線以及對外的強硬外交政策、獲得了絕大多數俄民眾的贊同。

未來六年,普京將帶領俄羅斯走向何方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眾多制裁絲毫沒有放棄的意思。由於在英國境內所發生的俄羅斯"雙面間諜"中毒事件,進一步加深了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的衝突……


普京在這最後的六年總統任職期間,首先要考慮的是國內民生問題,將撥出更多的財政預算,用來扶持和發展國內的經濟。普京也深知穩定才能壓倒一切,穩定的起源也就是解決民眾的溫飽問題、生活壓力問題……


當然,普京依然還要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眾多制裁。再過去這幾年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在普京看來應對也頗有心得。無論是俄羅斯強行並奪克里米亞,還是直接派兵武裝參與敘利亞內戰……這也正如普京在國情諮文中所說:“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守住俄羅斯利益的底線。”

普京在這六年總統任職期間,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培養和發掘自己的接班人。是自己在俄羅斯的路線和政策得以貫徹,繼續保持俄羅斯在世界上的強國地位、以及在世界上的大國影響力。當然他更希望能像俄前總統葉利欽一樣,在交出總統權力以後過上平靜、安寧、幸福的生活……



所以,在未來普京任職總統的六年期間。除了要應對國際上的種種壓力,更好的解決國內的經濟發展、解決好俄國內民眾的生活福利問題……是避免俄羅斯國內社會發生動盪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煮老牛慢火燉


在特朗普政府施加新一輪嚴厲的經濟制裁的背景下,2018年第一季度,俄羅斯經濟延續了2017年的增長態勢,取得了1.5%的不錯成績。考慮到歐洲幾個主要大國,俄羅斯的重要貿易伙伴,在第一季度經濟幾乎零增長,我們由此不難綜合判斷俄羅斯經濟發展確實已經產生了內生動力,韌性較強,西方經濟制裁的影響已經很難撼動其根基。

雖然美國打壓盧布的意圖很明顯,但總體而言俄羅斯盧布還是保持了基本的穩定。在這種情況下,普京會帶著俄羅斯走向危險嗎?恐怕不會,因為關鍵問題就是保住經濟增長。在外部壓力如此空前巨大,貌似困難重重的境況下,還能保住增長的話,俄羅斯沒什麼太大的畏懼。目前俄羅斯的福利保障體系是比較健全的,只要經濟有增長,政府財政支出就不會面臨縮減,民生髮展就不愁。

事實上,莫斯科正在大張旗鼓實施老地鐵改造,項目交給中國公司做,預計2019年底交付。全國還有多處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鋪開。這像是困難的樣子嗎?

而且,敘利亞目前的形勢,比任何時候都有利於俄羅斯。

如果美國強力施壓其中東盟友伊朗,俄羅斯為了支撐伊朗,無非只是需要頂住壓力應付新一輪與西方的外交與軍事對抗而已,而這俄羅斯並非沒有承受過,不是承受不住的。

伊朗也很難被西方經濟制裁壓垮。最糟情況下,俄羅斯甚至可以進口伊朗石油,再幫其轉賣,事實上這已經操作過了。於是在中東的俄伊敘三國聯盟依然還是很難被西方阻斷。俄羅斯肯定能在中東站穩腳跟。


建章看世界


普京成功當選,任期6年,未來6年普京會帶俄羅斯走向危險嗎?

依據俄羅斯現狀,普京還算一個勝任的領頭羊,睿智、精力充沛、無論是對國際形勢和國內矛盾都掌握的遊刃有餘,贏得了俄羅斯人民的愛戴和支持,又一次高票當選總統。


2000年剛剛上任的普京,接手的確實是一個爛攤子,國內外肢解弱化俄羅斯勢力的人和組織,內外夾擊真正讓俄羅斯感到空前的絕望和無助,普京沒有讓人們失望,對內從經濟領域和分裂勢力下狠手,一個強人的形象脫穎而出,對外借助世界經濟企好的力量,把國家建設帶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人民群眾對普京的好感竄升。

到2008年普京不失時機地對格魯吉亞發動了五日戰爭,在世界面前展現了普京強勢不好惹的形象和風格,也開始了對外戰略的新篇章,2014年強佔克里米亞更是將這種風格演繹到極致。


普京現在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是與西方國家關係緊張,更重要的是國內經濟呈現出的寡頭壟斷導致市場不健康,缺乏創造力和活力;還有就是產業結構進行性退化,陷入資源詛咒。這是俄羅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死結,只有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創新市場模式,無論怎樣普京都會帶領俄羅斯人民走向繁榮富強。


陳能先A


普京在3月18日的俄羅斯總統大選中不出意外的以高得票率碾壓競選對手再次當選俄羅斯總統,俄羅斯迎來”普京4.0時代“,未來的6年,普京仍將會帶領俄羅斯在北約的圍堵、西方的制裁中趟出一條路。

應該說無論是否普京執政,俄羅斯本身的潛力已經決定了都將會面臨相似的內外部壓力,而這些內外部壓力就影響著俄羅斯未來的境況。對於俄羅斯來說,外部壓力主要來自北約東擴帶來的軍事壓力及安全壓力,以及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的經濟制裁以及政治打壓。面對這些壓力,普京其實在前幾個任期內已經做出了回應。面對北約東擴、烏克蘭轉投北約的惡劣局勢,普京帶領下的俄羅斯果斷將克里米亞拿下;藉助烏克蘭內部局勢,果斷介入烏克蘭內政;藉助敘利亞內戰局勢,果斷派軍插手敘利亞局勢。這些舉措看似是普京的強硬應對,但是從整體上看卻是普京的以攻代守,俄羅斯90年代的遭遇告訴了普京在西方社會面前軟弱是得不到任何好處的,而這些舉措也緩解了俄羅斯所面臨的安全壓力;同樣的面對經濟制裁,俄羅斯與我國的經貿關係發展迅速,緩解國內的經濟壓力,俄羅斯2017年的經濟增長率已由前兩年的負值轉為正速增長,同時在普京的國情諮文中,也提到了未來的6年提升經濟是發展之重,提出了一系列的反戰民生工作。未來的6年,來自西方的打壓仍將會持續存在,但是俄羅斯將會應對的更加從容。

俄羅斯面臨的內部壓力在我看來主要就是國內經濟壓力以及國內的反恐壓力。對於國內經濟壓力,主要就是來自西方的經濟制裁以及國際油價的波動,對於西方的制裁,俄羅斯能夠做的選擇不多,毫無疑問是加強與我國的經貿,作為同受打壓的兩個國家,加強合作才能應對來自西方社會的威脅;而國內的反恐壓力主要來自於國內的分離主義勢力,普京自從上任以來,對於分離主義的打擊從不手軟,而在普京的治理下,俄羅斯國內的武裝力量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恢復,俄羅斯境內總體上保持著穩定。

本次俄羅斯的總統大選普京當選破了兩個記錄,一個是參與投票民眾人數破新高;另一個就是普京的得票率破新高,這說明了普京在俄羅斯民眾心中是深受支持的,對於俄羅斯這種經歷過前蘇聯集權時代和90年代俄羅斯混亂的國家而言,這能夠保持國家的穩定,而一個內部穩定的國家就能夠從容地將自己的能量一步步的釋放出來,這是西方社會不願看到的。未來的6年,俄羅嗦必將還會遇到各式挑戰,但是相信在普京的帶領下俄羅斯必將會有驚無險的度過。


Freed4om


不會!而且歐美很快就會變臉討好!俄羅斯被歐洲制裁已經四年了,這四年時間裡俄羅斯經歷了探底,回升,再到恢復。俄羅斯已經度過了初期的陣痛,往後只會越來越好!而歐洲本來的目的就是折騰俄羅斯,看到俄羅斯沒有變差反而越來越好,那肯定是滿心不開心,最後又會搖著尾巴上門推銷商品,到時制裁便自動解除!

在這幾年期間裡,俄羅斯的變化非常大!除了輕工業產品,俄羅斯的能源產業也有了相應的改革與發展!在以往,俄羅斯出口的能源產品都是初級低加工的產品!因為俄羅斯有的是資源,而外國的需求量也大!自從制裁以後,俄羅斯切斷了對歐洲的能源供給,並自產自銷,為此,俄羅斯的能源加工能力得到了大量的提升不再單純出口初級能源產品,反而是出口經濟附加值高的能源次加工產品!在往後時間裡,俄羅斯應該會拉高自己的能源產品價格,也就是說,一旦歐洲解除對俄製裁,那麼他們也享受不到過往低廉的能源價格,他們將被迫是接受俄羅斯的高價產品!這無疑對俄羅斯是一大利好!


優己


俄羅斯一切的內憂外患都源於其歷史上的輝煌,特別是蘇聯時期,其對西方社會的威脅遠超歷史所有時期,但由於自身的崩潰徹底失去了超級大國的身份。冷戰後的俄羅斯曾經想要採用西方路線,重振國內經濟並維護蘇聯時期的地緣政治範圍。

然而,美國路線不僅沒有能恢復俄羅斯反而差點使俄羅斯墜入深淵,堂堂俄羅斯一國甚至曾無力打擊國內的車臣分裂勢力。外交上,美國領導的北約步步緊逼,蠶食俄羅斯的周邊國家。現今絕大多數東歐國家要麼已經爆發過了顏色革命;要麼就是在醞釀爆發。

僅此之際,俄羅斯國家領導人不得不選擇對西方強硬,儘可能維護自己的地緣政治利益,同時國內打擊壟斷寡頭,儘可能使俄羅斯經濟健康發展。因此,不是普京帶著俄羅斯走向危險,而是西方國家已經使俄羅斯走向危險,普京等領導人在努力使俄羅斯走出這段最危險的時期。


琺大庶吉士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普京帶領的俄羅斯會走向何方,已經不是普京自己能夠做主的事兒了。換句話說,普京能不能為俄羅斯再造輝煌,必須要看美國以及北約還有歐盟的臉色行事。

先來看美國。對於俄羅斯以及美國兩國領導人來說,改善彼此之間的關係已經是共識。

但是,國際關係史上最奇特的一幕由此而生。川普和普京兩人是惺惺惜惺惺;川普自上臺後,從來就沒有公開批評過普京;普京在任何場合裡也沒有給過川普一句差評。 兩人都想正式會面,一敘衷腸,但川普上臺以來,只有三次短暫的“偶遇”。

與兩國領導人相比,彼此的媒體和國會(俄羅斯是國家杜馬)卻不依不饒。特別是美國媒體無限度的放大俄羅斯對美國的威脅,將普京妖魔化。

兩國都不謀而合地關上了緩和的大門。尤其是美國,美國國會甚至專門出臺法令,阻止總統擅自解除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

美國家大業大,經得起折騰。可是對於俄羅斯來說,與美國互撕,只能是自食其果。

如今的俄羅斯與帝國時代正在漸行漸遠,但歷史總是難免讓人對此抱有憧憬。俄羅斯人明知這個夢想並根植在現實的基礎上,但仍然心甘情願地對其抱有高昂的民族主義信心和憧憬。

再來看歐盟和北約。普京原本指望克里米亞事件過了四年,應該翻篇。可是烏克蘭對此卻是不依不饒,不惜中斷為期十年的技術合作的合同,還將討回克里米亞寫進了憲法,大有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之勢。

面對烏克蘭這麼一個大塊頭(除了俄羅斯以外,歐洲國土面積最大國家),歐盟和北約覬覦已久,最終將收入囊中。克里米亞地位不解決,俄羅斯與歐盟以及北約之間的結,永遠不會解開。

再來看俄羅斯國內。俄羅斯是一個以國有經濟為主導,以賣石油天然氣為發展動力的國家。不過俄羅斯普通民眾所能分配到的蛋糕少之又少,俄羅斯經常因為發不出養老金而發愁。

過不上有自尊的生活,但是也不會餓肚子。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人只好讓國家意志為自己代言,用民族自豪感提振自尊心。

今後六年,在普京前面將會是一個巨大的黑洞。普京或許能夠即俄羅斯從黑洞邊緣拉回來,也可能被黑洞巨大的引力吸進去,化為烏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