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馬克思?

1883年3月14日,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卡爾·馬克思病逝,享年65歲。

他一生筆耕不輟,為人類留下了浩瀚的作品。迄今為止,已知馬克思一生所撰寫的著述1974部(篇),其中馬克思獨著1660部(篇),馬克思與人合著314部(篇),馬克思所寫書信3099封。

雖然馬克思已經逝世136週年,但他依然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他根植於人民的學說依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芒,他為解放全人類而奮鬥一生的崇高理想依然激盪著人們的心靈。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馬克思?


《馬克思恩格斯箴言》是國內第一本箴言形式的馬克思恩格斯著作選集,從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及其手稿、書信等珍貴文獻中精選了兩位偉大思想家關於高尚品格、社會和諧、實踐創造、科學精神、文明進步、敬畏自然等十個方面的經典論述,以展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寬廣視野和博大情懷。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馬克思?


《馬克思恩格斯箴言》編選組 編

定價:38.00元


每組箴言前輔以導言,介紹與箴言內容相關的歷史背景,闡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這一主題的理解和主張,將馬克思、恩格斯的經典思想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加以介紹,發掘這些經典思想的現代價值,為我們提供了將馬克思主義思想與現代社會、時代議題相聯繫的有力視角。本書兼具概括性和可讀性,適合各層次的讀者比較快速地、原汁原味地瞭解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精髓。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偉人馬克思深刻的哲思和博大的情懷吧。


悲憫情懷

如果社會財富處於衰落狀態,

那麼工人遭受的痛苦最大。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1844年4—8月)

隨著工人在精神上和肉體上被貶低為機器,

隨著人變成抽象的活動和胃,

工人也越來越依賴於市場價格的一切波動,

依賴於資本的使用和富人的興致。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1844年4—8月)

高尚品格

愛是生活深處的一朵熾熱的火花,

要讓它此時此刻閃耀光芒。

——馬克思《獻給父親的詩冊》

(1837年2—4月)

心的意向就是命運的聲音。

——馬克思《揭露科倫共產黨人案件》

(1852年10月底—12月初)

凡在河裡洗澡的人,

都要投入風浪洶湧的大自然裡,

要戰勝驚濤駭浪,

用強勁的雙手搏鬥;

而,坐在澡盆裡的人,

卻閉門不出,

注視著浴室的四角。

——馬克思《獻給父親的詩冊》

(1837年2—4月)

任何一個存在物

只有當它用自己的雙腳站立的時候,

才認為自己是獨立的,

而且只有當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時候,

它才是用自己的雙腳站立的。

靠別人恩典為生的人,

把自己看成一個從屬的存在物。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1844年4—8月)

科學精神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馬克思致莫里斯·拉沙特爾》

(1872年3月18日)

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

——它受到的敲打越厲害,

發射出的光輝就越燦爛。

——馬克思《第六屆萊茵省議會的辯論》

(1842年4月)

批判意識

一切資本,

不管是流動資本還是固定資本,

不僅起初是這樣,

而且經常不斷地是這樣。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

(1857—1858年)


只要存在著一些人不勞動

(不直接參加使用價值的生產)

而生活的社會,

那麼,

很清楚,

這個社會的整個上層建築

就把工人的剩餘勞動作為生存條件。

——馬克思《經濟學手稿》

(1861—1863年)


【相關書訊】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一版影印出版座談會在復旦大學召開

新書推薦|“經典作家箴言書系”《馬克思恩格斯箴言》《列寧箴言》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馬克思?


長按二維碼,進入我社淘寶自營店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馬克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