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和楊福家校長座談會上聊了啥?新聞聯播、人民日報都報道了

日前(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教科文衛體各界人士和基層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

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楊福家院士受邀出席並建言獻策。

今日的《人民日報》頭版和昨日的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均有權威報道。

李克強總理和楊福家校長座談會上聊了啥?新聞聯播、人民日報都報道了

1月21日《人民日報》頭版

李克強總理和楊福家校長座談會上聊了啥?新聞聯播、人民日報都報道了

1月20日《新聞聯播》

李克強總理和楊福家校長座談會上聊了啥?新聞聯播、人民日報都報道了

會上,七位代表(三位來自教育系統)結合各自工作,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意見建議。楊福家校長以“高等院校 各盡其職”為題,提出要面向國家需要發展多種類型的高等院校。

高等院校 各盡其職

——2019.1.18會上發言

尊敬的李總理,

感謝您給我機會發表一些關於教育的意見。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高等院校、各盡其職。

辦好大學是服務國家,使國家強大的關鍵之一。但國家對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相應地,我們需要多種類型的高等院校。

在發達國家,大學分三類:研究性大學、一般性大學及職業院校。

我們,包括學生、家長,往往把眼睛盯牢研究性大學,例如北大、清華、復旦、交大這類國內的大學或哈佛、耶魯、牛津、劍橋這樣的國外大學。這是很不妥當的。

舉一個具體的例子:1979年5月16日,我的導師,國家一級教授盧鶴紱接到美國斯沃司莫爾學院的邀請,去該校講學一年。當時的校領導大為不快:“堂堂國家一級教授去這種無名小學校,丟臉,丟臉!一級教授應去哈佛、耶魯這樣的大學。”

後來有關領導要求我帶隊去美國看看這樣的學校,特別是斯沃司莫爾學院。百聞不如一見!當時我已去過美國不下數十次,但卻從來沒有去過這樣的學校!

這次訪問使我收穫頗豐。我懂得了高等院校分為三類,一類是研究性大學,如美國的哈佛、耶魯,英國的劍橋、牛津。第二類是高等職業學院。第三類是一般性大學。當時,我們大多數人,包括我,對研究型大學充滿著敬意,對職業型院校是看不起,對一般性大學是不瞭解。通過這次訪問,我們懂了:最好的本科院校是成立於1793年的威利姆斯學院,第二名是成立於1821年的阿姆赫斯特學院,上兩所學院都在美國名城波斯頓(Boston)。第三名是邀請盧鶴紱教授去任教的斯沃司莫爾學院,該校成立於1864年,在美國費城。而在本科排名中,哈佛排在第8名,耶魯第10名!

我國的學生如果在高中畢業後進了高等職業學院,家長一定很惱火。很巧,我去美國時去看望我的一位外甥女,她對我說:她女兒可以進哈佛,但她卻進了一所烹飪學院(該校的錄取率為10%,與哈佛9.3%相近)。由於我外甥女在美國已有相當長的時間,因此她可以理解。結果,她女兒以優異成績畢業,後到著名的四季酒店工作,專做藝術蛋糕,她頭腦中的火種已被點燃!學生的差異不在分數,而在火種,找到自己頭腦中的火種,他(她)就騰飛了。

什麼叫火種,我想舉一例說明:在我就讀於復旦大學時,比我高兩班的一位同學,成績優秀,在畢業後進入美國名校麻省理工學院(MIT),拿了博士學位(復旦前校長謝希德也在此校得到博士學位),研究夸克(質子、中子由夸克組成)。誰都沒想到,他畢業後用夸克研究經濟,建立一門新的學科:經濟物理學,後來成了著名經濟學家。他的火種在經濟!

結論:

我們國家是不是應該把高等院校分分類,國家除大力支持研究性大學外,還應大力扶植、支持一般性大學和高等職業學院!?鮮花需要綠葉相伴,才能顯得更加美麗。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是多樣化的,我們的高等院校是否也應多樣化地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教育辦得更加公平,更有質量。

事實上,寧波諾丁漢大學在2004年建校時就明確貫徹博雅教育。10年後學校被教育界認可了,其標誌是2014年北大校長與副校長兩位院士帶了10位教授,並邀請復旦等高校到寧波諾丁漢大學召開第一屆博雅教育會議。

進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學生質量越來越高,離開學校的學生的出路也越來越好:有的進世界名校深造,有的進世界有名企業工作。

這是我國大發展給我們的機會。

李克強總理認真傾聽、積極回應。他說,教育關乎每個家庭和國家未來,要繼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全民素質。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動高校多樣化發展,保護好學生的創造“火種”,為各行各業培養更多創新人才。要更好激發科研人員創造潛能,加強基礎研究,突破制約發展的瓶頸技術,提升綜合國力,造福人民群眾。

出席總理主持的會議,對楊福家校長來說並不是第一次了。但“這次會見,總理十分重視。四位副總理全部參加,這是我生平首次遇到。”

會上,李克強總理表示自己有楊福家校長的《博雅教育》一書,楊校長說會將《博雅教育》最新的第四版送給總理。總理欣然接受並表示感謝。

關於楊福家校長

寧波諾丁漢大學校長楊福家是享譽世界的著名教育家和核物理學家,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央文史館館員,他曾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校長、世界大學校長執行會執行理事、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

李克強總理和楊福家校長座談會上聊了啥?新聞聯播、人民日報都報道了

1993,楊福家出任復旦大學校長。2001年,剛從復旦大學校長卸任兩年的楊福家正式擔任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成為出任英國著名高校校長的第一位中國人。2004年,中國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成立,楊福家出任校長。

我有幸當了12年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走訪了無數世界高校,逐漸懂得什麼叫博雅教育。自然而然的,我也在思考這種優秀的教學體制可否移植到中國來。非常幸運的是,我促成了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創立。”

——楊福家

2017年,楊福家當選《中國教育報》首屆“當代教育名家”。

李克強總理和楊福家校長座談會上聊了啥?新聞聯播、人民日報都報道了

China's Premier Li Keqiang meets President Yang Fujia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 China (UNNC), Professor Yang Fujia, proposed the significance of diversifyi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t the latest Chinese central government symposium hosted by China’s Premier Li Keqiang.

President Yang was invited as an educational representative for his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 on a draft version of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health, and sports sectors, as well as members of the public, also attended this symposium.

When debriefing his educational comments on the government report, President Yang emphasised the value of diversifying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

He said,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 are three main types of colleges---research universities,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general universities.” President Yang further explained that the societal development demands talents of multiple aspects, therefore we need different typ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accommodate this need.

Premier Li echoed President Yang’s viewpoint by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to the national and societal development.

文字來源:Selina Hu,Nico Tian

English: Elena Yang

©Copyright

寧波諾丁漢大學品牌與傳媒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