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銀行2018年實現淨利2987億元,不良率1.52%連續8個季度下降

3月28日,中國工商銀行(股票代碼:601398.SH/1398.HK)公佈2018年經營情況,並於下午召開業績發佈會。會上,該行行長古澍表示,“2018年工商銀行的經營業績良好,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年度答卷。”

具體來看,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2018年工商銀行實現淨利潤2987億元,同比增長3.9%,增幅較上年同期提升0.9個百分點;反映經營成長性的撥備前利潤達到5340億元,同比增長8.4%;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1453億元;淨利息收益率NIM為2.3%,同比提升8個BP。根據董事會決議,工商銀行2018年度預計現金分紅金額為893億元,即每10股稅前分紅2.506元。

資產質量方面,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0.03個百分點至1.52%,連續8個季度下降;逾期貸款與不良貸款的剪刀差下降46%,連續10個季度下降;撥備覆蓋率升至175%以上。繼續推進潛在風險“瘦身健體”,全年壓降潛在風險融資1880億元,餘額連續11個季度下降。2013年以來新增融資不良率為0.86%。撥備覆蓋率2018年末達到175.76%,較上年提升21.69個百分點,資產風險抵補能力進一步提升。全年清收處置不良貸款2265億元,同比多處置338億元,進一步夯實了資產質量基礎。

此外,全年新增個人客戶4000萬戶,創近年來最好水平,帶動全行一般性存款增加1.45萬億元,存款餘額及增量均穩居市場第一。

支持實體經濟方面,工行2018年全年向實體經濟新投放貸款3萬多億元,其中境內新增人民幣貸款1.16萬億元,增幅9.3%;存量貸款移位再貸1.96萬億元。同時,非信貸融資和地方債投資合計新增8400億元。

公司貸款增加4820億元,先進製造業、幸福產業、物聯互聯等經濟新引擎領域的貸款增量佔比達31%。

支持民營小微企業方面,截至2018年末,在工商銀行有融資餘額的民營企業近8萬戶,較上年增長10%,佔全部融資企業客戶數量的近80%;貸款餘額1.7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100多億元,處於市場領先水平。普惠金融全面完成監管要求;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增加492億元,增幅18.1%;小微企業貸款客戶30.8萬戶,較年初增加9.1萬戶。針對小微企業的產品創新成效顯著,其中“經營快貸”純信用線上產品已為60餘萬戶小微企業授信超過3000億元,累計發放貸款400多億元;針對有房產抵押的小微企業量身打造的線上產品“e抵快貸”,從業務申請到放款最快2個工作日即可完成,該產品推出3個多月時間融資餘額已突破40億元。對民營和小微企業平均貸款利率低於市場平均水平,其中去年四季度新發放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不到4.5%。

2018年,工商銀行大零售、大資管、大投行加快轉型升級。全年新增個人客戶4000萬戶,個人存款增加8675億元;理財產品規模穩居市場第一,金融市場淨利潤同比增長26%;手機銀行“融e行”客戶達到3.13億戶,同比增長11%,客戶規模、客戶粘性和活躍度均位居市場第一;全年網絡金融交易額約680萬億元,交易量佔到全行業務筆數的98%;API平臺已對外開放9大類400餘項金融服務,建設互聯網場景1700個,涵蓋政務、信息、生活、消費、出行、教育、理財投資、公共服務等主要生產生活領域。

此外,2018年,工商銀行阿斯塔納代表處、蘇黎世分行、胡志明市代表處、馬尼拉分行等境外機構陸續開業,境外機構達到426家,覆蓋47個國家和地區,並通過持股南非標準銀行延伸至20個非洲國家。全年境外機構實現稅前利潤41.15億美元,同比增長5%;佔集團稅前利潤的7.6%,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資產管理、投行、託管、私人銀行、全球現金管理等產品線加快在境外落地發展,相關的中間業務收入年均增長達7.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