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善長和劉伯溫都為朱元璋一統天下立了汗馬功勞,一個封了公爵一個卻封伯爵呢?

Lee說


李善長和劉伯溫確實為朱元璋的一統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為什麼一個封了公爵,而一個只封了伯爵呢?在很多人的想法裡,劉伯溫甚至比李善長還要厲害,不過,這個是受很多民間傳說和電視劇的誤導。

畢竟在知名度上面,劉伯溫是十分高的,對於很多老百姓來說,可能不知道李善長,但是很少不知道劉伯溫,他的知名度可能僅僅次於諸葛亮吧。

洪武三年,朱元璋第一次封爵,一共封了三十八個人,其中封公爵有六個,侯爵的有三十個,伯爵的只有兩個。侯爵的我們就不說了,我們就說公爵的六個分別是李善長、徐達、常茂(常遇春之子,因為常遇春此時已死)、李文忠、馮勝、鄧愈。

封伯爵的除了劉伯溫,另外一個就是汪廣洋了。這個是從爵位等來看出李善長和劉伯溫兩個人的差距。那我們再來看兩個人的食祿,其中李善長是四千石,而劉伯溫是二百四十石,汪廣洋的是三百六十石,都比劉伯溫的多,李善長的是劉伯溫的十七倍。

這個倍數關係更能說明兩個人的差距了吧。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呢?個人覺得應該會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李善長是公元1354年朱元璋打滁陽的時候,就投奔朱元璋了,而劉伯溫是公元1360年的時候才投奔朱元璋的,而這個時候朱元璋已經打下了應天府。

第二,李善長是左丞相,而劉伯溫是御史中丞,李善長的官職要比劉伯溫的官職要高,甚至比徐達的右丞相還要高。

第三,李善長是淮西人,而劉伯溫是浙東人。

第四,李善長與劉伯溫,相當於諸葛亮與法正,荀彧與郭嘉,蕭何與張良,後勤保障要比出謀獻策的要重要得多了。


歷史簡單說


對於朱元璋來說,李善長和劉伯溫都是他嘴裡面的甘蔗,初期誰含糖量高,水氣大,誰的爵位就高,後期誰第一個成渣,失去價值,誰就先上路。(豐鎬遺子-張新武/書文)

朱元璋開國,大封功臣,共分封公爵6人,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李善長,被封為韓國公,俸祿4000石。其它5位公爵都是武將,唯獨李善長是唯一的文臣,而且還排名第一,這已經說明問題了,那就是李善長在朱明王朝的建立過程中,確實立下不世功勳。 

朱元璋又封了幾百個伯爵,劉伯溫也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卻只被封誠意伯,年俸只有240石。實則並不耐人尋味。

大家對於這個問題的糾結不在於李善長封了公爵,而在於劉伯溫為何封了個伯爵,連個候爵都沒混上,究其原因,無非以下幾點:

1.李善長是朱元璋的老鄉,是淮西人,落第秀才出身,根正苗紅,且投靠朱元璋較早;而劉伯溫是浙江人,曾為元朝官員,階級成分有問題,投靠朱元璋較晚。

2.朱元璋手下戰將開國之初大部分是老鄉淮西人,給李善長高位,下面人沒意見,有利於團結,若給劉伯溫,淮西舊將不服,恐生亂子。

3.開國之初,文臣武將太多,分封也是一門藝術,分封不好,也容易生亂子。文臣裡面將功勞甚大的劉伯溫封伯爵,武將裡面將功勞甚大的湯和封侯爵,其它文臣武將也就沒話說。

4.劉伯溫在民間是一個半仙式的人物,實則在明王朝的建立之中,其貢獻是小於李善長的。在朱明王朝建立過程中,文臣以李善長為首,武將以徐達為首。李善長出的主意都是戰略上的大方針,劉伯溫的主意只是戰術層面上的,只能作為李善長提案的補充,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這就是為何李善長李善長封公爵,掌管相位;劉伯溫封伯爵,掌管御史臺的原因。可以說李善長封公爵實至名歸,劉伯溫封伯爵有些低,封公爵有些高,封侯爵正合適,在皇權家天下的年代,劉伯溫的伯爵就是利益分配、相互較量、追求平衡的產物。


睜眼看西安





答:這個問題提得很好。

在朱元璋的口裡,他曾把李善長說成是自己的蕭何,把劉伯溫說成是自己的張良。

由此足可見李、劉兩人的分量,以及他們在大明開國中的功勞和作用。

但是,憑心而論,以真才實學論,李善長是無法與劉伯溫相比的。

劉伯溫少年有神童之譽,聰穎過人,如果不是元朝政府有二十五歲前不能參加鄉試的規定,他應該早就是進士了。饒是這樣,劉伯溫通過作弊,虛報了歲數,還是在二十二歲就考取了舉人,二十三歲就考中了進士。

李善長,僅僅是一個生活在鄉村毫無功名的小知識分子而已。

劉伯溫流傳於後世的著作都很有名,包括《郁離子》、《覆瓿集》、《寫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經》以及兩部兵書:《百戰奇略》、《時務十八策》。

李善長僅粗通文墨,著作一欄為空白。

在謀略方面,龍鳳六年(1360年)閏五月,陳友諒在約張士誠夾擊應天的同時,自己率先統大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東下。

在諸將束手、謀士無策的情況下。

當時不是謀士,只是軍中祭酒的劉伯溫挺身而出,力勸朱元璋“伏兵邀取之”,並獻上康茂才詐降誘敵的妙計。

朱元璋連連稱妙。

李善長一頭霧水,想不通劉伯溫的意思,悄悄問朱元璋:“現在我們都以陳友諒賊子的到來為憂,為什麼還要派康茂才去引誘他來呢?”

朱元璋直為李善長的智商“捉急”,耐心向其解釋:“如果陳、張兩賊合兵對我們展開夾擊,我們哪裡抵擋得了?現在只能盡力誘陳賊先來,先將之擊敗,張賊自然就膽落不敢來了。”

李善長恍然大悟,象剛才朱元璋一樣,連連稱妙。

不難看出,在戰略謀劃上,劉伯溫可以遠甩李善長几條大街。

還有,劉伯溫不但文學、政治、謀略各方面了得,他所掌握的天文氣象學還是一流的。

舉個例。

吳元年(1367年) 十一月十二日,在文武百官的不斷勸進下,朱元璋答應登基就位、建立大明王朝。他讓精通象緯之學、身兼太史令、正主持曆法制定工作的劉伯溫挑選一個黃道吉日。

劉伯溫觀風望氣、夜測星象,很快斷定:來年的正月初四是個大晴天,是登大寶的上上吉日。

朱元璋於是在祭告上帝皇祇時說:“是用明年正月初四,於鐘山之陽,設壇備儀,昭告帝祗,惟簡在帝心。如臣可為生民主,告祭之日,帝祗來臨,天朗氣清;如臣不可,至日當烈風異景,使臣知之。”《(明太祖實錄》卷二八下)

朱元璋這段告詞的意思是:如果明年正月初四“天朗氣清”,就代表天帝贊成登基;如果當天“烈風異景”,就代表天帝反對登基,那麼,就不要登基。

可以說,如果劉伯溫的氣象學有偏差,當天是個壞天氣,後果將極其嚴重。

而最讓人心驚肉跳的是,從該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起,連天雨雪,天地被肆虐了個透,要初四出現晴天,簡直是妄想。

但劉伯溫表現得非常有信心。

果然,雨雪只狂歡了三天,到了正月初一,便突然停止了。到初四日,原野的雪也融化了,地面乾乾爽爽的,是個好得不能再好的大晴天。

現在,史學家還弄不清楚劉伯溫是根據什麼來預測到來年正月初四是個大晴天的,只能歸結於一個詞:神人!

說了這麼多,回到本題題面:李善長既然如此不濟,劉伯溫卻又如此高明,為什麼李善長封了公爵,劉伯溫卻封伯爵呢?

主要有三個地方,劉伯溫是無法和李善長相比的。

一、從一開始起,到胡惟庸案發前,朱元璋一直有著濃厚的鄉土、宗族觀念,他認為那些同自己有著鄉里、宗族關係的淮西將臣,才是最可靠的心腹骨幹。李善長是朱元璋不折不扣的同鄉,而劉伯溫卻是浙東人士。

二、李善長從龍時間很早,是朱元璋手下骨灰級的追隨者。而劉伯溫正式加入朱元璋集團的時間是1360年,即與陳友諒展開龍灣大戰的前夕。

三、李善長對朱元璋“從一而終”,他跟隨朱元璋下滁州、和州,進克太平、應天,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在滁州,郭子興一度想將李善長調入元帥府做自己的助手。當時的朱元璋無可奈何,仰天長嘆:“主師之命,弗可違也!”但李善長很有氣節,堅決地拒絕郭子興的調度,堅定地跟著朱元璋,表現出了無比的忠心。劉伯溫呢,一開始是元朝的官員,他還專門為元朝太師脫脫寫過頌歌,並且協助江浙行省樞密院判官石抹宜孫鎮守處州,對抗和剿殺過紅巾軍(朱元璋軍屬於紅巾軍派系),在得不到元朝重視的情況下,憤然辭官。朱元璋從宋濂口中知道了劉伯溫其人,派人去請。當時的朱元璋尚未現出王者之象,劉伯溫見了朱元璋後,三推四辭,彼此話不投機,沒能走到一塊。不久,朱元璋在各路勢力中勝出,兵精將強,極有前途,劉伯溫才開始思念朱元璋。而朱元璋也在這時派處州總制官孫炎再請劉伯溫,劉伯溫這才匆匆前來投奔。毫無疑問,劉伯溫的忠誠度是要打折扣的。

基於上述三點,劉伯溫在論功行賞時比不上李善長,就理所當然了。

再補一句,李善長功勞不但遠大劉伯溫,而且位列文臣之首,是因為他的工作性質——開國過程中,朱元璋在前方打仗,李善長在後方支持後勤,各方面打理得井井有條,使朱元璋無後顧之憂,這功勞也的確巨大。對比之下,劉伯溫的功勞始於龍江之捷,而在徐達克蘇州、擒張士誠後,他的奇謀異略已失去用武之地,功勞就到此為止了。


覃仕勇說史


本人看過《明朝那些事兒》所以對此問題略知一二,談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朱元璋和李善長都是淮西人,李善長又是淮西集團的領軍人物,老鄉啊,自然要偏心一點,近水樓臺先得月嘛,劉伯溫是浙東人,屬於後來加入的,自然是比不了。

其次,就是李善長的功勞了李善長雖然沒有像劉伯溫一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但是他為朱元璋穩固了後方,讓朱元璋沒有後顧之憂的去爭奪天下,他就像是劉邦的蕭何一樣,功勞自然不小。

還有,就是後期朱元璋不喜歡劉伯溫了。因為劉伯溫料事如神,有的時候也比朱元璋更有見解,朱元璋自然是不樂意的。作為一個領導人,我知道的你知道,我不知道的你也知道,這怎麼可以容忍。更何況朱元璋的性格也是眼裡不揉沙子,所以對於劉伯溫他是越來越不喜歡了

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求點贊,謝謝


旋風歷史


答這個問題要明白朱元璋封爵的原則是什麼,無他,軍功爾。

首先梳理下劉基和李善長封爵時的情況。洪武三年,朱元璋開始大肆封賞功臣爵位,共封了六位公爵、二十八位侯爵、兩位伯爵。而在這三十六位開國功臣中,有三十三位武將,只有三位文臣,他們是韓國公李善長、誠意伯劉基、忠勤伯汪廣洋。這三人中李善長的功勞可以概括為“鎮國家、撫百姓、提供後勤保障”,劉基算無遺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汪廣洋既能處理複雜政務,又有很高的謀略,被朱元璋比為諸葛亮、張良。可以說這三人是朱元璋最為倚重的文臣。



那麼為什麼李善長的爵位遠高於劉基和汪廣洋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首先是李善長的資歷,李善長早在朱元璋還隸屬於郭子興時就投奔朱元璋,剛見面就勸劉邦效法漢高祖,可以說為朱元璋平定天下提供了指導思想。而且李善長對朱元璋非常忠心,比如說郭子興就曾拉攏過李善長跳槽自己賬下,被李善長婉拒,可以說李善長對朱元璋來說是“自己人”。


第二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李善長是有帶兵打仗的軍功的。朱元璋渡江前,每次出征都要李善長留守大本營和州,在和州李善長與元軍作戰並擊退敵人,立有戰功。這一點是劉基和汪廣洋難以望其項背的。 可以看到,李善長相對劉基和汪廣洋來說是有很大優勢的,他封公爵是情理之中的事,而劉基作為文臣受封伯爵也足以光宗耀祖了。順便說下劉基的誠意伯爵位一直傳至南明時期的劉孔昭,這一點終大明一朝都是鳳毛麟角的。


林屋公子


舉個例子,創業老闆手底下有兩個人,一個是老鄉兼發小,有能力有水平但不及自己。另一個是世界五百強挖來的高管,實力水平甚至可以和自己五五開

如果要提拔一個人當副總,會是誰勝出呢?

畢竟功高震主、非我族類這句老話,形容劉基或許不太合適,但也有幾分意思

作為不出世的奇才,劉伯溫的能力水平可謂是冠絕當代,唯一能在運籌帷幄上能和他難分伯仲的也只有朱元璋本人了

所以,朱元璋是不會讓這個開國元勳獲得太高封賞的——功高震主後取而代之的例子雖然不常見,但是會有。縱使劉基本人並無這種想法,但是防患於未然嘛!


造反派高級官員——前朝省教育廳副廳長劉長官的難處

不得不說,朱元璋本事很大,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徐達、常遇春、李善長本事也都很大,他們都是勞苦大眾、都曾是元朝最底層的人。憑藉著天賦和努力,成就了一番事業,首先從心理認同感上來說,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劉基就不一樣了,他曾是元朝高級幹部,不僅有身份、還有地位,甚至說還比較有錢。像老朱老徐這樣的泥腿子,跟劉基完全不是一個級別上的,大家聊天的時候都是之前啃窩頭、睡草窩,劉基一沒聽過而沒感受過,顯得生疏是必然的。這是階級矛盾,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而且劉基和老朱他們並非同鄉,嘮嗑的時候也很尷尬。就像現在的人們用家鄉話親切的攀談著,你卻非得說普通話,是很膈應人的,雖然並非有意

於是乎,從一開始,作為老朱同鄉的李善長,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明末第一謀士——神算劉伯溫的難言之隱

劉基的運籌帷幄水平,實在是高的不行。很多時候,他的想法和朱元璋不謀而合,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把雙刃劍

畢竟,領導喜歡有才能的人,卻對才能跟自己匹敵甚至說略勝一籌的人心存芥蒂,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

古人有句老話,伴君如伴虎,就是這樣。劉基曾在無數的決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並和朱元璋一起成為這個時代最優秀的軍事人才,比如在對陳友諒和張士誠的討伐順序上,幾乎所有的將領都認為應該先滅張士誠,包括明朝第一戰神徐達也持有這個觀點,但持反對意見的兩個人獲得了勝利

這兩個人是誰,不說也知道。這二人準確的判斷了當時的時局,並對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性格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先滅張士誠,難度小,收益大;但陳友諒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會抓準時機趁火打劫。而如果先攻陳友諒,張士誠則必然不會來救援,這也就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危機”

朱元璋驚歎於劉基的能力和見地,但在無比信任並重用劉基的同時,卻開始提防起來,這或許就是劉基這種超級謀士的悲哀

自作聰明的劉基——不懂得功成身退和低調做人的道理

建國之後,朱元璋封賞有功之臣,作為文臣之首,李善長封公爵當之無愧,可為何劉基落得個誠意伯的賞賜,按貢獻來看,他就算是不能成為公爵,封侯爵也是無可厚非的,可老朱偏偏給了他一個伯爵

要知道,伯爵和公爵的差距,在明朝那是俸祿上將近二十倍的差距!劉基自然心中不服,可他仍然是浙東派官員的黨派領袖,並和李善長的淮西派對立。只是一次次的犯錯讓劉基墜入深淵,最後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老家

朱元璋曾詢問劉基,誰適合做國家的宰相,一連幾個人選都被劉基否決,不是道德品行不夠、就是能力水平不足,總之沒有一個能“入”劉基法眼的

而且劉基還大言不慚的告訴老朱,這些都不是賢人,皇上您得啟用賢能之人啊!

正是因為這句話,讓朱元璋徹底對劉基失去了信任,“什麼意思,我老朱舉薦的都不是賢人,你的意思是就你能行唄?”

徹底決裂了!從此劉基失去朱元璋的信任,隨後被罷黜返鄉,隨後胡惟庸攜帶御醫前來探望,並表達了朱元璋的關切,但不久之後劉基便病死。多年之後,胡惟庸案發,牽連出此事,至於是老朱下令所為還是胡惟庸自作主張,說法眾多

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劉基肯定不是自然死亡

從小明王的處理上,劉基和朱元璋的關係就已經變得十分微妙了。不管怎麼說,護送小明王的廖永忠,失手或是故意弄死了小明王,得到的是朱元璋的“訓斥”

“按你的功績,本來要封公爵的,你這麼一搞只能封你為侯爵了!”講道理,按照當時的貢獻度,廖永忠封侯爵,就已經是燒高香了,但卻...

而劉基,是不主張殺掉小明王的,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他已經和老朱結下了樑子,更不必說他之後的表現了。

其實不必爭論李善長的公爵和劉基的伯爵是否不公平,至少結局上來講劉基應該滿足了,畢竟他還能落得個“病死”的結果,家人也比較安全

反倒是封了公爵的李善長,在七十六歲的那年,被抄家並夷三族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下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這事情說起來也不復雜,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朱元璋的態度轉變問題。朱元璋小時候沒讀過幾天書,字認識不多。參加革命後,對知識非常渴望,對有文化的人很稀罕、很尊重。如果是這個時候封爵位,劉伯溫的爵位可能會高。但是後來,隨著朱元璋自己的文化水平不斷提高,開始就有點怠慢這些文化人了,所以,在開國後,對文人的爵位封的很少,主要是給武將封爵,而且爵位高。



二是朱元璋封爵有依據。從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爵開始,就定下了一個規矩,純粹的文官不能封公、侯爵位,最多能封到伯爵,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伯爵居中,不大不小。朱元璋認為,武將出生入死,風餐露宿,朱家的大明江山是武將們提著腦袋一板斧一板斧打下來的,不能虧待了這幫子兄弟,所以給予優待。

而文官呢?躲在屋裡抄抄寫寫、出出主意,工作環境好,吃喝不愁,又沒有什麼危險,伯爵已經足夠了。明朝後世都是貫徹這個規定,後世的正德年間,王陽明平息了贛南一代的匪患並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只得到一個伯爵--新建伯,後來嘉靖的兒子隆慶皇帝追封王陽明為侯爵,即新建侯,有軍功才能封侯。當然,也有例外,皇帝的部分外戚也能封侯。



三是李善長和劉伯溫地位不同。李善長很早就投奔朱元璋了,比劉伯溫早7年。加上李善長是俗人,出工又出力,鞍前馬後伺候朱元璋,既有文化謀略,又會拍朱元璋的馬屁。李善長亦文亦武,既能出謀劃策,又能親自抓後勤保障,可以把他算成智囊人員,也可把他算作將軍。李善長長袖善舞,為此朱元璋在封爵位的時候,將李善長列為武將序列,從而能封公爵。而劉伯溫是比較純粹的文人、清高有智謀,但工作性質多是決策參謀,出出主意,不能算作武將。


坐看東南了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開始大封功臣,一共封了六個公爵,二十八個侯爵,另外還有幾十個伯爵。文臣之中李善長被封為韓國公,晉升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年祿四千石,子孫世襲。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第一謀士劉伯溫卻只被封了個誠意伯的爵位,而年祿只有區區二百四十石,在伯爵裡面也是最低的,以劉伯溫運籌帷幄的功勞,即使封個公爵也是理所應當的,為什麼卻只被封了個伯爵,而且俸祿還是伯爵裡面最低的呢?



朱元璋常常對手下的大臣們說這樣的一句話:“劉伯溫就是朕身邊的張子房啊”,雖然老朱口口聲聲的以張子房比喻劉伯溫,但在老朱的心底對這個第一謀士是懷疑大於信任。出身淮右布衣的老朱並不是那麼的喜歡讀書人,他也覺得這些才高八斗的飽學之士看不起自己這個泥腿子皇帝。在這些人中他覺得劉伯溫就是個代表人物。猜忌心極重的老朱是絕不會讓劉伯溫身居高位的,但也絕不會讓他離開自己的眼皮底下。因為他怕這樣一個能人再為他人所用而謀反。



從至正二十年被朱元璋請到金陵做謀士,一直到洪武三年的十年間,劉伯溫也看透了老朱這個皇帝的真面目。 他一方面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另一方面竭力掩飾自己以做到寵辱不驚,免得遭到殺身之禍。


朱元璋是一個鄉土觀念很重的人,李善長是他的老鄉,他的天下也是淮西的眾將給他打下來的,而劉伯溫卻不屬於淮西集團,他不僅不是淮西一黨,反而在立國之初擔任御史中丞時嚴厲打擊違法亂紀的淮西一黨(立國之時所封公、侯、伯爵大多是跟隨老朱打天下的淮西人),這當然引起以左丞相李善長為首的淮西一黨的強烈不滿,人人皆欲殺之而後快。在這種情況下不被老朱殺掉以安撫淮西諸將就已經不錯了,能封個伯爵已是僥倖。

洪武四年,老朱賜劉伯溫歸鄉養老。但在地方官員的嚴密監視之下,其所有日常生活均由當地官員寫成奏摺一日一奏。洪武八年正月,劉伯溫患病,老朱命胡惟庸,帶御醫為其診治。而胡惟庸對劉伯溫恨之入骨。四月下旬即死於故里,享年六十五歲。

在之後的胡惟庸被誅時,其罪狀之一就是下慢毒毒害劉伯溫。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立國之初所封的六公二十八侯在之後的日子裡幾乎被老朱殺絕,封爵全部廢除,只有湯和得以善終。而劉伯溫的誠意伯的爵位卻一直傳到了1646年。


小慶聽歌


明代李善長和劉伯溫對於朱元璋,就像西漢蕭何和張良之於劉邦。但是蕭何和張良都順利封侯,甚至張良食邑(劉邦要分齊地三萬戶,張良只要了留縣一萬戶)還要多於蕭何(先封8000戶,後增加了2000戶)。為什麼李善長封國公之首,年俸四千石;劉伯溫只封了普通伯爵,年俸二百四十石呢?

我想從朱元璋的性格以及權利制衡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

朱元璋的成長經歷不可謂不勵志,從乞丐、和尚做到皇帝,歷史上絕無僅有。但朱元璋是一個性格很糾結的人,從他對官員的態度、對貪腐刑罰的嚴苛、從對文武功臣的忌憚,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實際上是個帝王權術很老到,而且不相信任何人的皇帝,真正的“孤家寡人”。有野史記載,朱元璋時刻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其心智可見一斑。

朱元璋分封功臣很有意思,這種有意思還體現在官員的品級上。首先,死去的都能得到優待,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死後都被追封為王,而活著的都只能做到公爵,並且一般“太師、太傅、太保”這樣的一品大員,很多人死後才能夠得到;其次,親屬待遇都比功臣高,朱元璋的兒子幾乎都封王,作為他女兒的公主們都是一品,而大臣們到六部尚書才二品官。很明顯的感覺,朱元璋並不十分想分封功臣,只是形勢所迫逼不得已才封的,後來還將大批量的功臣都殺了。

然後,我們看看李善長當時的官職,晉升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幾乎到了文官的頂峰,手中權力無限;而劉伯溫呢,太史令、御史中丞。太史令幾乎是無關痛癢的職位,御史中丞確是言官之首,擁有彈劾之權。在明代,言官可謂是歷朝歷代最為強勢的朝代。一眾言官,想罵誰罵誰,別說大臣,罵皇帝的也不在少數,甚至還以此為榮。劉伯溫作為一個耿直的言官首腦,充分發揮了言官的優勢,一度曾經讓李善長為首的淮西集團喘不過氣來。

很顯然,朱元璋就是在刻意製造這種不公平,來激化李善長和劉伯溫兩派的矛盾,自己坐山觀虎鬥,最後坐收漁利,將李善長和他的丞相職位一起消滅,同時也捎帶腳幹掉了劉伯溫。


武威王


雖然都是跟隨朱元璋統一天下的開國元老,但是李善長和劉伯溫最後的爵位卻是不一樣的,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第一個就是親疏有別。人對自己熟悉的人,信任的人總是會比旁的人更好一些,這在任何場合都是適用的。在朱元璋起義爭奪天下的時候,李善長是一直追隨著他出生入死的,在不知道前途到底是死路一條還是柳暗花明的時候,兩個人就是一起用命搞事業的人了,更何況兩人還都是淮西人,有老鄉情誼。而劉伯溫,雖然後來也跟隨朱元璋了,但是劉伯溫曾經是元朝的官員,甚至還參與元朝對朱元璋的作戰。對朱元璋來說,都是開國功臣,但是李善長卻是更徹底的開國,畢竟在被討伐的時候兩個人就是一路的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這兩個人的性格不同。李善長是比較親善圓滑的人,在朝廷上和其他同僚相處很愉快,也深受皇帝的賞識。而劉伯溫作為一個之前 元朝的官員,在明朝身份多少還是有點尷尬,而且劉伯溫在文學和學識上的造詣很高,也有一些些讀書人的清高,和朝廷中的同僚相處之時往往有一些高傲,不是很融洽,而且劉伯溫也不是朱元璋淮西陣營的人,不排除會受到排擠的情況。這麼一來,當皇帝在商議受封行賞的時候,李善長的封號自然是沒有異議,而劉伯溫就要稍微斟酌一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