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玉薈萃-盤點傳世的古代名玉(序)

名玉薈萃-盤點傳世的古代名玉(序)

玉鷹攫人首佩(商)

華夏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我們中國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歷史文化。以上是屁話,連小學生都會說。

整個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出現過很多文化形態,但是絕大多數都隨著時間的推移消失了。四大文明古國斷掉了三個,只有中國的文明延續到現在。中國的各個文化形態中,天文、曆法、宗教、繪畫、漢字等很多都延續到了現在。但是這些的文化形態中,沒有一個比玉石文化的歷史更悠久。當然,如果穿衣服也算文化的話也許會比玉石文化更早。玉文化從三皇五帝的傳說開始一直到現在從未間斷,堪稱人類歷史文化的奇蹟。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慢慢往下看。

名玉薈萃-盤點傳世的古代名玉(序)

龍鳳紋玉環(戰國)

我們的祖先在遠古時代長期與自然做鬥爭,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老祖宗們的第一個真正的武器就是石頭。在幾百萬年的使用石頭的過程中,祖宗們從打製石器到磨製石器不斷的學習各種石頭的性質和加工方法。他們對石頭的瞭解就像我們今天熟悉手機一樣,因為不會磨製石頭的人就意味著沒飯吃。

名玉薈萃-盤點傳世的古代名玉(序)

祖先們通過漫長的研究,對一些顏色、質地、光澤都很好的石料產生了超脫於實用意義的感覺-美感。那時候老祖宗們把這些即具有美感同時使用性質又好的石頭稱為玉。當然最好的東西自然要給身份最高的人使用,這種排序無論古代還是今天都適用。那個年代身份最高的自然是神了。這時候的神也由“山神”、“河神”、“風神”、“雷神”、“太陽神”等樸素的“物神”。天圓地方的玉璧就是巫師用來祭神的,玉器就是人和神交流的神器,這個時代被稱為巫玉時代,也叫神玉時代。那個時代製作了用玉製作了很多動物甚至是人物用來祭祀神。

名玉薈萃-盤點傳世的古代名玉(序)

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六節玉組珮 戰國早期

後來人的力量越來越強大,人類的社會也越來越複雜,首領管轄的地方越來越大,這些強大的首領,被稱之為“王”。在王的管轄範圍內,巫可能有很多,但是王只能有一個。所以這些可以和神溝通的神器自然就變成王的個人財產。“玉”字就是“王”字多了一點,也就是這時候定的吧。“王”在這時候開始全方位的管控玉石的開採和使用。這種管控斷斷續續幾乎持續到清代末年。隨著王朝的建立,神玉的慢慢演變成王權的象徵,後來有演化成不同階層使用不同等級玉的禮器。《周禮》中記載著“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壁禮天,以黃琮禮地,··· ···”,就是把玉的祭祀功能也禮儀化了。這個王權掌握玉石的時代歷史學家稱之為王玉時代。

名玉薈萃-盤點傳世的古代名玉(序)

青白玉夔鳳紋子剛款樽

歷史學家喜歡把玉石劃分成王玉時代和民玉時代,其實早在春秋時期玉石已經進入民間,不然孔夫子怎麼可能說“君子無故,不去玉”呢?當然那時候的上層社會的人才叫“人”,老百姓不叫人而叫“民”。在整個封建王朝時期,由於玉石的稀少、政府的管控玉石基本都在上層社會流通。並且古人對玉石的熱愛程度比現代人那可是高成千上萬倍。從“和氏璧”的價值連城,到宋徽宗製成“定命寶玉”時大赦天下都可以直接提現出來。

名玉薈萃-盤點傳世的古代名玉(序)

大禹治水山子(清)

真正進入民玉時代,其實是現代。老百姓只要有米,什麼樣的玉石都可以購買。題材、尺寸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這個時代各類玉石那是百花齊放,品種是越來越多,工藝也是越來越精美。同時,人們對玉石的研究也越來越透徹,老百姓的鑑賞玉的水平也越來越高。比如和田玉,早期人們只求是“和田玉”就可以,對產地、質量、山料還是子料都沒有概念。慢慢的老百姓才開始知道和田玉越白越好,越細膩越好,再到後來逐步認識到和田玉要區分產地,和是否是籽料。

名玉薈萃-盤點傳世的古代名玉(序)

玩玉的最高境界就是玩古玉,特別是高古玉在歷史上基本都是在王公貴族手裡傳承。從材料上講,王玉時代的古玉絕大部分也都是和田玉的籽料做成的。工藝上講,古代琢磨一件玉器所話費的人力物力比現在高萬倍不止。但是現在國內高古玉市場並不十分火熱,主要因為存世量的稀少還有贗品充斥真假難辨,這使得即使是真正的高古玉價格難以和同時期的其他工藝品相提並論。所以高古玉的國內市場價值大大低於其真正價值。

下一期開始,我們一起通過品鑑存世的古代名玉,瞭解數千年的玉石文化,看當代玉雕界的利弊得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