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他是八路軍三個副師長中軍銜最高的,建國後反而軍銜最低

蕭克上將的資歷是相當老的。他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後來追隨朱德上了井岡山,歷任紅十二師師長、紅八軍軍長、紅六軍團軍團長等職。長征期間,年僅29歲的蕭克被任命為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成為紅軍最年輕的方面軍領導人。而在國民黨眼中,蕭克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總指揮賀龍,還把紅二方面軍稱為“蕭賀匪部”。

抗戰時期他是八路軍三個副師長中軍銜最高的,建國後反而軍銜最低全面抗戰爆發後,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軍三大主力改編為八路軍三個師,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並按照國民革命軍的軍銜等級授予各級指揮員軍銜。時任八路軍一二零師副師長的蕭克被授予了中將軍銜,與三位師長相同,但比其餘兩位副師長要高一級。即使在國民黨軍隊中,一位副師長被授予中將軍銜也是不多見的,可見蕭克當時地位之高。

抗戰時期他是八路軍三個副師長中軍銜最高的,建國後反而軍銜最低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蕭克又先後擔任冀察熱遼軍區司令、華北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政大學副校長、第四野戰軍參謀長等職,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55年,蕭克被授予上將軍銜,儘管在57位開國上將中名列第一,但就他的資歷和職務而言,理應授予大將軍銜。要知道,抗戰時比他軍銜還低一級的徐向前和聶榮臻均被授予了元帥軍銜。

抗戰時期他是八路軍三個副師長中軍銜最高的,建國後反而軍銜最低

1955年大授銜講究山頭平衡,大將裡面要有紅二方面軍的代表,而這個代表只能來自賀龍的紅二軍團,來自湘鄂西根據地。因此,比蕭克資歷低的許光達被授予大將軍銜,而蕭克只能屈就上將軍銜。好在他看得很開,說:“很多戰友為了新中國的誕生在戰爭中都犧牲了。我早該打死了,評不評銜、評什麼銜都行。”表現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永遠值得後人們學習。

抗戰時期他是八路軍三個副師長中軍銜最高的,建國後反而軍銜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