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明年9月迎來落幕,“涼涼”之後該如何投資理財?

保本基金明年9月迎來落幕,“涼涼”之後該如何投資理財?


受到投資者青睞的保本基金如今已不再風光,無論是去年初證監會發布的《關於避險策略基金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還是資管新規的落地,無疑都將保本基金打入“冷宮”。


隨著保本基金的指導意見以及資管新規的出爐到實施,這類基金徹底打破剛兌,使得資金加速流出,本質上也加速了這類基金的消亡。


據《中國基金報》不完全統計,一批成立於2015年下半年、2016年上半年股市調整期、保本週期為2~3年的保本基金即將在2018年底——2019年上半年密集到期,保本基金進入收尾處置階段

保本基金的前世今生


中國第一個保本基金,始於2003年6月7日成立的南方避險增值基金。之後眾多公司也相繼發佈了保本基金,在中國起起伏伏的市場中,保本基金憑藉其穩健的投資特點,贏得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

當時很多基金公司都搬出巴菲特的三條軍規來做標語: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本本金;第三,時刻牢記前兩條。

尤其在2016年的A股市場在遭遇了年初的熔斷後,偏股基金步履維艱的同時,保本基金卻因其“下有保底、上不封頂”的特徵而大放異彩。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共有93只保本基金髮行成立,數量超過了此前數年成立此類產品的總和,其基金通常幾天就能結束募集,動輒數十億元的首募金額令其他類型基金豔羨不已。

不過,保本基金數量的暴增也為“剛性兌付”埋下了隱患。


買了保本基金,該怎麼辦?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買了保本基金,該怎麼操作呢?


首先,上文已經說了,如果還沒到期,那就不要擔心,最多就是賺不到錢,起碼可以保證本金的安全,只要在到期之後及時贖回就行了。


如果到期之後不贖回,這時可以根據基金公司的安排來進行調整。


在這種情況下,基金的風險就提升了,可以持有,也可以贖回觀望一陣,看看轉型之後新基金的情況如何。


其實,這就和你選一隻新基金一樣,如何挑選一隻好基金,之前已經講過,大家應該有所瞭解了。


總的來說,如今擺在保本基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轉型,一條是清盤。


而我們投資者呢,要麼贖回,要麼被強制贖回,如果遇到轉型的,還可以考慮繼續持有。


沒了保本基金,是件壞事嗎?


新規發佈後,保本基金陸續停發,現有的保本基金到期後,也面臨著轉型或者清盤的選擇。


很多投資者也許會非常不理解,小公司剛兌不靠譜我們能理解,對於大的銀行、券商、信託也要打破剛兌,為什麼呢?

其實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剛兌的本質並沒有變:某一款產品投資失敗後,管理人(銀行/證券/信託)會以自有資金、或其他項目的盈利來填補虧空。


短期看確實起到了穩定的作用,可長期卻潛伏巨大的系統性風險,而且資金盤越大,影響的人越多。當管理人資不抵債、完全沒有兜底能力時,系統就會徹底崩盤。


投資者該如何進行投資理財?


隨著保本基金的逐漸退出,理財市場的保本時代也將隨之結束。對於廣大投資者而言,除了踏踏實實的銀行儲蓄之外,其他的理財產品都將面臨著浮動收益的變化。


既然要收益,就必然會承擔相應的風險,人生如此,金融市場也是如此。只要規劃好資產配置,就可以在市場中獲取穩定長期的回報。


當前,美股步入技術性熊市,A股也大幅回調;在大宗資產方面,石油、鋼鐵等,跌多漲少;在地產方面,美國和澳洲的房產價格普遍下跌。


另據華爾街投行的相關統計,總體上,全球資產今年有20%的下跌。


綜上,2008年的金融危機似乎有捲土重來之勢,但是,危機中也蘊藏著機會,不管是房地產或者股票,賺錢最多的顯然是在危機期間,在特別低的價格買入被低估的資產,並長期持有,等價格再次回到正軌


面對更多不確定性,保持好手中的流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得到好處的經常是那些擁有足夠流動資金來買入的局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