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小人物,在历史上只留有寥寥数语,却做出了值得尊敬的事

一个连姓名都没留下的人却做出了堪比项羽在垓下的事

他们是小人物,在历史上只留有寥寥数语,却做出了值得尊敬的事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于蕲县大泽乡(今宿州)兴兵讨秦,一时间天下震动。没过多久陈胜吴广已经占领了安徽、河南交界的广大区域,成了拥有战车千乘、骑兵过千、步兵上万的一方霸主。

为了进一步控制河南,陈胜率领着这支庞大军队浩浩汤汤的前往陈县(河南淮阳)。听到这一消息后,陈县上下官员无不惊惧,县令等在收拾家当后,连夜逃亡。只有守丞留了下来,人们劝他也快点逃吧,他只是拿着一把剑站在城门前没有说话,最后力战而死。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qiáo)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史记·陈涉世家》

引进番薯的商人

他们是小人物,在历史上只留有寥寥数语,却做出了值得尊敬的事

明万历年间,一名叫做陈振龙的商人在菲律宾经商时,发现菲律宾到处都种着一个名叫甘薯的物种,这个东西不得了,不仅产量大还好养活。想到家乡年年饥荒,于是便打算把这东西带回大明朝。奈何当时菲律宾属西班牙,政府下令严禁将甘薯带出境。

陈振龙在几番失败后找到了一个方法,在海船的缆绳上涂上泥巴,把甘薯的幼苗种在泥巴上,这才隐蔽的成功带回了几颗甘薯幼苗。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福建大旱,陈振龙上书福建巡抚请求推广甘薯,那一年的老百姓有福啊,就这么成功渡过了旱灾。

可惜的是,等到甘薯真正大规模推广,已经是清朝了。

记录下日军在南京暴行,用生命保护中国人的美国传教士

“金陵就是我的家,我不会离开我的家人,我要保护她们”
他们是小人物,在历史上只留有寥寥数语,却做出了值得尊敬的事

1937年11月11日,上海沦陷;12月5日,日军未经激烈战斗进入南京城;12月13日,南京沦陷。之后南京城经历了人类史上最惨无人道的暴行,每一天不分昼夜时时刻刻都有撒谎人、放火、抢劫、强奸行为。

就在宛如人间地狱的南京城中,有一位美国传教士用单薄的身躯撑起了一小块光明。南京城破前,美国大使馆曾数次劝明妮·魏特琳离开,警告她如果不离开的话他们无法保证她接下来的安全,但明妮只是坚定的说“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抛下中国。”

明妮在金陵女子学院建立起了一座小小的庇护所,随着日军暴行的加重,越来越多的老人、妇女和孩子涌入了庇护所。起初日本人尚因为她美国人的身份有所顾忌,后来就开始肆无忌惮的冲入学院奸污妇女。明妮无时无刻不奔波在从日军手里抢夺妇女和保护孩子的路上,用她那单薄的身躯面对着滴血的刺刀和野蛮的耳光。

他们是小人物,在历史上只留有寥寥数语,却做出了值得尊敬的事

每天都面对着尸山血海,上一秒还在努力保护的孩子,下一刻就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我们无法想象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就是在这段时间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后来,她开始在日记中记录日军的暴行,这些日记成为了战后追究南京大屠杀的铁证之一。

1938年,最艰苦的岁月终于过去了,国民政府授予她采玉勋章(奖励外侨的最高荣誉)。两年后,南京汪伪政府成立,当她深陷抑郁症折磨时,一名自称“真相卫士”的人在《紫金山晚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真正的罪犯”的文章,在报上大肆攻击南京大屠杀中保护中国难民的西方人,其中在谈及明妮·魏特林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让我们看看那个所谓的慈悲女菩萨吧!明妮·魏特林其实是一个人贩子,一个出卖中国人的叛徒。我们必须揭露她,必须把献给日军的那些妇女和姑娘们的帐算在她头上。”

这份报道彻底压垮了明妮,没过几天她递上了辞呈,在多方劝说下回美国养病(1940年5月14日)。5个月后,她给友人写了一封信说:

“不管我多么努力不再去想别的事,但是,我的精神似乎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崩溃。”

次年5月14日,她在离开中国一周年的日子自杀于印第安纳州一间普通公寓里,终年55岁。人们在她的尸体旁发现了一张沾满泪水的金陵女子学院的避难孤儿照片。

他们是小人物,在历史上只留有寥寥数语,却做出了值得尊敬的事

她最终被葬在美国密歇根州的雪柏得镇,墓碑上刻着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平面图以及“金陵永生”四个汉字。


除了上面这些人,你还知道哪些小人物值得尊敬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