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智慧:查理·芒格的隻言片語


投資智慧:查理·芒格的隻言片語



在遇到芒格之前,巴菲特追隨老師、投資學鼻祖格雷厄姆的理念,只投資“廉價股”。芒格將巴菲特引上了真正的價值投資之路,才成就了一代股神。巴菲特曾形容“查理使我從猩猩迅速進化到了人類,如果沒有他我會比現在窮很多”。就連比爾·蓋茨也認為:“如果沒有芒格的輔佐,巴菲特恐怕很難做得這麼好。”

那麼,查理芒格到底有什麼魔力呢?在《窮查理寶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錄》中,詳細記述了他投資、學習、思考以及對於人生的大智慧


投資智慧:查理·芒格的隻言片語


《窮查理寶典》是我在2014年開始閱讀的一本書,這5年間斷斷續續,但是重來沒有閱讀完過。因為我覺得一次性閱讀完這本書是對它的糟蹋,因為我覺得我的功力不夠,在閱讀本書前還應該打好其他基礎,否則會走火入魔。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這是一本必將經典流傳的書。

我接觸這本書的時間相對較早,那時這本書還沒有現在這麼大的名氣,當然這也是查理本人低調處世的哲學。而近些年來,羅輯思維,李笑來等意見領袖不斷地將本書推之於眾,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雪球網上我曾分享過一篇有關《窮查理寶典》全書的知識框架梳理的文章,意料以外被球友高頻次轉發,獲得了最多的轉發數和點贊數,也真正讓我意識到——什麼是“內容為王”!查理一生的智慧濃縮於本書和演講的隻言片語中,他不是高產作家,著述極少,甚至本書也不是他自己寫的。但不妨礙,我們透過此書去追隨他的成長腳步,不管是為了投資,還是生活,他的智慧都像耀眼的光芒福廕大地


投資智慧:查理·芒格的隻言片語


芒格的偶像同沃倫-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一樣,崇拜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本傑明-富蘭克林。他崇尚富蘭克林那種財富自由的生活方式並以之追求。只有這樣才能有時間和精力在其他領域為人類社會發展做出貢獻。他自然而然對富蘭克林所立下的人生信條和道理篤信不疑,並且知行合一。更為“糟糕”的是,他比富蘭克林更為“苛刻”自己。例如,富蘭克林要求“節儉”,他則終身只坐飛機經濟艙,不坐私人飛機;上下班只搭乘公交車,並不坐自己的私人轎車。

但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似乎生來並攜帶一種超乎常人的能力。他的朋友評價他是個隨時隨地精力充沛的人,沃倫更評價他能在不同領域做出傑出的事情來。並且他更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認清一個複雜的商業結構或一個體系學科背後的規律和真理。也許這和他從小的生活方式有極大的關係。在小的時候,他是同齡人中較聰明的同學。他自詡不是一個好學生,他不喜歡“活老師”授課,更喜歡自己通過閱讀諸如人物傳記類書籍來自我學習。以後學業每升一個臺階,他也在依然踐行這種自學方式。他樂此不疲的淌洋在物理學美妙的公式中,更因為喜歡數學嚴密的邏輯與推理而選其為大學本科專業。此後,當他最終成為一名偉大的投行大師時,他的思維方式仍是以物理的“質量理論”和“逆向思維”來生活和行事。最終,他也異於常人,站到了商業生物群的金字塔尖上。

他畢生鍾愛於研究人性的弱點,並在自己身上努力完善。這也如儒家所講的“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到他這就應該是“正心,修身,齊家,治業,助天下”。他同樣熱愛於研究人類失敗的案例,並引以為戒,不重蹈覆轍。


投資智慧:查理·芒格的隻言片語


下面分享下我記憶最深中有關的查理的智慧箴言

01

讓自己配得上想要的東西

在我看來,無論是對律師還是對其他人來說,這都是他們最應該有的精神。總的來說,擁有這種精神的人在生活中能夠贏得許多東西,他們贏得的不止是金錢和名譽。還贏得尊敬,理所當然地贏得與他們打交道的人的信任。能夠贏得別人的信任是非常快樂的事情

02

獲得智慧是一種道德責任

有一個相關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們必須堅持終身學習。如果不終身學習,你們將不會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識,你們在生活中走不了多遠。離開這裡以後,你們還得繼續學習,這樣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遠

03

逆向思考,想得更清楚

對於複雜的適應系統以及人類的大腦而言,如果採用逆向思考,問題往往會變得更容易解決。如果你們把問題反過來思考,通常就能夠想得更加清楚

04

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遇到這種情況,正確的說服技巧是本傑明·富蘭克林指出的那種,他說:“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人類自我服務的偏好是極其強大的,應該被用來獲得正確的結果

05

一定要非常勤奮

我非常喜歡勤奮的人。我這輩子遇到的合夥人都極其勤奮。我想我之所以能夠和他們合夥,部分原因在於我努力做到配得起他們,部分原因在於我很精明地選擇了他們,還有部分原因是我運氣好

06

遠離“自我服務偏好”的心理因素,少做傻事

你們認為“自我”有資格去做它想做的事情,例如,透支收入來滿足它的需求,那有什麼不好呢?嗯,從前有一個人,他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可是他大部分時間過得非常悲慘,原因之一就是他總是透支他的收入。那位作曲家叫做莫扎特。連莫扎特都無法擺脫這種愚蠢行為的毒害,我覺得你們更不應該去嘗試它。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有這樣一段話: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對於查理-芒格來說,他一生所做的、想的,往往是上述兩個極端中的第三個極端。他能看到常人無法看到的機會,他能做出別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來。他是查理-芒格,他不是查理-芒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