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的恐慌與貪婪理論:旅鼠數量到一定密度,為何會自殺?

巴菲特在投資上有一個觀點:“投資成功的一個必要前提,是要在有吸引力的價位買入。

查理.芒格的恐慌與貪婪理論:旅鼠數量到一定密度,為何會自殺?

什麼是有吸引力的價位呢?

當企業的價值被市場低估的時候,這時買入股票的價格就意味著有足夠大的安全邊際。

這看起來很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很難,因為我們很容易被貪婪和恐慌感染。在貪婪和恐慌面前,一切都會變得很複雜——貪婪讓我們變得衝動,無視風險地大膽下注;恐慌讓我們變得畏首畏尾,不敢下注。

在股票投資中,大部分人都是在別人恐慌時更恐慌,在別人貪婪時更貪婪。因為人本身是群居性動物,在生活和工作上總是喜歡和群體保持一致。但在投資中,站在大多數人一邊,不一定是對的,有時是完全錯誤的。

芒格和巴菲特正是認識到了這一點,才制定了與眾不同的戰略:“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

在巴菲特看來,要找到股價被嚴重低估、有足夠安全邊際的股票,只有清醒的頭腦是不行的,還得有巨大的勇氣,敢於與眾不同,眾人皆醉我獨醒。對此,芒格十分贊同:“人生中所遇到的重大機會並不多,因此當它來臨時,一定要快速出手抓住它,狠狠地下重注,要知道機會只會眷顧有勇氣、有準備的人,投資就是這樣的遊戲。”

查理.芒格的恐慌與貪婪理論:旅鼠數量到一定密度,為何會自殺?

查理.芒格在2000年慈善圓桌會議早餐會上講話時曾經說過:“在某些情況下,人類跟旅鼠沒什麼區別,都會產生一種“集體非理性”的傾向,這種傾向會促使聰明人產生了許多不理智的想法,並做出許多不理智的事情。”在芒格看來,大部分股票投資者都像旅鼠一樣,盲目地跟著市場走,最終被“市場先生”愚弄,獲得和旅鼠同樣的悲慘命運。

旅鼠是一種小型的齧齒類動物,生活在北極的苔原地區,主要以草根、草莖和苔蘚之類的植物為食。它們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在廣闊的北極草原上,旅鼠的密度竟然能高達每公頃250只之多!

當它們的數量達到一定的密度,比如一公頃幾百只,它們就會表現出巨大的恐慌:焦躁不安,東跑西顛,吵吵嚷嚷,永無休止,停止進食,好像世界末日就要來臨一樣。而且,它們還會大膽地挑釁它們的天敵——貓頭鷹、賊鷗、灰黑色海鷗、粗腿禿鷹、北極狐狸、北極熊等等動物,千方百計去吸引它們的注意,然後成為對方的食物。這簡直就是自殺呀!

那些自殺不成功的旅鼠,就聚集到一起,組成一個大部隊,朝著同一個方向浩浩蕩蕩地出發。它們白天休整進食,晚上摸黑前進,逢山過山,遇水涉水,一直奔到大海,然後義無反顧地一個個跳進海里,直到全軍覆沒為止。

查理.芒格的恐慌與貪婪理論:旅鼠數量到一定密度,為何會自殺?

旅鼠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死亡大遷徙?

沒人知道!

在芒格看來,許多投資人也會做出旅鼠這樣的自殺式行為。每次股價的大幅度波動,都與投資人旅鼠般的盲目行動有直接關係;大多數投資人沒有積極開動腦筋,而是像個傻瓜一樣進行決策,他們個人得失心態太明顯。如果一個非傳統的決策效果不錯,他們會開香檳慶祝;但如果這個決策表現很差,他們就會跌得很慘。

雖然芒格他們懂得“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但他們有時候還是會因為恐懼而錯失良機。

芒格曾說:“伯克希爾犯下的最嚴重錯誤,就是錯失良機的錯誤。”

這些錯失良機的錯誤,被芒格歸納為兩類:

第一類錯誤,什麼也不做——看到有好的股票,卻沒有下手購買。

巴菲特稱這種行為是“吮吸我的大拇指”,而芒格則笑稱巴菲特有“吮拇指癖”,因為巴菲特多次由於優柔寡斷犯下大錯。比如,巴菲特和芒格曾經打算購買沃爾瑪的股票,但因為沃爾瑪的股價上漲了一點點兒沒有買進,結果犯下了少賺100億美元的錯誤。

第二類錯誤,只做了一點點——看到有好的股票,本應該買很多,卻只買了一點點。

用芒格的說法,就是“本來該一堆一堆地買的東西,我們卻只買了一眼藥水瓶的量。”比如,在購買蘋果公司股票這件事上,芒格就覺得:“我們有點太謹慎了……我希望我們買入更多。”

在許多巨大的好機會面前,芒格和巴菲特因為恐懼風險而沒有采取行動,或是採取了錯誤的行動,這些巨大的錯誤讓伯克希爾損失了好幾十億美元。

芒格和巴菲特的理性,幫助他們剋制了貪婪,卻沒有抵抗住恐懼。為了對抗恐懼,芒格他們做了最大的努力,但直到現在他們也沒能完全擺脫它,因此他們還在不斷犯下這樣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