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鹿鼎记》讲修行问题

说道:“你刚才用手指弹了几弹,那妞儿便服服帖帖,这是什么功夫?”

澄观道:“这是‘一指禅’功夫,师叔不会吗?”韦小宝道:“我不会。不如你教了我罢。”澄观道:“师叔有命,自当遵从。这‘一指禅’功夫,也不难学,只要认穴准确,指上劲透对方穴道,也就成了。”

韦小宝大喜,忙道:“那好极了,你快快教我。”心想学会了这门功夫,手指这么弹得几弹,那绿衣姑娘便即动弹不得,那时要她做老婆,还不容易?而“也不难学”四字,更是关键所在。天下功夫之妙,无过于此,霎时间眉花眼笑,心痒难搔。

澄观道:“师叔的易筋经内功,不知已练到了第几层,请你弹一指试试。”韦小宝道:“怎样弹法?”澄观屈指弹出,嗤的一声,一股劲气激射出去,地下一张落叶飘了起来。

韦小宝笑道:“那倒好玩。”学着他样,也是右手拇指扣住中指,中指弹了出去,这一下自然无声无息,连灰尘也不溅起一星半点。

澄观道:“原来师叔没练过易筋经内功,要练这门内功,须得先练般若掌。待我跟你拆拆般若掌,看了师叔掌力深浅,再传授易筋经。”韦小宝道:“般若掌我也不会。”澄观道:“那也不妨,咱们来拆拈花擒拿手。”韦小宝道:“什么拈花擒拿手,可没听见过。”

澄观脸上微有难色,道:“那么咱们试拆再浅一些的,试金刚神掌好了。这个也不会?就从波罗蜜手试起好了。也不会?那要试散花掌。是了,师叔年纪小,还没学到这路掌法,韦陀掌?伏虎拳?罗汉拳?少林长拳?”他说一路拳法,韦小宝便摇一摇头。

澄观见韦小宝什么拳法都不会,也不生气,说道:“咱们少林派武功循序渐进,入门之后先学少林长拳,熟习之后,再学罗汉拳,然后学伏虎拳,内功外功有相当根柢了,可以学韦陀掌。如果不学韦陀掌,那么学大慈大悲千手式也可以……”韦小宝口唇一动,便想说:“这大慈大悲千手式我倒会。”

随即忍住,知道海老公所教这些什么大慈大悲千手式,十招中只怕有丸招半是假的,这个“会”字,无论如何说不上。只听澄观续道:“不论学韦陀掌或大慈大悲千手式,聪明勤力的,学七八年也差不多了。如果悟性高,可以跟着学散花掌。学到散花掌,武林中别派子弟,就不大敌得过了。是否能学波罗蜜手,要看各人性子近不近。像净济、净清那几个师侄,都在练伏虎拳,他们的性子不近于练武,进境慢些。再过十年,净清或许可以练韦陀掌。净济学武不大专心,我看还是专门念金刚经参禅的为是。”

韦小宝倒抽了口凉气,说道:“你说那一指禅并不难学,可是从少林长拳练起,一路路拳法掌法练将下来,练成这一指禅,要几年功夫?”

澄观道:“这在般若堂的典籍中是有得记载的。五代后晋年间,本寺有一位法慧禅师,生有宿慧,入寺不过三十六年,就练成了一指禅,进展神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料想他前生一定是一位武学大宗师,许多功夫是前生带来的。其次是南宋建炎年间,有一位灵兴禅师,也不过花了三十九年时光。那都是天纵聪明、百年难遇的奇才,令人好生佩服。前辈典型,后人也只有神驰想像了。”

韦小宝道:“你开始学武,到练成一指禅,花了多少时候?”

澄观微笑道:“师侄从十一岁上起始练少林长拳,总算运气极好,拜在恩师晦智禅师座下,学得比同门师兄弟们快得多,到五十三岁时,于这指法已略窥门径。”

韦小宝道:“你从十一岁练起,到了五十三岁时略跪什么门闩(他不知“略窥门径”的成语,说成了“略跪门闩”),那么一共练了四十二年才练成?”澄观甚是得意,道:“以四十二年而练成一指禅,本派千余年来,老衲名列第三。”顿了一顿,又道:“不过老衲的内力修为平平,若以指力而论,恐怕排名在七十名以下。”说到这里,又不禁沮丧。

韦小宝心想:“管你排名第三也好,第七十三也好,老子前世不修,似乎没从娘胎里带来什么武功,要花四十二年时光来练这指法,我和那小妞儿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老太婆啦。老子还练个屁!”

当年,看小说让人觉得又神奇,又好笑。可是最近遇到的事情,和这段故事情节真的很像。现在佛教密宗盛行,甚至在头条这样热络的网页上,不时有雨宝咒黄财神咒绿度母法,这些殊胜密法,公开给大众。念了就能发财,念了丑女就能变成美女。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就和韦小宝学习一指禅类似。看着简单,没有基础的人,学这些密法,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因为你基础没有打好。像学习密法,这是属于大乘佛法的,大乘佛法是要发菩提心的。修个财神咒,起心动念,为了求财满足私欲,那么这个法是修不成的,没有菩提心,也就是没有利益众生的心。当然,这只是一个条件,还有其他。也就是说,没有深入大乘佛教的理论,没有这个基础,修密法是极为困难的。

但是大乘佛法就那么好学?我们汉地好称大乘佛法,没有很多人经得起问难的,因为连小乘的法意没领悟,大乘法是以小乘法为基础的。同理,小乘法的善恶有报,也不是谁开始都能明白,因为儒家的理论,现在破坏的也很严重。公众们对于儒家道家都比较陌生,甚至有学佛人,认为善恶有报未必是真的。这就是不通达历史的原因,把历史经验总结出规律,就是诸子百家。可现代的历史,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去伪存真。可是古文不过关,历史也不好通。举例:有人说汉高祖刘邦是无赖出身,书上有。但事实不是这样:刘邦做了皇帝,写文章自责:说我以前不努力工作种地赚钱,让父亲老无所依,无所依赖,无赖。这里的无赖,是无所依的意识,不是地痞无赖。这就是不懂古文的结果。

学古文从哪里下手?从《说文解字》开始,然后读历史,学诸子百家,再学小乘,大乘,最后修密。没有这个次序,法不容易成,容易退转,进而谤法,就断了慧根。所以末法时代,最稳妥的,还是修念佛法门,求生极乐净土。

用《鹿鼎记》讲修行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