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代號名稱】“法學家”行動

【規範稱呼】解放檳榔嶼

【英文名稱】Operation Jurist

【發起者】英國

【運作進程】1945年8月28日-9月3日

【目的】奪回被日軍佔領的馬來亞檳榔嶼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檳榔嶼

【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階段,蘇聯對滿洲發動了侵略,而美國人也計劃對日本進行大規模侵略。東亞的戰爭已經進入倒計時。

與此同時,英國領導的東南亞司令部,剛剛從日本手中重新奪回緬甸,就起草了奪回日本控制的馬來亞的計劃,代號為“拉鍊”行動(Operation Zipper)。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奪回緬甸

最初的計劃要求10萬多名盟軍步兵(相當於兩個師和一個旅)對馬來亞西海岸發起兩棲攻擊,以佔領雪蘭莪州的斯威特南港和內蓋裡塞姆比蘭的迪克森港。一旦灘頭被固定和加固,就要完成兩個獨立的突進行動:

“郵遞員”行動( Operation Mailfist)向南到新加坡;

“寬刃大刀”行動(Operation Broadsword)向北到檳榔嶼。

英國人預計將於1945年9月9日開始“拉鍊”行動,“郵遞員”行動於12月結束,1946年3月新加坡解放結束。

但是,美國人反對英國重新佔領馬來亞的計劃,理由是這樣的行動會需要從他們計劃的入侵日本行動中轉移大量的航運和其他資源。

然而,英國政府仍然認為,有必要在軍事和政治上儘快解放新加坡。

鑑於形勢的發展,面對蘇聯在滿洲和庫頁島的征服,日本突然投降,以及美國在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所有的計劃都先於此。

因此,“拉鍊”行動的規模必須縮小;雖然大部分盟軍將在“潮汐”行動(Operation Tiderace,也譯作“浪潮”行動)下被分配到新加坡的解放行動中。但皇家海軍艦隊的一支分隊和隨行的皇家海軍突擊隊卻肩負著解放檳城的任務,代號為“法學家”行動。

檳榔嶼解放是在“郵遞員”行動之前進行的,目的是測試日本的意圖;到目前為止,還不清楚日本在馬來亞的軍隊是否會投降或繼續抵抗盟國。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檳城國旗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檳榔嶼紋章

【行動經過】

1945年8月27日,皇家海軍11號特遣部隊,攜皇家海軍突擊隊離開緬甸仰光,“法學家”行動正式發起。

28日,“法學家”行動的總指揮、海軍副上將哈羅德·托馬斯·庫特哈德·沃克,率領一支皇家海軍艦艇分隊,與其它海軍部隊正式合併,按照計劃前往檳榔嶼。

在“潮汐”行動中,一支規模更大的盟軍艦隊駛也同時由新加坡,駛向檳城島。

專責小組於當日抵達檳榔嶼,與船上的日本官員會面。

起初,檳榔嶼的日本軍官支支吾吾地表示,日本投降使日本在新加坡的最高統帥大吃一驚,其中許多人不願投降,併發誓要戰鬥至死。然而,駐紮在東南亞的所有日本軍隊的司令官,陸軍元帥寺內,隨後命令該地區的日本士兵和軍人放下武器。

9月2日,日本帝國海軍少將吉薩庫·烏佐米在其軍官和當時檳城的日本總督神原誠一郎中將的陪同下,於9月2日晚登上了“納爾遜”號母艦。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9月2日,日本投降代表團登上了“納爾遜”號

簽署了駐紮在檳城的日本駐軍投降書。不久之後,海軍少將烏佐米據報道暈倒並被送往醫院。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9月2日,日本海軍少將小澤正久在皇家海軍艦艇“納爾遜”號上籤署了投降文件,後暈倒被送醫院

9月3日,一支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登陸檳城島。上午,一位不耐煩的海軍副上將沃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駐紮在檳城的日本軍官在他的旗艦上籤署投降文件,這一切都達到了頂點。

在喬治鎮沒收了日本軍用車輛,使檳城迴歸英國統治。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1945年9月3日,日本戰俘在喬治鎮的街道上游行

9月3日上午,一隊皇家海軍突擊隊在喬治鎮的韋德碼頭登陸。在舉起英國國旗後,由當地一支樂隊領導的皇家海軍陸戰隊員遊行到東方酒店,檳城亞洲社區的代表們正等待著將該市的行政部門正式移交給英國。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海軍少將吉薩庫·奧佐米(右二)與海軍副上將哈羅德·沃克在納爾遜號上討論檳榔嶼的投降問題

皇家海軍陸戰隊隨後在喬治鎮展開,沒有遇到任何抵抗。隨後,皇家海軍陸戰隊登陸隊接管了檳榔嶼的重要軍事設施,包括巴彥萊帕斯機場和位於格魯哥的水上飛機基地。英國突擊隊還沒收了日本軍用車輛,並讓日本戰俘穿過喬治鎮的街道;被俘的日本士兵在登上前往馬來半島大陸的渡船之前交出了他們的武器,當時馬來半島仍在日本的管轄範圍內。

到當天結束時,島上的警察部隊在英國的控制下,喬治鎮成為馬來亞第一個被英國人奪回的城市。然而,檳城島上爆發了飢餓騷亂,日本多年的野蠻佔領給耗盡的食物造成了損失。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一名皇家海軍軍官在蓋盧戈的水上飛機基地視察日本士兵。

【後續】

在接下來的幾周裡,馬來亞的其他地區也逐漸得到解放。在“潮汐”行動中,較大的英國和法國海軍於9月4日抵達新加坡,並於9月12日正式接受日本投降。

9月9日,“拉鍊”行動的另一個組成部分在雪蘭莪州莫里布發起兩棲攻擊時開始了行動。英國軍隊也重新開始了行動。

9月12日,在吉隆坡,6000名日本駐軍第二天投降。

新加坡也於9月12日正式向英國投降,而馬來亞的其餘部分隨後在接下來的幾周內被解放。

另一方面,英國在重新建立對馬來亞所有地區的控制方面進展緩慢;例如,英國軍隊在未來三週內不會到達東部的彭亨州。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共產主義叛亂者佔領了整個馬來亞的一些小城鎮。直到1945年,馬來亞共產黨武裝派別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才同意交出他們的武器。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9月3日,喬治鎮被沒收日本車輛的皇家海軍陸戰隊突擊隊

【關聯性】

“法學家”行動屬於戰術行動,自身沒有子行動。

1、但作為“拉鍊”行動的一部分啟動,“法學家”行動是英國解放馬來亞(包括新加坡)的總體計劃。

盟軍(主要是英國)收復馬來亞檳榔嶼與新加坡的行動序列如下:

“拉鍊”行動:主行動,統領收復馬來亞檳榔嶼與新加坡的行動:

  • 收復馬來亞檳榔嶼:“寬刃大刀”行動、“法學家”行動;
  • 收復新加坡:“郵遞員”行動、“潮汐”行動。

這樣,“法學家”行動與其它各行動的關係也就清晰了。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2、二戰及後續戰爭中,還有幾個與“法學家”類似的行動代號:

“政治家”行動(Operation Politician):英國,具體時間不詳。轟炸德國煉油廠;

“雜技家”行動(Operation Acrobat):盟軍1941年12月。從昔蘭尼加向的黎波里塔尼亞進軍計劃;

“體育家”行動(Operation Gymnast):盟國1942年1月14日。用欺騙的手法把德國人拖在法國,盟軍在法屬北非登陸。後改稱“火炬”行動;

“超級體育家”行動(Operation Super-Gymnast):英、美1942年5月。聯合佔領法屬北非計劃,就是原來的“體育家”行動。後更名為“火炬”計劃;

“半體育家”行動(Operation Semi Gymnast):內容不詳欠奉;

“拳擊家”行動(Operation Pugilist):英國1943年3月19日。進攻非洲西部沙漠地區對馬雷特防線;

“外交家”行動(Operation Diplomat):英國1944年3月21日。海軍訓練行動;

“海上冒險家”行動(Operation Wiking,通常譯作“維京”行動):德軍1943年10月。撤出蘇聯塔曼半島的行動。

“男管家”行動(Operation Butler):美軍1967年6月9日-12日,越戰,搜索和摧毀行動。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影響】

為了恢復秩序和遏制共產主義者,所有馬來亞人從9月12日開始被英國軍事管理。換句話說,“法學家”行動是趕走了孫悟空來了只猴,雖然英國人沒有日本那樣殘暴,但馬來亞仍然沒有得到主權及徹底的解放。

英國的軍事統治在1946年4月1日結束,隨後被馬來亞聯盟取代。

同日,海峽定居點被解散,現在獨立的英國殖民地檳榔嶼和馬六甲成為馬來亞聯盟的一部分。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檳城海峽

【評論】

“法學家”行動的兵不血刃,使檳榔嶼成為馬來亞第一個被英國人從日本統治下解放出來的城市。

檳榔嶼讓英國人毫無代價的獲取,即報了英國人當年的仇,同時對日本侵略者的打擊絕對不容忽視,連鎖反應已經無法逆轉。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日本在馬來亞曾經把英國人打得滿世界逃

【相關資料】

雙方參戰部隊

1、英國:

皇家海軍驅逐艦——

皇家海軍分配給“法學家”行動的11號特遣部隊由以下幾艘船組成:

“納爾遜”號戰列艦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納爾遜”號戰列艦

護航航空母艦——

“攻擊者”號

“獵人”號

輕型巡洋艦——

“錫蘭”號

驅逐艦——

“聖騎士”號

“佩特斯”號

“輕浮”號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佩特斯”號

其他船舶:3艘步兵登陸艦

副上將哈羅德·沃克和他的旗艦艦長納爾遜被任命為支隊指揮官。

此外,第3旅皇家海軍陸戰隊組成了“法學家”行動的地面部隊。

2、日本

據估計,馬來亞和蘇門答臘的空軍力量都超過170架。

負責馬來亞(包括新加坡)和婆羅洲防禦的日本第7區陸軍,包括駐紮在馬來亞的大約26000名士兵。與此同時,喬治鎮的港口設施曾被軸心國海軍的潛艇艦隊使用,但後來由於盟軍多次對該市進行空中轟炸而遭到嚴重破壞。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法學家

【代號說明】

“法學家”,具體含義不清,或許是為了表達英國人以權威身份恢復秩序的意思。


“法學家”行動:英國人兵不血刃,日本人血本無歸,可主人呢?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請勞動您寶貴的小手指,或關注、或評論、互收藏、或轉發,這將成為堅定“歷史脈動”為您地提供各類行動計劃不竭的強大動力。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