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马云教师奖袁辉同行-南大青年在行动

与马云教师奖袁辉同行-南大青年在行动

1月13日,腊月初八夜,“心有光芒,必有远芳”2018“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在海南三亚举办。此次终评共从被提名的180名乡村教师和40名乡村校长中,选出了101名“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20名“马云乡村校长计划”的入选者。其中有一位来自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服务于湖北巴东的乡村教师奖获得者,他的名字叫袁辉。

“用心陪伴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的童年充满阳光和温暖”,是袁辉获奖感言里的一句话,也是他从2012年以来坚持了无数个清晨与日暮的事情。

“工作可以以后再找,钱可以以后再赚,这里需要我,我得先留下来。”校友袁辉质朴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蕴含着他在崎岖山路上所走过的每一步,在乡村课堂的黑板上写下的每一个字。袁辉的事迹改动了无数人,也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南大学子。其实,南京大学还有很多默默服务于扶贫事业的“袁辉”们。

“支教不是一场作秀,

平凡之处见伟大”

2018年底,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又迎来了4名年轻的新身影。他们和袁辉一样,有着相同的身份—以“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为豪的南大人。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将南京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旗帜插到了巴东的水土上。

经过此前考察团队以及袁辉的调研,南京大学了解到巴东当地确有增设支教点的需求,而南大作为团中央首批研究生支教团参与单位,拥有成熟的运行管理机制和具有优良传统的学生支教队伍。于是来自建城院的邱瑞祥同学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领其余三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走进巴东县官口渡镇初级中学,将南大人的学养与精神融进了巴东的基础教育海洋中。

与马云教师奖袁辉同行-南大青年在行动

责任与平凡,是邱瑞祥对自己半年来支教生活的概况。“我们和其他官渡镇中的其他老师一样,大多数时一周六天三点一线,坚守在自己的岗位。我们也和官渡镇中的老师们一样致力于攻坚扶贫工作。但是这份平凡确让我体会到了简单的快乐,纯粹的快乐,快乐来自于孩子们每天的进步,学校的认可与队员的赞扬。在自己支教半年之后,我才理解袁辉学长为何能在此地坚守数年,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平凡的快乐。”

在赴巴东支教前,支教团队员张羽常常会因觉得自己在投身一项光荣、伟大的事业而感到斗志昂扬。但当真正投身进当地的工作之后,张羽才发现自己所做的更多的是日常琐碎的工作。不断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组织团日活动……当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有时会将张羽最初的热情泡沫一一击碎,但也让他才意识到,“平凡之处见伟大。坚持并热爱着这份事业,能把这些工作做好,本身就是一种成长”。

与马云教师奖袁辉同行-南大青年在行动

除了完成中学老师的常规任务外,支教团成员们还筹办了一次爱心活动,也正是这一次活动,让队员们真正看见了孩子们在学习之外的生活状态。从前觉得孩子们生活条件尚可的想法没有了,除了教育扶贫的初衷,队员们还希望更多地将爱给予孩子们以弥补成长中与父母分隔异地的遗憾。

与马云教师奖袁辉同行-南大青年在行动

“支教不是一场作秀,也不是一段履历,我真心希望能帮助到这群孩子,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希望能给他们带去一份爱,带去一份力量。

邱瑞祥如是说道。

“从孩子们的身上,

我们学到了许多”

对支教队成员夏筱君来说,支教生活其实要比想象中的更平稳一些,但是很有一些细水长流的意味,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又确实会有许多令人感动的小细节。

在官口渡镇初级中学,夏筱君负责为孩子们上语文课。为了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在批改默写作业时,她会在默写本上给孩子们画一些颜文字或者写一些鼓励的话,时间长了,有些学生也会给出自己的回应——在默写本上写下一两句他(她)想和夏筱君交流的话,有的时候是想了解更多关于支教团和南大的,有时候是关于他们自己的烦恼的,或者是对自己某天默写情况的评价的。通过这种文字上的交流,夏筱君觉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离他们也更近了一些。

在夏筱君看来,相比起自己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与理念,学校与孩子们反而教会了他许多在象牙塔里不曾懂得的道理。孩子们的成熟与懂事让夏筱君惊讶的同时也常常心生感动。“圣诞节的时候,我收到了一个学生写的一段文字,除了祝我圣诞快乐外,她还希望我能给他写一些东西,这样我支教回去以后她也可以再当做纪念。那个时候就突然意识到,虽然我常常是在私下叫这些学生都叫“小娃娃”,但在有些方面,他们要比我所想象的更成熟,就比如说虽然支教现在才半年,

但其实他们已经很清楚地明白,彼此都只能是陪伴一段旅程。

与马云教师奖袁辉同行-南大青年在行动

同样是为孩子们上语文课,队员杨玉琴还记得开学的第一节课上,她对孩子们说:“我很喜欢两颗星星,一颗叫始影,一颗叫琯朗。在我眼里,一颗代表美,一颗代表智慧。我把这两颗星星送给大家,希望美和智慧永远陪伴着你们。也希望若干年后,当你们偶尔抬起头,望着天上的星空时,会想起这两颗星星,想起一起度过的大好年华。”后来每次从孩子们的作文中看到“始影”和“琯朗”,杨玉琴都会觉得莫名地感动。

“其始也简,将毕也巨”

每天从官口渡镇中学出来,走到马路的另一边,可以看到小城和浩渺的长江,看着眼前的景色,杨玉琴只要回想起和孩子们相处的细节,就会觉得一切都充满了生命力—生命力里透着最单纯的热情与自由。

来支教的时候,她的宣言是:“其始也简,将毕也巨。”如今支教生活过半,言犹在耳,杨玉琴希望自己未来能在这个充满热情和宁静的地方,尽到微薄之力,不辜负孩子们和自己的期望。

与马云教师奖袁辉同行-南大青年在行动

从一开始不断向当地老师学习取经,到逐渐适应了从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转换,张羽只要每次进入班级,看见孩子们的笑脸,便觉得这就是自己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了。不做眼高手低的空谈家,始终勤恳地耕耘,是他许下的诺言,也是对自己的期许。他和其他支教团成员们一道,希望将这份爱心的接力棒一届一届地传下去,如流过巴东的长江一般绵绵不绝。

南大青年

-南大青年-

采访|奚炜轩

文|奚炜轩

图片|支教团巴东分队

美编|舒雅

与马云教师奖袁辉同行-南大青年在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