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有座重达10吨的国宝,为唐献陵守墓1300年,却是越南产物

西安是一个古都,在整个西安市分布的古遗址数不清,甚至不夸张的说在西安随便挖个坑出土文物的几率都有百分之五十,这里作为秦汉时期的重要的都城,在地下埋藏这无数珍宝。去西安旅游过的朋友,肯定知道西安的宝藏聚集地碑林,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古玩意儿,随随便便一个砖瓦都有可能是一件上千年的文物。

西安碑林有座重达10吨的国宝,为唐献陵守墓1300年,却是越南产物

走进碑林我们可是看到很多很多的石碑,还有来自各朝各代的石雕,都是非常珍贵的。尤其是在碑林博物馆的西北角有一间艺术室,里面存放着各个朝代的石雕,大部分都是被列入国国的珍贵文物,其中最醒目的就是一座重达10吨的雕像,这是一头犀牛石雕,长3.37米,高度达到2.4米,看到这个石雕的第一眼就是震撼,这么大的国宝估计没有第二个了,这个大型宝贝叫献陵巨犀,就是一头帝皇的守陵石兽。

西安碑林有座重达10吨的国宝,为唐献陵守墓1300年,却是越南产物

这只巨犀,在李渊的陵墓前守护了一千三百年,一共有两头这么大的石雕,一个在碑林博物馆,另一个就在咸阳封存。根据历史的记载,这座头大犀牛可不是中国的产物,而是越南的,在唐书记载中,在李渊建立唐朝后,临邑国就向大唐进贡了数头犀牛,强壮的身体,长相怪异,李渊很是喜欢。之后李世民继位后,不久李渊去世,他就让工匠照着这几头犀牛雕刻两个石雕作为守陵兽。

西安碑林有座重达10吨的国宝,为唐献陵守墓1300年,却是越南产物

而这个临邑国就是今天的越南,所以这犀牛追溯到那会儿是属于越南的物种。这两个石犀在李渊的陵墓前这么一待就是上千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保护石犀,政府就把一头给运回了碑林保存,另一头就留在当地。石犀是用一整块完整的青石雕刻的,没有任何的衔接,这手艺简直没谁了。

西安碑林有座重达10吨的国宝,为唐献陵守墓1300年,却是越南产物

石犀在很长时间是侧卧在陵墓前的,在长时间裸露在太阳的那一面出现轻微的风化现象,而那一面上面的雕刻纹路清晰科可见,有细小的鳞甲。这个石犀和我们看到的犀牛是不一样的,在鼻子处没有犀牛角,很多人以为是被折断了,其实当时越南进贡给大唐的犀牛就是长这个样子的,是一个叫“爪哇犀”的品种,在古代这种犀牛在中原地区广泛分布,可是目前全球只有五十多头。

可是随着人们的猎杀犀牛的数量急剧减少,在西汉时期犀牛就在中原地区消失了,而目前中国也没有犀牛,动物园的那些都是从国外运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