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發微信常常容易造成誤會,一見面就好了?


為什麼發微信常常容易造成誤會,一見面就好了?


有一次我上課的時候,有個女生一直玩手機,課後我找她談話,沒說幾句,她突然哭了,說男朋友和她吵架要分手,她很生氣,所以回信息和他吵。

談著話,她把手機遞過來,委屈地說:“老師你看,他的話怎麼說這麼狠啊!”

我大概地掃了兩眼,大段大段的文字,你來我往的,女生翻了好多頁都沒翻完。

我以為他們異地,這姑娘的回答卻讓我大吃一驚,他倆是同班同學!

那鬧矛盾為什麼不能當面說清楚,要發微信吵架呢?

“習慣了。”女生回答,尤其是發生爭執的時候,他們覺得用文字來說,少了很多面對面吵架的難堪。

還真是科技改變生活啊。過去不能見面的人才鴻雁傳書,現在能見面的人卻要隔著手機來談話!

我讓她去宿舍找男朋友出來談,即便是吵架也要見面吵。女生去了,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兩個人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好像昨天的事情沒發生過一樣。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兩個人文字交流,越聊越氣,但打個電話或者見一面,情況就好多了。

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發微信常常容易造成誤會,一見面就好了?


一、文字能表達基本事實,但也容易造成情緒和情感的誤解。

文字能表達基本事實,但別人看不到你的表情聽不見你的聲音,很有可能無法感受到你寫字時候的情緒,所以常常造成誤會。

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狀態,它涉及身體的變化,以及個人可能覺察不到的微小面部表情,用語言表達的時候,往往伴隨著肢體動作、音調高低,人一看一聽就懂,不會造成誤解,但用文字表達的話,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精準。

更何況我們在發送信息的時候,不可能每字每句地斟酌,詞不達意的時候經常會有,由文字表達造成的誤會也是常出現。

就像“討厭”兩個字,寫出來的時候,是讓人心生不悅的兩個字,容易讓人理解為拒絕。但若是用嘴說出來,伴隨著不同的音調,聽的人很容易理解,到底是厭惡,還是嬌嗔,就不會讓人誤解。


為什麼發微信常常容易造成誤會,一見面就好了?


文字雖然也可以寫得花樣百出,甚至帶上表情包,但花樣越多,造成誤會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的大侄子是個00後,帥氣又幽默,是我們大家庭裡的活寶,每次聚餐,他都坐在緊挨著奶奶的“餐桌C位”,可見他有多受寵。但是最近,因為幾次微信群聊天,他被管理員大表哥踢出了家庭群。

奶奶學會了用微信,有時候在群裡發養生視頻、哪些菜不能一起吃之類的鏈接,其他人看到,就當沒看到,老人嘛,和她解釋她也不會聽,再說發在群裡也不是什麼大事,她願意就隨她了。

只有大侄子,最得寵,也最敢說,偏偏他還用的火星語。他在群裡回覆:“orz,1切鬥4+d,↓倒挖啦!”

他爸爸,我表哥說,寫得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

大侄子說老爸你表那麼老頑固嘛,挖又不繫底1次醬紫講話,沵要習慣呀ㄣ。

表哥生氣了,你敢說你爸是老頑固,大侄子也毫不示弱,兩個人互相嗆了幾句,表哥覺得太丟面子,直接把兒子踢出了群聊。

其實大侄子經常這樣說話,當面說的時候,一點都不討厭,我們還覺得他很萌很可愛,只是這樣的語言變成文字,就讓長輩看不懂,難以接受了,誤會就這樣產生。


為什麼發微信常常容易造成誤會,一見面就好了?


二、文字的歧義,有時候可以用語言消除。

吳伯凡在《認知方法論》中談到了一個關於語言的比喻,他說,

語音是“教堂尖頂上的那隻笨鳥”,因為教堂太尖了,鳥根本沒法落在上面,所以只好圍著尖頂轉。

羅振宇在解釋這句話的時候說:“對啊,想表達一個東西,語言實在是一種很沒有力量的工具。誰要是完成了一次精準的表達,要麼就創造了文學的經典,要麼就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往往都是對人類文明的巨大推進。這就是那隻“笨鳥”偶爾成功地落在了教堂的尖頂上了。

理解了語言的這種侷限性,你才會知道,為什麼討論複雜的事情,如果用文字發微信,經常會引起誤解。

用文字,就不如用語音,用語音,就不如干脆見個面。語言文字的侷限性,就是要靠我們不斷圍著它的本來意思‘飛舞’,才能克服啊。


為什麼發微信常常容易造成誤會,一見面就好了?


民間有個小故事,是關於明代怪才徐文長捉弄黑心土財主,講的就是圍繞著文字意思“飛舞”的事。

有一個土財主非常的壞,對僱工各種剋扣工錢,胡亂打罵。徐文長聽說了,就主動上門,要求做私塾先生。

他給財主遞上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他的要求:“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學費。”

土財主一看,不要雞鴨魚肉,又不要學費,只要青菜豆腐,就可以請個大才子做私塾先生,這等好事還不趕緊答應下來。於是土財主就和徐文長在紙條上簽字畫押,立下憑據。

過了一個月,徐文長去官府告狀,說土財主不按契約辦事,不給學費。

土財主滿口叫著冤枉,把契約呈給縣官老爺看。

徐文長念出契約上的字:“無雞,鴨也可。無魚,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學費。”

縣太爺點頭,罰土財主賠錢。

這雖然是個文字遊戲,但表明文字有歧義,如果當初土財主在拿到徐文長的紙條時,能讓他念一遍,確認意思,就不會有後來的麻煩了。

文字是人類智慧達到一定程度以後的產物,只是語言的工具,是用來解釋語言的。

而且文字運用不當,還會造成歧義。因此文字不能直接代表語言,文字交流不暢的時候,最好用語言來表達。


為什麼發微信常常容易造成誤會,一見面就好了?


三、便捷的溝通方式讓人感覺隨意,而更麻煩、成本相對高的方式,意味著重視。

有“現代語言學之父”之稱的瑞士語言學家費爾迪南·德·索緒爾,在其代表性著作《普通語言學教程》中就曾這樣說過:“語言和文字是兩種不同的符號系統,後者唯一存在的理由在於表現前者。”

亞里士多德也曾經提出:“文字是語言符號之符號”

但現在,文字這個符號卻在社交中,被越來越多地使用,頻率甚至高於它所要表現的語言。

因為文字的表達越來越便捷,反而開口說話似乎需要很大的勇氣。

很多人習慣了發微信,即使知道對方有空,也不會打電話溝通,至於見面,來回車程折騰,在很多人看來,是件奢侈的事情。


為什麼發微信常常容易造成誤會,一見面就好了?


豆瓣有個女生髮帖子,問“和男友只用微信聊天,從不打電話、發短信,正常嗎?”

她和男朋友交往一個多月了,但是男朋友基本上不給她打電話,每天都是用微信交流,女孩子覺得他這樣做不夠在乎自己。

重要的人,我們會經常見面,維繫關係。重要的事情,如果不能當面說,至少也要打電話說明。僅僅是文字交流,發微信、寫郵件,根本無法確定對方是不是能夠收到、何時能夠收到,的確會給人一種不重視的感覺。

現在更是出現了“雲祝福”,有人逢年過節的時候,在朋友圈裡發信息:“我怕你收到的信息太多,就不一一祝福了,祝我的親朋好友們新年(節日)快樂!”

然而,看到這條朋友圈的人,根本感受不到半點誠意,一定不會覺得是自己被祝福了。

能見面的不要電話說,能打電話的不要發信息說,因為便捷的溝通方式讓人感覺隨意,而更麻煩、成本相對高的方式,意味著重視。

誰都願意成為關係裡被重視的那個人,那麼,不妨自己先邁出第一步,從不發微信,打個電話開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