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面向未來及世界的老師?——記成都七中外語組教研活動


如何做一個面向未來及世界的老師?——記成都七中外語組教研活動

演講一

2018年10月15日,成都七中英語教研組開展了一次別具一格的教研活動,來自成都七中外語組的黃蔓莉和郭曉娟老師帶來了兩場精彩紛呈的講演。成都七中林蔭、高新校區,七中教育集團學校,武侯區部分學校和天府新區種子培訓中心的英語教師在七中林蔭校區學報廳全程積極參與,學術氣氛相當熱烈。

如何做一個面向未來及世界的老師?——記成都七中外語組教研活動

黃蔓莉:Are you still the best teacher in 2018? 做一個面向未來的老師

楊惠老師評價到,“黃老師一直是一個獨立的有著批判思維的英語教師,勇於突破教學常規,努力地學以致用,不斷學習,用行動證明了'只有當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學生,才會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的箴言。”

如何做一個面向未來及世界的老師?——記成都七中外語組教研活動

在今天的第一個講演中,黃蔓莉老師提出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讓聽眾們一直在領悟和思考。社會不斷變遷,在觸手可及的2028年,我們還是最好的老師嗎?回憶自己在學生時期最難忘的事情反觀在教育中最深刻最長久的東西是什麼。參考《華爾街日報》專訪,對亞馬遜創始人,谷歌創始人,維基百科創始人來講,教育是要自己調動學習熱情,教育是對世界總是保持好奇心和疑問,教育是用不一樣的方法做事。

當今的就業趨勢表明,學校教育人才不能滿足市場和僱傭企業的要求。不深刻,不靈活,不長久的教育造成了漂浮的學術。從前去最牛的大學招聘成績最優秀的學生,現在是去不同的大學瞭解具有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創造力(Creativity)、批判思維(Critical Thinking)和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的人才。

如何做一個面向未來及世界的老師?——記成都七中外語組教研活動

在我們的英語教學中我們是否體現出社會對教育的需求了呢?社會需要的是恰當地運用詞彙,批判性眼光閱讀各類書面作品,運用多種媒體形式,以各類風格(理性、幽默、熱情、親切)進行清楚明瞭的交流和能參與到積極、建設性的辯論中去。未來教育已經不是學生知道了多少,而是他們能利用他們知道的東西做什麼。培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才是教育的本來面目。

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得出這樣的研究結論,學生的大腦多數處於休眠狀態不是在睡覺時而是在上課聽講的時候。那怎麼才能讓學生思維上課活躍呢?有以下步驟可以推薦。第一步,明確教學目標。目標一:學習要實用;目標二:有效輸入備考知識;目標三:培養人生關鍵技能。第二步:建立教學核查清單,即會拆分目標。第三步:尋找課堂設計靈感。

在講演最後,大家都在思考:是被多年教學慣性所牽引,還是追隨自己內心的熱情和理想?

是留守眾人共進退的舒適區,還是勇於切換賽道?

是繼續安安穩穩地做一個知識的搬運工,還是選擇成為聰明的改革者?

是屈從於旁人的否定和質疑,還是堅守教育的本來面目?

這真是一場思想的盛宴!

演講二

郭曉娟:To be a world language teacher做一個面向世界的老師

如何做一個面向未來及世界的老師?——記成都七中外語組教研活動

第二位講演者是郭小娟老師,去年受學校派遣在美國佐治亞州薩凡納公立學校執教中文一年。在2018年4月獲美國佐治亞州世界語言教育者榮譽稱號(World Language Educator of Georgia,該榮譽為佐治亞州外語教師的最高榮譽)。在2018年5月又獲美國佐治亞州教育卓越成就獎(Education Excellence Award of Georgia)。講演中,她從什麼使自己成為面向世界的老師,為什麼和怎麼成為面向世界的老師三方面分享了在美國教中文的教學體驗和教師成長感悟。

面向世界的老師應該是能讓學生用目標語言融入到地球村的老師,這樣的老師需要不斷學習,超越和同理心。之所以要成為面向世界的老師一方面是為了自己,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學生,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也需要面向世界,融入到不同的國家和文化中去。

如何做一個面向未來及世界的老師?——記成都七中外語組教研活動

在講演的第二部分,郭曉娟和各位老師分享了任教學校的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法。以自己的中文課為例,分析如何使用逆向設計模式(Backwards Design Modal)來組織課堂教學,比較了逆向設計模式(Backwards Design Modal)和 傳統模式(Traditional Modal)中教師的教師活動。一堂好課堂的靈魂既需要效率也需要富有成效的努力。

如何做一個面向未來及世界的老師?——記成都七中外語組教研活動

這次成都七中英語教研組組織的交流教研活動從形式和內容上有了大的突破和創新。黃蔓莉從曾經的英語組教師到現在的社會學霸,她站在“圈內人”和 “圈外人”的雙重角度來叩問怎麼做一名面向未來的老師。郭曉娟從成都七中的講臺走向薩凡納學校的講臺是一次實踐,她用自己的經歷來證明經過努力我們可以成為一名面向世界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