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在過去,我寫了很多關於攝影器材以及如何提升攝影技術的文章,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很多朋友其實都還沒有入門,所以看專業術語比較多的文章,會看得一臉懵!

所以針對完全對攝影一竅不通的朋友,我今天跟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如何系統地學習攝影,讓你們儘快入門,同時少走彎路。

因為是系統講解,所以本文篇幅會較長一點,煩請想入門的朋友耐心閱讀,會讓你有所收穫的!


文章目錄

·正確地認識並瞭解器材

·如何選擇一臺適合你的相機與鏡頭?

·如何操作相機?

·攝影曝光三要素

·前期拍攝與後期製作,到底誰更重要?

·實踐出真知,拍攝你的前一萬張照片


正確地認識並瞭解器材

剛開始學習,如果直接看關於技術方面的理論書,會讓你陷入一個眼高手低的尷尬境地,就是你看了很多關於如何拍出好看的照片,卻忽略了器材本身,你不知道什麼樣的器材拍什麼效果最好,儘管那些關於講技術的書會將照片的拍攝參數標上去,但同一個效果什麼鏡頭拍攝最好看呢?這就需要你對器材有全面地瞭解,你才能夠有一個好的認知。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對於器材,有很多很多的知識,從相機到鏡頭,我們去了解器材需要花很多的時間,當然也不是讓你要每一臺機器都用過才算瞭解,而是觸類旁通,在用過一兩個品牌的機器後,你會慢慢對比出機器與機器、鏡頭與鏡頭之間那些差別。

關於相機,目前市場上主要是傳統單反跟微單為主,最近幾年微單火熱的程度,讓人們的視線從單反逐漸轉移到了微單,我之前寫了一篇文章詳細地講解了購買微單的思路方法,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其實到目前為止,微單的技術水平已經慢慢跟上了傳統單反,並且有了很多自己的特色功能,這也為玩家購買器材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而有個誤區大家要注意,即使微單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傳統單反依舊有著它自身的優勢,大家不要因為微單的火熱就否定傳統單反,微單想要超越單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 那麼剛接觸攝影要了解相機的哪些知識?

1、全畫幅與半畫幅:這兩個概念其實歸根結底就是相機傳感器的尺寸,通俗來講也就是你用同樣的鏡頭時,全畫幅機器拍出來的片子比半畫幅的片子視野更寬,能記錄下的畫面更寬信息更多。全畫幅相機之所以比半畫幅相機貴的原因除了剛才說的傳感器外,全畫幅相機在高端鏡頭選擇上、控制噪點能力、背景虛化程度等都比半畫幅機器要好。

2、低、中、高級相機的外觀與操作手感:我們經常會看到各大品牌都會有兩三千的入門級機器,非常好看也很輕巧,這是因為入門級的機器在功能上的縮減以及用料方面的原因,使它可以做得這麼便利,而我們會發現高端專業級機器都是分量很重塊頭很大的機器,即使是索尼的高端微單也不例外,當然你會說富士的專業微單外觀也很小巧,但他的重量一定是比入門級機器重很多的,而且富士的所有機器都是半畫幅的,至今還沒有開發全畫幅機器!

所以在選擇相機時,不要追求完美,高端機在外觀上可能比較單一,但功能強大,操作手感也非常方便,並且在鏡頭選擇方面,是兩三千入門級機器無法比擬的。

3、關於品牌:相信很多人都會聽過什麼佳能黨,尼康黨,索尼黨等名詞,尤其是時下聽得最多的是索尼大法好!編者用過佳能、尼康、索尼、奧林巴斯等品牌的相機,在接觸過這些品牌之後給我給大家一個忠告是,不要盲目地抬高或者貶低任何一個品牌,每個品牌都有每個品牌的優勢,所謂的黨派之分只是因為每個品牌的一些差異導致的,而我們要做的是根據各個品牌的優勢特點以及自己的喜好程度來選擇!

那麼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家很關心的,比如說你買了一個品牌用了一段時間後,你覺得它不好用或者看到其他一些品牌推出了新功能大熱,於是你想換相機!關於這一點,我奉勸大家可以先去體驗店實際體驗或者有朋友用這一種機器的話,找他聊聊這款機器如何,再做決斷,否則,輕易地就換相機會讓你在金錢上損失很多。

· 瞭解了相機的主要知識我們對鏡頭應該瞭解哪些東西呢?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1、瞭解各個焦段的特點:其實說到經鏡頭,我之前有一篇很詳細闡述鏡頭的文章,不僅介紹了鏡頭的焦段特性,拍攝範圍,光圈特點,並且講述了關於如何購買合適的鏡頭,大家可以點擊鏈接去閱讀:

關於鏡頭,主要分變焦鏡頭以及定焦鏡頭;變焦鏡頭就很常見了,那些入門級單反最常配的18-55mm便是典型的入門級變焦鏡頭,也就是你可以站在同一個位置通過調整焦段來拉近或拉遠你看到的畫面;而定焦鏡頭則是一個固定的焦距,比如最常見的50mm,35mm等等,這類鏡頭需要你通過走位來調整拍攝距離,相比變焦鏡頭來說,靈活性沒那麼好。

那麼我們常見的變焦鏡頭除了剛才所說的18-55m外,還有哪些呢?

鏡頭中有“大三元”、“小三元”的說法,其實是指像廣角端16-35mm這個主拍的風光鏡頭,中焦段24-70mm這個主拍人像的鏡頭,以及70-200mm這個遠攝變焦鏡頭,不同的是光圈數值,大三元都是恆定光圈2.8的,所以價格通常很貴,原廠普遍上萬;而小三元則是恆定光圈4的,這一類相對大三元要價格實惠很多,不過用的人不多。

主流的變焦鏡頭就是這三個,當然每個廠家對於大三元的焦段數值會有所變化,但總的焦段範圍大致相差不遠。

而定焦鏡頭最常見的是像廣角端的24mm,人文焦段35mm,人像鏡頭50mm,85mm,長焦端135mm,超遠攝定焦400mm等等,定焦鏡頭雖然在使用的靈活性以及便利性上不如變焦鏡頭好用,但最大的特點是成像質量普遍優於同等級別的變焦鏡頭,以及恆定大光圈,變焦鏡頭的恆定大光圈到目前為止,技術上只能實現到2.8,而定焦鏡頭最大的甚至到了0.95這麼大,可想而知在背景虛化程度上以弱光環境下拍攝,定焦鏡頭有著天然的優勢。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2、光圈知識:相機曝光三要素是光圈、快門和iso,在攝影曝光三要素時,我會詳細介紹其他兩個,現在先說光圈,光圈是控制曝光的三要素之一,看下面一幅圖大家就可以清楚的瞭解光圈是什麼東西: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光圈數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進的光越多,數值越大,光圈越小,進的光越少。所以在弱光環境下,用大光圈能夠讓畫面更加明亮的原因就在這裡,因為大光圈進光量更多。

前面我們提到一個概念“恆定大光圈”,什麼是恆定大光圈呢?其實就是當你使用變焦鏡頭時,隨著焦段的變化,光圈數值可以保持不變,恆定大光圈只有在高端鏡頭上才會有,像入門級套機鏡頭18-55mm或者18-135mm等這類鏡頭,當我們將焦段扭到它的中長焦段時,比如18-55mm鏡頭扭到55mm端時,即使你將最大開到最大光圈3.5,也會自動跳到5.6,所以恆定光圈的變焦鏡頭因為技術及做工用料等因素,通常會很重。

我們經常會看到鏡頭焦段數後面會有一串數字,比如18-55mm f/3.5-5.6 IS,f是表示光圈,3.5-5.6表示光圈是變化的數值,在焦段到達它的最長焦段數值時,最大光圈會變為5.6;而IS則表示防抖。

所以以後你選購一款鏡頭時要留意後面這個F值,如果只有一個數值的則表示恆定光圈,比如27-70mm f/2.8,又比如24-105mm f/4,這個F值就是說明這款鏡頭的最大光圈就是這個數值。

如何選擇一臺適合你的相機與鏡頭?

前面講了一些關於瞭解相機與鏡頭的知識,想學攝影的你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入手自己的第一部相機呢?

購買相機與鏡頭有一些要注意的點,這裡跟大家詳細說明一下: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1、首先,做好定位;

這一點我一直都是最先強調的,沒有一部相機是完美的,我們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定位適合自己的器材。

如果你想要外觀好看有小巧的相機,建議入手微單,因為單反的塊頭都很大,外觀也不像微單好看;

如果你是想要中高端機器,那麼單反跟微單都可以,因為微單現在各大品牌都出了高端微單,所以選擇很多;我補充一個知識,前面我們講了全畫幅和半畫幅,半畫幅有一個細分就是aps-c畫幅跟4/3畫幅,在成像尺寸上,aps-c畫幅大於4/3畫幅,4/3畫幅最典型的機器就是奧林巴斯的,所以因為傳感器尺寸小,所以奧林巴斯的微單做得非常小巧,連很多鏡頭也很Q萌。

在鏡頭的選擇上,如果你是拍風光為主,就入手像17-40mm,或者16-35mm等廣角鏡頭,廣角的話,一般變焦鏡頭用得最多,定焦相對較少人用;如果你是拍攝人像為主,變焦鏡頭可以買24-70mm這類變焦鏡頭,在人像拍攝上,定焦鏡頭像35mm,50mm,85mm這三個鏡頭是用得最多的三個,各有所長,根據你的需求來選擇,我在鏡頭那篇文章詳細講述了這三個鏡頭,這裡不作過多說明!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2、性價比;

關於性價比,應該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總的來說,入門級機器,都不會相差太遠,主要是高端機器上,微單跟傳統單反相比,機器以及鏡頭的價格會差別很大,比如索尼的70-200mm,比傳統單反佳能跟尼康的鏡頭都要貴個幾千塊,現在佳能跟尼康推出的高端微單鏡頭也不例外,價格也會比他的高端單反鏡頭貴很多。

所以,如果你能夠接受到價格,那麼選擇微單沒有問題,在成像和操作上,微單不輸單反,甚至在一些功能上,微單還優於單反。

而鏡頭來說,則建議大家經濟允許的話,儘量選擇高端鏡頭,因為同樣的機器下,鏡頭直接決定了最後的成像質量以及各種效果,最明顯的就是虛化效果,小光圈鏡頭跟大光圈鏡頭的差距是很大的,這個不同我多說大家也知道。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原廠鏡頭跟副廠鏡頭到底該如何選?也一樣是像我上面所說的,經濟允許的情況下選擇原廠,很多成像上的細微差別,在你日後攝影水平高了之後,就會慢慢發現差別,副廠鏡頭主打性價比,成像與原廠不會差太遠,主要是細節上的差別。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3、線上還是線下購買

這個點我用四個字來概括“貨比三家”,不同的商家會有價格差異,只要不是太大的差別,我們就可以考慮價格相對划算的那家,一般價格差異太大說明有貓膩,大家要注意!

攝影器材是一分價錢一分貨的東西,不要貪小便宜很重要,怕買到水貨或者翻新貨就要選擇官方的旗艦店就不會有差錯!

線上的東西不一定比線下的便宜,你最好去線上線下對比後再購買不遲,很多時候說不定線下能讓你省一筆錢。

如何操作相機

當你有了相機,下一步就是該瞭解如何操作相機,在操作相機之前,先把說明說從頭到尾看一遍,先了解你手上的機器,內容包括:各類按鍵及功能,菜單欄,以及充電連接等安全注意事項。

初步瞭解了手上的機器後,我們最開始要選擇一個模式進行拍攝,我們會看到有個撥盤,上面標了很多模式,P檔,Tv檔,Av檔,M檔等;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P檔是全自動檔,無論是光圈還是快門ISO,都是相機自動控制,這個檔為就是傳說中的“傻瓜模式”;

Tv檔是快門優先,你可以控制快門,光圈是由相機自動操控;

Av檔是光圈優先,你可以控制光圈,快門由相機自動操控;

M檔則是大家常說的手動檔,相機的任何一個參數都可以由自己操控,這個檔位也是專業攝影師用得最多的一個檔位。

在這裡我的建議是,不要用P檔,這個檔位對你提升攝影技術一點幫助都沒有,而且很多情況下,是會出現曝光過度或者曝光不足的問題;

當你還不能夠完全自己手動控制所有參數時,先用Av檔或者Tv檔,當你拍攝運動對象時,開Tv檔能夠讓你控制好快門速度,不至於因為速度低而導致對象模糊;當你拍攝靜止對象時,用光圈能夠讓你控制景深虛化,拍出想要的虛化效果來。

在你對相機越來越瞭解時,就可以開始嘗試使用M檔,慢慢地把所有參數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除了檔位的選擇,我們還要了解一個很重要的知識就是對焦,你首先不要談創作,要把對象拍清晰先,相機一般有單次自動對焦,連續自動對焦以及智能對焦,一般我們用單次自動對焦拍攝對象,在拍攝運動物體時你可以選擇連續自動對焦;

選擇好對焦模式我們要來了解對焦點的問題;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看到這麼多對焦點的模式是不是很害怕?別怕,我們用得最多的是單次自動對焦或者區域自動對焦,不同的機器對焦點數不一樣,所以我們最主要的是掌握好單次自動對焦,日常用得最多的也是這個模式。

你要通過選擇對焦點,對到對象上,然後半按快門對焦準焦後,全力按下快門完成拍攝,半按快門對準焦後一般會有滴的一聲提示你已經合焦,這時不要鬆手,全力按下咔嚓一聲就完成拍攝了。拍攝過程中要手穩,不要亂動,因為有抖動容易讓畫面模糊。

剛開始接觸攝影,首先要把相片拍清晰,不要糊了,不要一上來就要拍多好看的照片,拍都拍不清晰,光線構圖再好也是廢片!

攝影曝光三要素

前面我們說了攝影曝光三要素之一的光圈,那麼接下來講快門與ISO。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快門

快門在相機裡一般是在最左上角位置的那個參數,通常是多少分之一,比如1/125s,分母的數值越高,表示快門速度越快,越低表示越慢,當沒有中間那個斜槓分開時,則表示已經慢到秒了,比如我們常見的晚上用腳架拍夜景時,經常會將快門調到30s,這樣拍出來的水面光滑如鏡!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通過上面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到快門工作時的樣子,當你的快門速度越快,這個運動的速度也越快;

那麼快門數值該如何調呢?有一個叫做“安全快門”的說法,是指當你手持拍攝時,你的快門數值最好不要低於鏡頭焦段的最大數值,這樣說可能有點抽象,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比如你的鏡頭是24-70mm,那麼你的安全快門不要低於1/70s,如果你的鏡頭是100mm的,則不要低於1/100s,以此類推。

·ISO

ISO通俗來說就是感光元器件的感光能力,數值越高,感光能力越強,也就是你的畫面會越明亮,同時大家要注意一個點,就是不要為了使畫面變亮而把ISO數值盲目開高,因為這會給畫面帶來很多噪點。

我們可以看到高端機器一直會強調的一個點就是高ISO數值下控制噪點的能力,這是高端機優於入門級與中端機器一個原因,所以高端機貴有貴的道理所在!

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最好把ISO開到100-400之間,這樣即使入門級也會把噪點控制得很好;另一種情況就是,拍攝夜景時,當你沒有打燈,只能藉助路燈或者其他光源時,你可以將ISO調高,因為在你無法通過光圈以及快門進一步將畫面調亮時,只能通過ISO來調整畫面亮度,不可避免會出現噪點,這些噪點你可以通過後期來降噪處理。

控制曝光,主要就是通過這三個要素來控制,下面這張圖,能夠一目瞭然地讓你明白我上面所講的東西: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前期拍攝與後期製作,到底誰更重要?

關於這個問題,毫無疑問是前期拍攝更重要,在我看來前期拍攝在整張作品中應該至少佔80%以上,剩下20%才是後期;

前期拍攝做不好,後期即使再厲害,也不會讓你的片子好到哪裡去,而反過來說,後期製作水平高能夠讓你的片子錦上添花。

要想將片子在後期自由地調整,你需要將照片格式調成RAW格式,只有這種源文件格式,才能夠在PS或者LR裡面進行參數的詳細調整,拿一張JPG是無法補救你曝光或者白平衡方面出現的問題,所以,不管你到什麼水平,請記得把照片格式調成RAW格式。

那麼前期拍攝為什麼重要?

首先是光影問題,構圖你可以說後期二次構圖,但光影你無法改變,好的光線前期沒有拍好,後期你怎麼調也無法調好,這是你要注意的一點;

第二是如果你拍人像,前期沒有做好一個從服裝到場景再到現場的溝通這一系列的準備,你到現場拍攝時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問題,比如風格不一致,比如表情僵硬動作不協調等等問題,這些問題你後期怎麼調?

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你要表達的內容,很多時候,往往看到了一個很精彩的瞬間,卻因為沒有及時抓拍到,導致你後悔也來不及,像婚禮現場跟拍或者其他活動跟拍,前期拍攝你做不好,後期你根本無法補救,這不僅會對你造成經濟上的損失,也會對你的聲譽造成影響。

對攝影一竅不通?這篇全攻略教你如何系統學習攝影,帶你入門

實踐出真知,拍攝你的前一萬張照片

攝影界有一句名言說:你的前一萬張照片都是廢片。

雖然這句話有點誇張,但另一方面反映了,當你剛接觸攝影,你會犯各種各樣的錯,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你的片子會有很多毛病。

所以無論是哪個攝影前輩,他一定會告訴你,想要拍得好,就多出去拍,你只有在不斷地實踐過程中,才能過發現問題,並且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做一個有思想的攝影師,不要去迷戀那些表面好看的照片,要往思想高度上去靠,要拍出漂亮的照片可以有很多方法,而那些有思想高度的照片不是隨便能夠獲得,需要的是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以及一個會思考的腦袋。

希望你能夠儘快入門,把你想拍的東西都拍下來,不留遺憾!


感謝你的閱讀,我是大貓,下期再見。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