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原龍山文化與二里頭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遺存?

近些年來,夏文化的探索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畢竟每個中國人都很關心中華文明的早期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雖然早在幾千年前的中國先民,已經在史書中明確記載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但由於始終沒有發現像商朝甲骨文那樣,可以自我證明的文字材料,所以夏朝或者說夏文化的歸屬問題仍然是一個未解之謎。

前不久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許宏教授,在談起如何解釋夏朝的問題的時候,提出了一個觀點:一般認為,考古學上的中原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可能是夏王朝的遺存。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將夏王朝的的範圍侷限在中原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而不是仰韶文化、海岱龍山文化或者說紅山、良渚、三星堆文化呢?其實這個問題涉及歷史學考古學兩個學科,要回答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只要搞清楚歷史學中對夏王朝的記載和理清考古學文化分期就可以了。

為什麼說中原龍山文化與二里頭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遺存?

夏文化究竟在哪裡

歷史學中的夏朝

關於歷史學中對夏朝的記載,是在東周之後才出現的,關於他的記載到底是否正確,已經沒有人能夠回答,但是正如許宏先生說過的,包括他本人在內的一些偏於保守的考古學家,都沒有否認夏朝的存在。也就是說,在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史書記載的是錯誤的情況下,承認史書記載的準確性,是談論夏朝相關問題的前提

查閱東周到漢晉時期的歷史文獻,可以得知夏朝的輪廓大致是這樣的:夏朝是在商朝之前的存在的一個歷史朝代,持續了大約470年,它的核心區域位於伊洛盆地和晉南所在的中原地區。根據史書的記載,再結合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結論,可以大致推知夏朝存在的時間約為公元前2100年-前1600年。搞清楚了歷史學中對夏朝的核心地域和存在時間的描述之後,就可以在考古學中“對號入座”了。

為什麼說中原龍山文化與二里頭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遺存?

歷史學中的大禹治水

考古學中夏文化的歸屬

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考古學序列,經過這些年的考古發掘之後,已經越來越完善了,在考古學中,商朝對應的考古學文化是二里崗文化(早商)和殷墟文化(中晚商),如果夏朝存在的話,那麼夏文化對應的考古學文化就應該是早於商早期的二里崗文化,通過考古學文化年表來看,比二里崗文化早的考古學文化很多,有二里頭文化、龍山文化(中原龍山和山東龍山)、石家河文化、寶墩文化和齊家文化的早期。為什麼偏偏是二里頭文化和中原龍山文化最有可能呢,這其實不僅涉及到地域的問題(夏朝是中原王朝),還涉及到文化傳承的問題。

為什麼說中原龍山文化與二里頭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遺存?

考古學文化年表

從歷史學中我們知道,夏商周三代相繼,這三個朝代不僅在時間上下承接,在文化上也有傳承和吸收,也就是說,最能代表夏文化的考古學文化,不僅是要能在時間上早於二里崗文化,還要能在考古學文化上與二里崗文化有承接關係,而在考古學中,中原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二里崗文化的地層,正好是上下疊加,並且有傳承關係的,所以才說以中原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為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遺存。

為什麼不能確定夏文化遺存?

如果將考古學中考察的文化遺存與歷史學記載相對應,夏朝問題看起來視乎沒有那麼複雜,而事實上這種簡單的“對號入座”並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有些“粗暴”。這裡還存在著一個變量,那就是“時間”問題,也就是:

  • 歷史學中記載夏朝存在的時間(以及夏商周斷代工程確定的夏朝存續時間)是否準確?
  • 考古學中對相關考古學文化的C14測年是否準確?

事實上,這兩個時間變量都不能保證一定準確。如,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基點是“武王伐紂”時間的確定,然而武王伐紂的時間有多達44種說法,前後相差112年,更別說比武王伐紂更早的夏朝和商朝時間的確定下有幾百年的浮動範圍,簡單的來說,夏商周斷代工程把武王伐紂確定在公元前1046年,把夏朝存在的時間定在約為公元前2100年-前1600年,只是各種說法中比較可靠的一種說法而已,並不具有絕對的準確性。

再比如,考古學遺址的測年上來,拿二里頭遺址的測年來舉例,在1980年代,考古學家對二里頭遺址的測年推定為公元前1900年-前1500年,延續將近300到400年。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測年數據變得更精確了,二里頭遺址的測年數據就修正為公元前1750-1520年之間,二里頭遺址的測年積年由400年變為200年。由此可見,考古學上的遺址測年的完全準確性是不容易的,大都只具有參考意義。

為什麼說中原龍山文化與二里頭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遺存?

關於夏商都邑的推斷

所以,由於歷史文獻記載的不確定性、對歷史時間的斷代,以及考古學測年的誤差存在,不能排除任何假說所代表的可能性。這也是為什麼不能確定夏文化的確切範圍,而是圈定在中原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存在的這幾百年的時間內,甚至不能排除其他文化是夏文化遺存的可能性。現在學術界認為二里頭文化就是夏文化,只是當代的主流觀點,其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

為什麼說中原龍山文化與二里頭文化最有可能是夏文化遺存?

二里頭文化

附錄:各家“夏文化”的觀點,哪家更接近於真理?

徐中舒:夏文化=仰韶;

范文瀾:夏文化=龍山;

佟柱臣/殷瑋璋/田昌五:夏文化=中原龍山+二里頭一期/二期/三期;

鄒衡:夏文化=二里頭;

李伯謙:夏文化=中原龍山晚期+新砦期+二里頭;

馮時:夏文化=陶寺;

杜在忠:夏文化=海岱龍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