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老公

/

妈妈

/

婆媳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作者 | 妙黛

几天,上海一位公公和儿媳妇,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吵起来,双方还动了手,最后惊动了警察上门调解。

当天晚上,妈妈在辅导孩子写作业。辅导的过程中,有些着急,语气不太好,孩子也急哭了。

孩子爷爷听见后,立刻冲进来大骂,二人情急之下动了手,妈妈把爷爷推倒在地。

爷爷说:「我当了40多年老师,没看过像这么教一个学生,不看书、不看报,教儿子拿着棍子,边打边骂。」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当着警察的面,这对翁媳还在相互指责。

这件事网友看法不一,有人说,妈妈的做法折射了当今社会教育焦虑的问题;有人说,爷爷的做法反映了「隔代养育」的困境。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除了教育理念的不同,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隔代的人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面对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孩子又该听谁的?

其实,不管是妈妈错,还是爷爷错,我们有没有想到那个夹在中间的孩子!

每一个家庭成员都相互影响,彼此的关系构成了孩子成长的氛围。

为了孩子的教育吵架、动手,最后伤害的,还是孩子。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警察劝和的过程中,妈妈说了一句话:「我在这个家里,老是受到这种委屈,这种难过,这种语言暴力,侮辱我,侮辱我全家,我受不了。」

一个充满语言暴力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伤害不言而喻。

就像心理学家李子勋说的:好的教育,就是好的关系。

中国城市家庭调查指出,有超过一半的父母帮助子女照顾孩子。

随着养育方式的精细化,教育成本的提高,隔代养育涉及的教育分歧问题,越来越严重。

新闻中的争端双方是公公与儿媳,而实际生活中,更多的不和谐,是来自于婆媳、夫妻之间。

去年8月,东莞一婆媳,在凌晨一点半的街头,吵了起来。

妈妈负气将刚会爬的小宝放在地上,转身而去。奶奶见状也扭头走了。只留下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一直叫妈妈,小的在地上爬来爬去,一直在哭。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这一幕,相信每一个妈妈、每一个奶奶见到都会心疼。然而,这却是妈妈和奶奶斗争的结果。

因为养育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夫妻不得不和公婆同住。

本来是为了孩子相聚的一家人,往往因为孩子伤了和气;本来是想双方合力更好地照料孩子,却不想最后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家那小子》中,武艺说过,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吵架,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他分析,爸爸妈妈关系不好,跟婆媳不合也有关系。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武艺的成长环境,就是一个关系错位、不和谐的家庭。

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婆媳斗争常常引发矛盾升级,让这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着纠结与困惑。

对于择偶标准,他非常坚定的说:「如果我找的人和我妈合不来,我一定站在我妈这边。」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镜头另一端的妈妈笑了,我们却笑不出来。

一切向着妈妈?那妻子必然委屈,糟糕的婆媳关系会重新上演,将来他的孩子也会生活在同样的硝烟中,他童年面临的问题还可能出现在孩子身上。

就像毕淑敏在《家问》中说的,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

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这种会伤人的家庭,就象顽强的稗草,代代相传,贻害无穷。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我们总说婆媳不和,老公是夹在中间的「受气包」,其实更难受的是孩子。

如果妈妈和奶奶关系不和谐,那双方必然会有一个「争宠」的心理。

即使孩子知道,妈妈爱他,奶奶也爱他,他却还是要被迫选择一个「更爱」。

教育专家林怡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小女孩毛毛乖巧可爱,两岁八个月的时候就能逗得家里每一个开心的不行。

大家都以为,毛毛上了幼儿园之后,也能和小朋友相处的很好。

然而事实正好相反,毛毛变得很内向,不敢跟别的小朋友玩,别的小朋友跟她说话,她也躲着。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深入调查之后才发现,毛毛的不稳定的状态竟来自于不良的婆媳关系。

妈妈和奶奶虽然没有明着吵架,但是总是暗暗较劲。随着毛毛长大,她慢慢发现她和奶奶亲的时候,妈妈会不开心,她和妈妈亲的时候,奶奶会不开心。

通过察言观色,她找到了一个维持家庭和谐的办法,就是讨好每一个人。

而到了幼儿园这种陌生环境,她不知道怎么跟别人相处,习惯性地讨好,让她面对同龄人的时候,总是懵懵的。

糟糕的家庭关系,给孩子的交际能力,带来了障碍。

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比成年人敏感得多。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看到这样的一幕:妈妈跟孩子说奶奶是「老妖婆」,奶奶跟孩子说妈妈不要他了。

不知不觉,孩子成了争夺的棋子,也成了牺牲品。

而孩子其实根本不知道大人之间有什么矛盾,只知道他们经常争吵,而自己必须做出选择判断。

他们谨慎胆小,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观察大人的情绪,从而对同龄人,以及新鲜的事物,缺乏兴趣。

家庭关系不和谐,孩子何其无辜!

真正伤害孩子的,是大人在争吵中传播的负面情绪,是他们不得不选择一方的茫然。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除了婆媳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夫妻关系已经破裂,为了孩子努力而维持婚姻。

这些问题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带给孩子的挣扎也是一样的。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

不是优质的学区房,不是优渥的家庭环境,甚至不是无时无刻的陪伴,而是良好的家庭关系。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少年说》中,有一个「感谢后爸」的孩子。

他「吐槽」妈妈,自从有了新爸爸,妈妈变得傻乎乎的:做事丢三落四,总要爸爸善后。

妈妈还跟后爸经常说:这么多事情我一个人做不完,当然需要你的帮忙。

最后,他由衷地感谢后爸:虽然妈妈变得傻乎乎的,但是看到她又重新幸福的样子,真的替她感到开心。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什么形式的家庭,或许没有那么重要。

和谐的家庭关系,才是孩子成长的良药。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有哪些好的家庭教育的例子?

回答中有很多讲述自己故事的网友。我们发现,这些人未必功成名就,他们的父母也没有多么高超的教育方法。但是,他们的故事却会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

他们的家也许没有学区房,但是下雪的时候父母会带着孩子去湖边,跟孩子说什么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他们的父母未必一辈子不吵不闹,但相敬如宾,遇事不互相指责,家庭氛围是充满温馨的;

他们的妈妈和奶奶不一定亲如母女,但是妈妈对奶奶的尊敬,奶奶对妈妈的关心,一点也不少。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在每一个人心中,最好的家一定都是一团和气、其乐融融的模样。

一个人对家的向往,就是对爱的向往。

好的教育,有很多模样,和谐的家庭关系,一定是其中一种。

我们总是想着给孩子最科学的养育,最高端的教育资源,最长时间的陪伴,却忽略了孩子最需要的,是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啊。

存在隔代教育问题的家庭有很多,但我们不要忘记,父母才是教育的主体,爷爷奶奶只是辅助。


公公儿媳为教育孩子大打出手:夹在中间最难受的人,不是老公……


如果家庭成员为了孩子的问题争吵不休,最受伤的还是孩子。

最后,送给大家《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中的一段话:

好环境是传递爱的温床,环境的好好环境是传递爱的温床。环境的好坏不以物质多寡或档次高低为标准,也不以给予了孩子多少关注与陪伴来衡量,而以「关系」 好坏为重心,以是否适合孩子为准绳。

爱孩子,就要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家为孩子遮风挡雨,成为呵护孩子心灵,成长的港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