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安顺屯堡

应天策马驰黔中,戍边息戈重商农。烽烟远逝屯堡韵,千载犹存大明风。

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发动“平滇”战争,为统一大明天下,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的一道圣旨将征南将军傅友德麾下的数十万来自江南的帝国军队留在了西南边陲的云贵高原,他们在贵州安顺周围近百里的大山中戍守边地,建立家园。

至今,安顺屯堡人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20余代,现有族裔100余万人,形成了数百个屯堡村寨。600年沧桑岁月里,他们未改江南乡音,未变江南服饰,一代代传承着江南汉民族文化,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文化样本。他们是世界上唯一的大明屯堡人,他们的故乡在江南。

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安顺屯堡

“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帚帚,脚上两个翘翘。”这说的就是屯堡女人,屯堡女人是屯堡文化的忠实守护者, 一身奇异的“凤阳汉装”一穿就是六百多年。

屯堡妇女的服装多以青、蓝色为主,样式为宽袍窄袖并且不加花边,围以黑布裙。屯堡妇女的服饰是传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皇后的服饰,俗称“凤阳汉装”。这些服饰从安徽传来,如今在安徽当地早已失传,但是在屯堡却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安顺屯堡

这种服装在当地不仅仅作为节日或祭祀的礼仪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劳作时都穿着。屯堡当地的妇女都是自己在家纺布、漂色,再亲手缝制衣服的。当地人觉得穿着这样的衣服充满自豪感,这种衣服如今已经成为屯堡的一种标志。

凤阳汉装腰部的“丝头系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女性美的重要装饰物,使得风阳汉装锦上添花,也是妇女们对美和自信的象征物。因为它展现女性的曲线美,所以成了屯堡妇女的主要标记。

当年,因为祖传唯一的一条丝头系腰被毁,安顺鲍家屯鲍氏第十一世祖鲍大千,徒步6000多里回到安徽歙县棠樾村始迁祖妣老家,学习“丝头系腰”传统技艺,这门手艺才得以流传下来。

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安顺屯堡

屯堡女人脚着滚边绣花长统凤头鞋,这种绣花鞋十分讲究,鞋底是布底,鞋面上有尖头略向上翘起,呈倒勾状,鞋帮也大多以蓝色、青色、绿色为底色,绣着色彩斑斓的花鸟鱼虫,有两层白布连接鞋帮的沿口,一直到小腿肚,从脚踝以上打绑腿。

最后一个明代古村——贵州安顺屯堡

屯堡服饰是屯堡风情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妇女的大袖长袍尖头鞋和别具一格的凤阳装,与南京博物馆所藏的明代服饰相似,它述说着屯堡人祖先挥戈南征的古老故事。

屯堡女人是屯堡文化忠实守护者,屯堡妇女的服饰是民俗考古的"活化石”,是活着的历史!她们在接受外界物质文明的洗礼时,同时坚守着自己的传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