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左传》中晋伐虢年,证武王伐纣年

以《左传》中晋伐虢年,证武王伐纣年

《左传》晋献公时童子谣曰:“‘丙(子)之晨,龙尾伏辰。袀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焞婷,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是时虢为小国,介夏阳之號,怙虞国之助,抗衡于晋。有炕阳之节,失臣下之心。

晋献(公欲)伐之,问于卜偃曰;‘吾齐济乎?’偃以童谣对曰:‘克之,十月朔!

丙子(日)旦,日在尾(宿),月在(天)策,鹑火(年)中,必此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师灭虢,虢公奔周。周十二月,夏十月也,言天者,夏正!”.

《中国通史》少年版,依据《史记》认为是公元前655年,献公22年灭虢!

晋献公元年为公元前676年,岁在乙巳!那么伐虢之战似乎是为公元前654年,(岁在乙丑),夏历十月初一早上!

但按《左传》“鹑之贲贲,在鹑火中”,那么克虢之年是在己未年,此年“岁在鹑火”,是在公元前662年!

偃子首先说,克虢是在十月初!然后祥细地给出了伐虢的最佳时间!

此中的时、日、月、年,时间的排列,正如前辈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言:

古人文法多倒装,故先日次月又次年,此种书法乃为殷周记事之体。”

“丙子旦”,丙子日早晨;“月在(天)策”,是指在周历十二月,夏历十月;

“鹑火(年)中”岁在鹑火,年次己未,是为公元前662年!

此也再次证明武王征商的《利簋》铭文中的“辛未”是为伐纣年干支,而非日干支,也不存在什么所谓“岁鼎”,木星之说!知其为年干支,便知武王伐纣年为公元前10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