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知天命,而作易《十翼》(一)

先秦有曰:“孔子附、仲尼、魯人,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清益於商狄氏,

(啇狄氏)曰:子有聖智而無位,孔子泣曰:‘天也!命也!鳳鳥不來,河無圖至,嗚呼,天命也!’

嘆訖,停讀禮史削,五十究易作《十翌》”。

今人只知“孔子五十知天命”,卻不知他因何原因,而改行究易,作《十翼》,更不知《十翼》作於何時?

原來孔子在他五十歲以前根本不懂什麼叫做易?也就是不懂什麼叫做:伏羲先天八卦,文王后天八卦,他的對陰陽八卦易理的熱愛,完全出於一次偶然,也就是如今所謂,出於一次算命先生給他的一次算命。

孔子抽籤得一旅卦,於是商狄氏的算命先生,解出卦義後便對孔子說,你雖是大德大智,有遠大志向的聖人,卻是做不了大官,人微言輕,完成不了你的志願,到老一場空!

孔子大吃一驚,不得又佩服,此易也算得太準太有道理了,把孔子五十之前的周遊六國,旅行天下,宣傳其周禮學說,卻少有人理解他的精神,採用他的理論,因為個個諸侯皆有私心,勾心鬥角,唯恐天下不亂!弄得孔夫子累累如喪家之犬,極為狼狽不堪情形全概括了!

孔子大徹大悟, 啊,原來這一切皆是命運作弄人,故而孔子傷心地哭了,既然易理如此真實可信,何不改行學易,於是孔子放下修禮書,停止了研究歷史,而一心撲在研究陰陽五行,八卦易理上,因為只有它,才是大道至理,從中可以找到社會發展自然規律!畢竟社會的發展進步皆不是以個人好惡而決定的,你若符合社會的發展規律,那麼你則成功,如果你不是,即便有再好的理想,到頭還是一場空。

也許此時孔子還想起老子其先對其告戒警示,白鵠原身羽白,你能染其黑嗎?

結果孔子死後沒多少年便是戰國,諸侯紛爭,天子勢弱,民眾流離失所,水深火熱,生不如死,最終在公元前256年,周失九鼎,為秦所替!

孔子修作魯春秋,其目的要諸候能以先史為鑑,既然詩曰:“殷鑑不遠,其在夏時”,周何不以商紂為鑑呢?至少也應西周的險亡為鑑,又因春秋時,其時仍為周朝周天子,因其忌諱,所以孔子指桑罵槐,以魯《春秋》影射比喻“周”春秋”!

何為周“春秋”?自武王伐紂的公元前1010年至平王東遷的公元前770年!十二週王一伯侯240年!

何為魯《春秋》?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0年,十二公侯一伯240年!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由此而知孔子始作《十翌》約為公元前500年左右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