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各位社員晚上好!

想必已經買了電動汽車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開車出遠門最煩惱的是充電問題。各個廠商對此的解決方法都特別簡單,3條路:

  • 要麼像特斯拉那樣想辦法通過提升電壓和電流來增加充電速度,比如說小鵬;
  • 要麼像蔚來那樣,搞一套換電體系,比如說北汽的部分出租車;
  • 還有就是跟著國家電網打醬油

然而無論是哪條技術路線,現在充電時間仍然要比燃油車加油時間長。這也是雖然現今主流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已經達到了400-500公里,但很多人仍然覺得電動汽車“不夠自由”的原因。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今天我們就聊聊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肯定有人會說:“雖然充電速度上不去,但我們可以進一步提高續航里程。等汽車續航里程達到了1000公里時,應該就沒有人抱怨這個問題了。”

進一步提升續航里程雖然沒問題,但以當前的技術來說,達到一定程度後會有些“得不償失”。因為電池的重量就在這裡,續航越高,帶的電池也就越重越大,總會達到一個極限。

而繼續增加電池密度的方法固然好,但也很難在短時間有大突破。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馬斯克的超充和李斌的換電,的確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車主的體驗。但說到底,無論是李斌還是馬斯克,都是在原有的電池技術基礎上搗鼓一番。

雖然兩者最終搗鼓出來的產品都還不錯,但電池究竟還是那個電池,再怎麼搞,的確都不如加油來得方便。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越是這個時候,越需要換個思路。

請各位先想一個問題:

——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圍繞著現有的鋰電池搗鼓呢?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事實上對於電動汽車電池來說,它本質上是一個為汽車提供電能的裝置。

這也就意味著,其實只要能提供電力,不一定非得用現在鋰電池形式的東西。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就搞了個不同的思路: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電池的核心元素就三個:

  • 正極
  • 負極
  • 電解液

我們現今汽車上使用最多的鋰電池,為汽車提供電能的過程,本質上就是將電子通過電解液從正極到負極來回搬運的過程。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從某種角度講,鋰電池的能量基本都存儲在電極上(因為是將儲能材料塗在集流體表面形成電極),從原理上就註定了李斌和馬斯克無法在電池內部搗鼓。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我們平常認識的鎳氫電池、鉛酸電池、鋰電池以外,還有一種“液流電池”。

這種電池在風電領域其實已經有所應用,但由於以前的技術限制,並沒有在汽車上應用起來: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液流電池其實是一種電池的大類稱呼,這種電池最大的特點,是正負電極並不參與反應。它們只為反應提供空間。像上圖一樣,正負極電解液分別放在兩個罐子裡,中間則是兩個電極和一層薄膜。

兩種電解液流動到正負極之間後,就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電能為汽車提供動力。

比起易燃易爆的鋰電池來說,液流電池由於電解液本質上就是水溶液,所以安全性更高,幾乎沒有 起火、爆炸的情況。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不僅如此,更厲害的是液流電池的組合方式:

對於鋰電池來說,如果需要更多的能量、更大的輸出功率,那麼就需要將很多很多電池通過串、並聯的方式連接起來。以早期的特斯拉model S為例,一臺車上有7000多節18650電池。如果控制不好,這7000多節電池就是7000多個小型“炸彈”。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液流電池就沒有這種問題。

因為對於液流電池來說,能量不足多倒點電解液就行。至於控制的問題就更簡單了:你很難保證7000節鋰電池的一致性,但對於液流電池來說,兩桶液體一混合,只要能將液體混合均勻,那麼最後得到的“大電池”是完全一致的(均勻液體)。

對,如果大家都用上液流電池,那麼特斯拉耗盡畢生功力研發的BMS(電池管理系統)優勢不再,馬斯克會不會哭死呢?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特別強調一下,這類電池有個很重要的特點: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它的能量並不是存儲在電極上,而是在電解液裡。

因此,對於液流電池來說,電解液越多,其容量就越大。

所以一個新的思路就出來了:

  • 因為液流電池的能量都在電解液裡
  • 燃油車的能量則都來自液體燃料裡

——所以燃油車沒油了能加油,那麼電動車沒電了,為什麼不能更換電解液呢?

答案是:還真可以!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普渡大學搞出了一個搭載液流電池的高爾夫球車,這臺車據稱可以行駛300英里(約480公里)。在電量耗盡後,可以通過類似加油站給汽車加油的方式,先抽出能量不足的電解液,之後將充滿能量的電解液加註到電池中,就完成了一次“燃料補充”。

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有兩個:

  • 比氫燃料電池車安全性高
  • 比特斯拉充電速度快,比蔚來換電速度應該也要快

維護保養方面,也並不比現在的電動汽車差多少:

這臺高爾夫球車每行駛3000英里(約4800公里,四捨五入後是5000公里,和燃油車的保養週期差不多),更換一次陽極材料,比換機油的時間短,成本卻差不多,約為65美元。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可能有人還會問:換下來的“廢舊電解液”怎麼辦?

答案很簡單——再給這堆液體充滿電就可以重複使用了!

這項技術還有一個好處是:它不需要大規模建設充電樁、電網。只需要將加油站改建一下即可。感覺如果真要成功應用,那麼內燃機在汽車上的應用歷史可能真的會終結......(我不認為現階段的電動汽車會全面取代燃油車,畢竟還有很多極端環境需要克服)

雖然目前在汽車上的應用還只處於實驗室階段,但我希望未來會有像特斯拉搞出電動車、蔚來搞出換電模式一樣的第三個企業來將這項技術研發完成,投入使用。

到時候市場上可能會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

  • 換電派系:蔚來、北汽
  • 超充派系:特斯拉、保時捷、小鵬
  • 換電解液派系:某企業

我發現,有時候一些常見的東西,真的會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電動汽車的開始於通用搞出來一臺EV1,但被內部和外部的強大的保守勢力狙殺了。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突破這一桎梏的是馬斯克,他帶著特斯拉席捲全球。面對麻煩的換電,馬斯克採取了相對容易的18650電池。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而特斯拉沒做成的換電,讓李斌帶著蔚來搞出來了: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然而只靠蔚來一己之力鋪設換電,目前來看並不現實,最多隻能在主要道路和繁華地區鋪設完畢。

因此電動汽車全面取代燃油車剩下的最後一道關卡——能量補充

還要靠一個全新的企業開發出可更換電解液的電動汽車,並配合中石油、中石化來完成

希望這一天離我們不會太遠

比特斯拉超充、蔚來換電還強!這項充電技術和加油一樣快!

我想起了一句話:人類的創新之舉是極其困難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視為神聖的遺產。

——我期待這打破電動車電池這項神聖遺產的人儘快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