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BBking黄执中:说服他人的底层逻辑之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奇葩说》BBking黄执中:说服他人的底层逻辑之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当你以为《奇葩说》是档娱乐节目时,其实它是一档辩论节目。从第5季的几期视频看,节目组期待的奇葩是在能煽情的同时还要有逻辑。事实上,当选手只有煽情而没有逻辑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并不会拿掌声买账的。相反,只有逻辑,没能做到共情,观众也反应平平。这两种情况也都意味着选手未能说服观众更改辩题持方。

那么到底如何说服他人呢?我们一起听听《奇葩说》第三季BBking黄执中老师的精彩分享。

很多人以为会了沟通、说服就跟有魔法一样,对方就会觉得你讲的都对。这是不可能的。

我被说服了,等于什么?我被打败了。

每个人脑中既有的看法、想法,已然存在的观念或立场,都是无数他过去生活经验当中的偏好与选择的结果。我选择了相信我现在脑子里相信的事情,我选择了产生我现在脑子里要产生理念的立场、价值观。如果你改变我这一点,我就视为我的人在受到挑战。

在《奇葩说》上打辩论时,我最常听到的是:黄老师,你节目里讲的话好有道理,我平常也想过,可是没办法像你说的这么清楚。

对这位观众而言,他不是被我说服的,那个看法是他早就有的,只是被我启发了,想通了而已。他没有被改变,是我说出了他心里的话。Nice!

祝英台陷阱

在沟通、说服时,要小心“祝英台陷阱”。

祝英台她老妈,要说服祝英台嫁给马文才。

如果她不断跟祝英台强调:贫贱夫妻百事哀,你还年轻不懂事,男人有钱很重要,所以女人不要老是相信真爱。你要信妈妈,妈妈看过的男人比你看过的多得多。

她每讲一句话,祝英台心中有一万个吐槽。

妈妈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女儿脑中第一个想的就是反例:不会,你看村口的王大妈跟她的老公不是也很穷吗?不是很开心吗?

男人一定要有钱,女儿脑中第一个想:不对,谁说的,你看谁谁谁,不是也很穷吗?最后就发财了。或者是没有发财,不是也很开心吗?因为他得道成仙了。

她既有的原则叫“我喜欢的是梁山伯”,而你现在告诉我的一切,都在说我的选择和偏好是错的,这不可接受。

《奇葩说》BBking黄执中:说服他人的底层逻辑之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你应该 VS 我需要

说教,让人没有选择权。

最常见的是“你应该XX”。

春娇和志明是一对情侣。快到情人节了,春娇想,志明总该要有所表示吧,交往第一年,我们总应该去吃顿情人节大餐吧,总应该过浪漫一点的夜晚吧。

结果,志明很倒霉,要上班。他跟春娇讲,春娇很生气:你应该要为我想一想。志明也很生气:你应该要体谅体谅我,谁想上班。

这就叫“你应该”,永远容易让人吵架。应该代表你不这么做,你错,道理就是这样,对错就是这样分的。那我就没有选择了。

可是,如果把所有对话改成“我需要XX”,整个气氛就会不一样。

我们交往第一年遇到了情人节,我需要你能够对我做一些浪漫的表示,我很需要能够感受到你对我的重视。

志明要上班,没办法。我也不想上班,可是这样我很为难,因为我知道你会生气,这时候我很需要你的体谅。

“我需要”代表选择权在你手上。你可以选择满足我或不满足我,这是人最容易被说动的时候。

为什么不 VS 为什么要

《奇葩说》BBking黄执中:说服他人的底层逻辑之没有人喜欢被改变


问:你有抽烟的习惯?

答:有。

问:你为什么不戒烟呢?

答:没想过戒烟。

问:你为什么不好好思考,要去戒烟呢?

答:没想过。

问:难道不觉得健康很重要吗?

答:戒烟好像没跟健康连到一起。

问:难道不觉得抽烟会很让人讨厌吗?

答:是别人讨厌吧。

当问人家,你为什么不这么做的时候,等于在帮人家复习他不这么做的理由。他是不可能因此改变的。

我如果问你,为什么不戒酒,你可能会告诉我,因为工作需要,因为这是我自己的一点小嗜好。我再说,工作也不是一定要喝酒。这时候,我就在攻击你的看法。你就必须要防卫,不断强化你的驳论。

但是,如果把“为什么不”变成“为什么要”:

问:你这辈子有没有想过戒酒这件事情?

答:有想过。

问:1到10,你想戒酒的念头有多强?

答:6到7吧。

问:我非常惊讶,这相当高。一般喝酒的人都不是很在意这件事,我以为只有2到3呢,为什么?

答:因为喝完酒之后断片,完全想不起来前面一天发生过的事情。

问:喝酒断片没什么了不起,这件事情会很严重吗?我常常就有这种经历。

答:会很出丑。

问:那是别人的想法,你管人家呢?

答:没有,非常难堪的。

问:大家都在喝酒的时候,偶尔难堪,出个丑事这也是亲和力,为什么会对你造成困扰呢?

答:但是在很多同事面前,有这样一个印象就会很讨厌。

有趣的是,他本来是没有要戒酒的,可是我问他想戒酒的理由是什么时,他就会去捍卫那个理由,自我增强这个理由。人就是这么有趣的生物。

没有人喜欢被改变。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何引导别人主动站在自己的立场,是说服他人的关键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