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后,我用理财收益赚回工资”

裸辞,你想好了吗?

前两天,有个网友在微博上的树洞留言说:“我再也受不了了!我想裸辞。”

看这网友的语气和头像,感觉刚工作不久,有一股特有的朝气和热血,也同时带着对自己能力的傲气和不甘。

什么是裸辞?我问了一圈身边的朋友,大概是说:“我有一份工作,但是不想干了;不过,我还没找到下家,看情况再说。”

也就是说——赤条条,来去公司无牵挂,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听着很潇洒,但我本能想问的是:你房贷还了吗?算一算你的账户,交房租够吗?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交了么?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人这么没劲?现在不是流行说“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吗?机会那么多,赚钱的方式总是有的。

“裸辞后,我用理财收益赚回工资”


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


赚钱的方式有,但是在哪里?

“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这句话,不知戳中多少人的隐痛,和现代人已经被焦虑折磨得不堪脆弱的那根神经。

可这句话,细细想来,就跟没了婚姻这座坟墓,爱情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一样;死工资是会拖垮你,但没有了死工资,你等不及被拖,立马就会垮。

我认识一个原来在外企做前台的姑娘叫小丽。她开始觉得,当前台吃青春饭,没什么进步和上升空间,而且每天大部分时间就是坐着无所事事,太蹉跎光阴了;后来同学叫她去出国旅游,她一冲动,就辞职了。

度过一段无拘无束的日子之后,小丽立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首先就是房租,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种开支;从前有工资的时候还没感觉,但一旦没了收入,钱包的缩水,能直接掏空一个人,所有的精气神。

后来,小丽实在没办法,又不愿意跟家里要钱,就想到透支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同时不敢好好吃饭,不敢生病。

好在,她最终找到了一份工作,虽然不比上一份好多少,但起码结束了“噩梦”一般的“空窗期”。

没工作=没钱?

我们都不甘心用生命来换钱,更不甘心工作就是为了钱,但钱,又成了我们的紧箍咒,看不见摸不着,平时感觉不到,一旦你“不听话”,就能立刻让你生不如死。

我听过一个建议:辞职前,如果你没有下家,那起码要准备18个月的生活费。可如果是坐吃山空,哪怕是36个月也迟早见底。而且,更深一步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拥有不工作,也能赚钱的能力呢?

说到底,有钱,才能有说走就走的豪迈;有钱,才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勇气。

这个时代,赚钱难也不难。

说不难,是因为赚钱的方式有很多,只要你抓住就能逆袭;说难,是因为很多人不愿意尝试,更不愿意相信。

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我月薪就2500,你让我怎么办?”或者说:“这种说理财赚钱的,还不是因为本来有钱、有资产,呵呵!”

一句“呵呵”,断送了多少可能性?

理财,不是因为有钱才去理,而是不放弃任何变有钱的机会。

在我看来,金钱,是一个人的经济命脉,你不去认识钱,掌握钱,而是稀里糊涂的,想着把钱的希望寄托于别人,这就等于把自己的‘命脉’交给别人,不管这个‘别人’,是发你工资的老板,是你的父母,还是所谓的‘人生另一半’。

如果你能守住家里的钱,你就能守住一个家的基石;如果还能让钱生钱,那么恭喜你,你绝非“池中之物”,你的未来必定大有可为,即使是裸辞你也能用理财的钱赚回工资。

最好小恒想说的是财富的积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偶然的事件,一定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而这种日积月累,更多的情况下需要人的良好习惯,希望大家都能拥有良好的财商和习惯,今后不为钱所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