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大诗人白居易和刘禹锡的眼病竟然是印度医生治好的?

今天,笔者要向大家介绍的治病方法是古代中外医学交流的很好体现。


纳尼?大诗人白居易和刘禹锡的眼病竟然是印度医生治好的?

“案上漫铺龙树,合中虚贮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七律。

白居易中年以后,患上眼疾,视力受损,诗中说的“龙树”指的是当时的眼科著作《秘传眼科龙树论》,而决明丸则是治疗眼病的药物,可见白居易当时经常翻阅医书、服用中药;可若是方药都不管用呢?就要试试用“金篦”治疗了。

这是什么方法呢?答案是:金针拨障术

纳尼?大诗人白居易和刘禹锡的眼病竟然是印度医生治好的?

由印度传入的金针拨障术

相传,金针拨障术最早源于印度,隋唐之际,伴随中印交流的频繁,医药也是交流的重要方面之一。古代印度医学和佛教的传入相伴而行,目前现存的很多唐代医书,例如《千金方》《外台秘要》等书籍中,都记载了不少佛教医学的理论和方药。金针拨障最早就是印度医生带来中国的一项眼科技术,主要用于治疗白内障,在《外台秘要》中有记载。

据后人归纳,金针拨障术有八大步骤:

1.审机: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医生应当如何进行手术

2.点睛:医生选定进针的部位、方向和手法等

3.射腹:进针,使针头进入虹膜之後,晶状体之前的部位。

4. 探骊:

继续进针,使针经过虹膜之後、晶状体之前,指向瞳孔。

5. 扰海:进针到达瞳孔将整个白内障拔下。

6.卷帘:白内障落後,如又浮起,则需要再度拔落,直到不再浮起为止。

7. 圆镜:检查瞳孔是否正圆、明亮,被拔下的白内障位置是否合适,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

8.完璧:将针缓缓抽出,观察患者状况,最后将针完全拔出。

纳尼?大诗人白居易和刘禹锡的眼病竟然是印度医生治好的?

中医理论对眼睛的认识

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刘禹锡,也受惠于这项技术,他曾经写了一首《赠眼医婆罗门僧》,表达希望得到医治的心情。婆罗门僧即印度佛教医生。

这说明在唐代,古印度的眼科医学十分先进,在中国广为人知。此后,这项技术逐步被中医眼科所吸收,并融合了中医理论与特色。

后来,金针拨障术在民间失传,新中国成立之后,该方法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继承下来并有所发展和改进,首届国医大师唐由之是主要负责专家。唐由之运用金针拨障术治好了很多人的眼病,成为著名中医眼科专家。

纳尼?大诗人白居易和刘禹锡的眼病竟然是印度医生治好的?

国医大师唐由之

附:

《外台秘要》记载的金针拨障术法:“当眼中央小珠子里,乃其有障,作青白色......,名作脑流青盲眼……”“此宜用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