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虛名的“康乾盛世”,若無“暴君”雍正極力挽救,將何去何從

徒有虛名的“康乾盛世”,若無“暴君”雍正極力挽救,將何去何從

大清帝國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也是中華五千年曆史的封建王朝時代終結點,和歷朝歷代一樣,都沒能逃脫幾千年的循環魔咒。

徒有虛名的“康乾盛世”,若無“暴君”雍正極力挽救,將何去何從

清朝疆域圖

清朝最輝煌的時代是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這一時期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 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了極致,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最為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也達到了頂峰,僅次於元朝。這一時期被後世稱為“康乾盛世”。

徒有虛名的“康乾盛世”,若無“暴君”雍正極力挽救,將何去何從

康熙

康熙皇帝從登基開始,擒鰲拜、滅三藩、收復臺灣、親征噶爾丹、驅逐沙俄,奠定了清朝興盛的局面,開啟了“康乾盛世”的序幕,御宇乾坤六十一載,為多民族和平共處做出了巨大貢獻,被後世學者稱為“千古一帝”。

徒有虛名的“康乾盛世”,若無“暴君”雍正極力挽救,將何去何從

雍正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乾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並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國庫日漸充實。而且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併拓廣了領土,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佔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

徒有虛名的“康乾盛世”,若無“暴君”雍正極力挽救,將何去何從

乾隆

但是這兩位明君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好大喜功,兩位君王統治後期都極度奢靡。康熙在位期間為了彰顯自己文治武功,曾數次南下江南,耗費巨大;且康熙為消除士大夫的民族意識和言論管控,實施文字獄,致使士林學子人心惶惶, 康熙晚期,由於官員薪資過低以及法律過寬,導致吏治敗壞,而太子一位反覆廢立也導致黨爭的始亂。天下動盪不安,社稷岌岌可危。而乾隆後期比之康熙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吏治敗壞,多地爆發起義。並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文字獄之風比康熙、雍正時期更加嚴酷。為了學習自己祖父康熙,彰顯天朝強大,不但大興土木,六下江南耗用國家人力物力 ,貪汙腐化又再開始盛行,整個清王朝也是在乾隆後期由盛轉衰。

徒有虛名的“康乾盛世”,若無“暴君”雍正極力挽救,將何去何從

乾隆

“康乾盛世”中的關鍵人物可以說是雍正皇帝。康熙駕崩後,雍正帝立刻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為了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對於康熙末年的貪官毫不留情,雍正在位年間吏治一片清明。且實行火耗歸公和攤丁入畝,對民生改善作用極大。他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

徒有虛名的“康乾盛世”,若無“暴君”雍正極力挽救,將何去何從

乾隆

“康乾盛世”的虛浮若無雍正的承上啟下,將會如何,大清的數百年基業恐怕早就葬送了吧。

與其說“康乾盛世”,不如稱之為“治宏康熙,政啟乾隆”的“雍正中興”。諸位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發表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