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的守护神!

城隍,自古至今都被认为是城市的守护神,那么,大舞阳的守护神是源自何时?又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呢?

舞阳的守护神!

1

城隍的起源

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儒教《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早在周朝,每到收获之后,到了除夕,人们都要腊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水即隍,庸即城,水庸神即城隍神。

汉代,纪信救刘邦的故事在《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高帝纪第一上》及地方相关资料上均有叙述。刘邦得天下称帝后,厚赏、追封纪信,并赐黄袍加身,择上林苑自己打猎休息之地(今王曲镇),修建大型庙堂并祭祀,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祭祀,后遂成庙会。据传“文景”二帝时期,为了顺应民心、强化统治,遂将供奉的纪信封为城隍神,成为长安城的保护神。

唐朝时,汉族信仰城隍已相当普遍,很多文人雅士,如杜甫、韩愈、张九龄、杜牧、李商隐等人都撰有祭祀城隍的诗文。因为在当时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人们都希望那些当官的能为民做主,体恤他们的疾苦,因此,他们对那些为人民做好事的官员非常敬重,在他们死后,便把他们做为城隍神供奉。如苏州祀春申君,杭州祀文天祥,上海祀秦裕伯,桂林祀苏缄等。

到了明朝朱元璋做皇帝时,他对城隍大感兴趣,因为他是在土地庙里出生的,因而对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敬重,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诏加封天下城隍。并严格规定了城隍的等级,共分为都、府、州、县四级。于是一下子全国各地的城隍庙便如雨后春笋般修了起来。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2

城隍的职能

守护神:守护城池、国家。

司法神:主管生人亡灵、奖善罚恶、生死祸福和增进幸福利益等等。

城隍在明清以后,成为一个神的官职,而不是一尊神明。都城隍为省级行政区所奉祀,相当于阳间的巡抚。府城隍相当于阳间的知府,县城隍相当于阳间的县令。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行选出,选择的标准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标准正直聪明的历史人物。

有些神明虽不称城隍,但却有城隍的性质与职能,如福建泉州惠安县的青山王,其庙就配奉有判官、诸司、范谢将军等。

舞阳的守护神!

3

城隍的部属

城隍下辖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将军、范谢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神。

其中城隍的僚佐为各司,而各司依各庙配置,并不相同,有三司、六司甚至到廿四司或卅六司之说,且各司名号,也不尽相同,如头城城隍庙则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为司。唯大抵以阴阳司为诸司之首。阴阳司是城隍爷的第一辅吏,协调诸司,监察诸案后,方陈报于城隍。

三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

七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奖善司、罚恶司、增禄司、注寿司。

八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奖善司、罚恶司、财神司、注寿司、功过司。

廿四司:阴阳司、速报司、良愿司、查过司、文书司、地狱司、功曹司、掌案司、检簿司、驱疫司、学政司、典籍司、罚恶司、注福司、注寿司、督粮司、巡政司、感应司、保安司、仪礼司、稽查司、赏善司、提刑司、考功司。

廿四司:阴阳司、速报司、功曹司、功过司、注福司、瘟疫司、感应司、罚恶司、功考司、记功司、事到司、监狱司、巡察司、赏法司、刑法司、察过司、见录司、来录司、警报司、赏善司、库官司、改原司、保健司、人丁司。

廿四司:阴阳司、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礼部司、祀部司、主客司、膳部司、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此组廿四司,为采用朝廷六部廿四司而来。

廿四司:阴阳司、任免司、感应司、差捕司、讯问司、府库司、科甲司、农啬司、匠工司、商贾司、钱银司、幽冥司、纠察司、婚娶司、子孙司、医药司、寿命司、功过司、曲直司、监狱司、兵戎司、运途司、文书司、土地司、江海司。此组廿四司,司名皆为对偶,相当骈俪,文艺程度较高;且各司之职称,皆为民众所求而设定。

舞阳的守护神!

4

舞阳城隍庙的来源

舞阳城隍庙位于舞阳县城西大街北侧,许泌公路55公里处,距漯河市45公里。据碑刻记载由达鲁花赤按摊不花创建于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再修于洪武九年(1376),为祭祀城隍而建庙,故名。明、清屡经修葺扩建。1927年-1937年舞阳县农民招待所、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舞阳县青年救国会设于此。范文澜、姚雪垠、吴祖贻先后在此开展革命活动。1985年以来,城隍庙建筑不断进行维修,现为舞阳县博物馆所在地。

舞阳城隍庙座北朝南,院内古建筑总面积7000余平方米,是我国北方地区规模较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隍庙建筑。现存建筑有拜殿、大殿、后殿、厢房、配殿、廊房。拜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悬山顶殿堂建筑,拜殿可以说是古建筑群中的精品,整个建筑采用木框架结构,由十六根木柱支撑,其中雕梁画栋,四周上饰以斗拱,在拜殿内陈列的这些石块叫画像石,它们出土于汉代的墓中,是汉代大墓上的建筑材料;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悬山顶建筑,后殿内塑城隍及二夫人像,厢房内塑十二生肖,后院有小桥流水,荷花游鱼,别有洞天。

威灵殿殿内供奉的主神为城隍神,又叫城隍爷,身着官服的城隍爷正襟危坐俯视着芸芸众生,他怒目圆睁,有灭尽天下一切邪恶之势,城隍爷左侧站立的为阴间主管户籍之神阴司;右侧为拘捕死者灵魂之神判官。钟鼓楼是寺庙内僧道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时所敲打的乐器。同时,也用来为城市的居民报时辰,就是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景区内有“一步两眼井”清代大铁炮、开元寺山门、钟鼓楼、地藏殿、大悲阁及舞阳文化陈列等景观。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5

舞阳城隍庙的历史

据道光年间《舞阳县志》记载,城隍庙是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达鲁花赤按摊不花所建,原来的建筑规模相当大,当时庙前有一座过门石牌坊, 匾额上书"不由人算"四个大字,匾额之下是一个石刻算盘模型。过了牌坊有山门五间,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戏楼,下层为过庭。过了山门才是拜殿,拜殿前东西两 侧各有厢房六间。西厢房北建有钟楼,东厢房北建有鼓楼。拜殿后面是大殿,再往后就是城隍爷的"卧室"--寝宫,寝宫前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在大殿的东西两边 各有配殿及道院。可惜,这组建造精致、结构严谨的古建筑群因历史变迁,许多建筑物遭到破坏,如今仅存有拜殿、寝宫及东西厢房各三间。

站在城隍庙门前,遥想当年那高高的石牌坊上"不由人算"四个大字该是何等的触目惊心,相信有很多起了贪念贼心的人在这四个字前顿悟己非,及时回头。如今石牌坊虽已不复存在,可道理还在。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6

舞阳城隍庙的传说

一步两眼井的故事

城隍庙内有一口古井,井上有亭,四面围栏,亭上写有井的名字,很别致,叫"一步两眼井"。关于这眼井有两个不 同的传说。一个传说是,当年城隍庙内僧道同处一方,但饮水却要分开,一眼井和尚用,另一眼道人用;另一种说法颇具人文关怀的意思,说过去吃水很不容易,城隍庙里的这眼井对周围的居民就显得很重要。但老百姓都进庙内取用井水,又有扰城隍庙的清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办法是井打得大一些,井上垒墙,墙外一眼 井让城隍庙周边百姓取水,墙内就由庙内的僧道来用。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城隍爷娶妾的故事

在拜殿后的寝宫内,身着便服的城隍爷两旁各站了一位夫人,寝宫两边各摆了一张床,床上还有被子床单等物品。一个关于城隍爷的如夫人(俗称二奶奶)的传说。相传早年舞阳县吴城镇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跟家中的老人到城隍庙烧香还愿,在老人叩首敬香时,调皮的小姑娘见城隍爷手里的扇子很好看,就趁老人不注意把自己手里的扇子和城隍爷换了换。回家的路上,老人才发现小姑娘的扇子不对,问明情况后,老人大惊失色,拉着小姑娘回到城隍庙想把扇子换回来,可任凭怎么拔,城隍爷手里的扇子也拔不出来了。回到家里不久,小姑娘就一病不起,而城隍爷的身边则多了一 位夫人。有趣的是,这家人和城隍爷结下亲后,每到农忙时节就到城隍庙里把二奶奶"请"回来,安排床铺,奉上供品。结果,家里人到田间地头忙活,家中无人照 看的小孩子也不会哭闹,很是灵验。有一次,这家人的一个媳妇犯了倔劲儿--"请"回来的二奶奶不见人影,还安排床铺供品,到底是真是假?她偷偷从田间回到 家里,一掀床上的被子,竟看到一条大蛇!不过还好,大蛇慢慢悠悠地游走了。此后,这家人再去城隍庙里请二奶奶就不灵了。不过,每年农历五月十九城隍寿诞的庙会上,据说吴城镇的乡亲可以摸城隍爷的官服衣帽,因为城隍爷是他们的"亲戚",其他地方的人就不行了,乱摸乱动免不了要头疼脑热,受到惩罚。

很显然,这只不过是一个离奇的民间传说而已,能把这个故事"造"得这样有鼻子有眼似模似样,也是普通人想和城隍爷"套瓷",以此寄托自己善良美好的愿望。从另一方面说,这也是城隍人格化的一种表征。

舞阳的守护神!

“红衣大将军”的故事

在城隍庙一间被辟为陈列室的厢房内,有一尊刚刚出土的红衣大炮。这尊铁炮炮身长约2米,炮头直径近0.4米,炮口直径约0.15米,总重量 达1000多公斤。走近仔细观察,炮身上"红衣大将军"五个字清晰可辨。经专家多方考证,这尊铁炮铸造于清代同治元年,即公元1862年,距今已有141 年。这尊大炮铸造的目的主要是对付当时的农民起义军--捻军。据史料记载,该大炮当时由舞阳县知县王元绪监工制造,曾多年放置于舞阳县城墙上"防匪"。

红衣大炮并非身披红衣得名,它最早缘于明朝末年朝廷对抗清军的"红夷铁铳"。明朝人认为这种炮是荷兰人所造,而荷兰人被中国人称为红夷,故将此 炮命名为"红夷大炮"。其实,"红夷大炮"并非荷兰人所造,而是英国在16世纪后期研制成的一种大炮。这种火炮设计合理,其管身长、管壁厚、射程远,精确 度高,威力大,对密集进攻的敌人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因此,这些炮及其仿制品在明清之际成为胜负天平上的一个重要砝码。清军入关后,因避讳"夷"字,故给" 红夷大炮"改名为"红衣大炮"。

躺在城隍庙陈列室内的那尊红衣大炮锈迹斑斑,没有丝毫当年的威风,谁能想到它就是几百年前极具威慑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舞阳的守护神!

石秤砣的故事

在红衣大炮所在的陈列室内,记者注意到角落里有一个巨大的石秤砣,估计至少重达十公斤。说起这个石秤砣,还有一个故事。明朝正德年间,舞阳有一任知县名叫周逵,周逵时常为舞阳的城墙发愁。原来,当时舞阳城附近有一条河,雨季发水后很容易侵蚀城墙土制的墙基,雄心勃勃的周逵想在任上做件大事--修一道以砖为墙、以石为基的舞阳城墙。修城墙的砖好办,命工匠烧制就行了,可墙基的石材却一直没着落,地处平原的舞阳石材相当匮乏。"狡猾"的周逵想出一个孬点儿。他命人贴出告示,称县衙为修城墙准备收购石材,三斤石材一钱银子,重量数量不限。这个消息传出后,老百姓想来想去,只有家里的石磙算是石材,几十斤的石磙卖到县衙能值好几两银子。于是,十里八乡的人推车赶牛把自家的石磙拉到县城。县衙又贴出告示,石磙可以收购,但要先登记,而后统一称重。等到石磙收得差不多了,周逵拿出了这个"特制"的石秤砣来为石磙称重,结果,最大的石磙也不过只值三钱银子。吃了哑巴亏的老百姓怏怏而去,跟"县太爷"有什么理好讲呢?就这样,周逵用"骗"来的石磙建起了坚固的城墙。可坚固的城墙没经住历史风雨吹打,早已没了踪影。听朱振甫介绍,不久前舞阳县修建广场时,有人还见过深埋在地下的石磙。

舞阳的守护神!


张三丰和舞阳的故事

张三丰自幼丧父母,流落到舞阳县城北姜店东乾柴庙里当道士,在庙里当过火工道,后曾在舞阳西土城上砌了一个圆形小屋,在里边修真养性,炼药治病,也就是现在的西城公园,而后在方城县炼真宫修行,在后去了武当山,结果成了神仙。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7

图说舞阳城隍庙

河南省委是在舞阳成立的?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下边的是一些随拍,小编去的时候时间比较紧张,只能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转了转、拍了拍,大家有时间也可以自己去瞧一瞧嘛。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舞阳的守护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