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18 碗小鍋米線測評,今夜我們都是雲南人

很多雲南人回家第一件事是吃碗「小鍋米線」

對很多雲南疆域以外的人來說,小鍋米線的名聲遠不及過橋米線,既沒有歷史故事的加持,也沒有輕奢華麗的顏值,賣相上並不討喜,可味道上就是那麼招人疼愛。

尤其對昆明人來說,小鍋米線的地位算是小吃圖略中地位最高的,多少離家在外的昆明人,最想念的吃食並不是菌子,而是小鍋米線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就連在昆明生活過七年的文人老饕汪曾祺先生,離開昆明回憶時,都想念自己每週會吃上兩三次的米線、餌塊,並且在“昆明的吃食”中描寫記錄下了印象深刻的小鍋米線。

米線潔白,光滑,柔軟。有個女同學身材細長,皮膚很白,有個外號,就叫米線。這東西從作坊裡出來的時候就是熟的,只需放入配料,加一點水,稍煮,即可食用。昆明的米線店都是用帶把的小銅鍋,一鍋只能煮一兩碗,多則三碗,謂之“小鍋米線”。昆明人認為小鍋煮的米線才好吃。

今天,吃不胖天團邀請昆明人一起參與測評,在北京眾多雲南餐廳中尋找一碗地道的小鍋米線,這真的存在嗎?

昆 明 人 說 小 鍋 米 線

米線對雲南人來說是一種羈絆。在雲南的不同地區都有不同風味的米線存在,通過不同的烹飪技法和食材搭配,可以衍生出無數種吃法,過橋米線、小鍋米線、鱔魚米線、辣雞米線、腸旺米線、滷米線、炒米線、包燒米線等等。

但對於一個昆明人來說,小鍋米線是任何米線都不可替代的。在我們那裡,吃米線有專門的方言動詞來形容:「“譁”(huǎ)」或「甩」。大部分昆明人的一天都是從一碗米線開始的,“甩”上一碗氤氳在視線範圍內的冒著白煙的小鍋米線,是多麼爽的事。

走在昆明的街頭,米線店到處都是,其中,廚房裡能看到帶著木質長把的紅色小銅鍋或小鐵鍋,那就是煮小鍋米線的器具,不過,最為地道的還是得用紅銅所制的小鍋來煮。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一碗地道的小鍋米線,定是由骨湯、醬油、新鮮豬肉末、酸醃菜、韭菜、豌豆尖和米線構成,缺一不可。大多數店裡,我們都會要求放油辣椒,且一般都會煮在裡面或放置碗底,最後熱湯米線倒入,紅油在熱浪中被衝起來,聞起來特別香,看起來特別誘人口欲。

知識點

在昆明,吃米線特別講究,米線分為「酸漿」(偏粗)和「幹漿」(偏細)。老昆明人尤愛酸漿米線,因為它有一種獨特微妙的酸味,讓人歡喜。這是由於米線製作中讓米漿半發酵而形成的,可是這種美味只能當天食用,天氣熱甚至只能半天,適合煮小鍋米線、豆花米線或涼米線。而幹漿米線就沒什麼味道,且多半都製成幹米線。可惜如今,酸漿米線也逐漸消失在昆明街頭,只有少數的店裡還能吃到了。

測 評 標 準 說 明

小鍋米線屬於湯米線,且用清水和骨湯煮出來的可以說有著截然不同的風味。但由於煮法獨特,湯頭的味道往往會因為放入的醬油而有所削弱,但這是小鍋米線獨有的風味。根據其特性,我們從「湯頭」、「米線」、「口感」、「配料」四個維度進行測評,每一項的滿分為 10 分,最後取四項分值的總和平均分得出綜合評分。

湯頭:小鍋米線的湯一般是選用豬骨熬製,但是因為烹煮過程中會放入醬油、豬油等調味料,湯頭的味道會比較具有複合性,但能保持住骨湯原味的一定是不錯的。

米線:一碗小鍋米線的核心,好的米線一定是新鮮軟滑的,且帶有微微的彈性,爽口好吃。可是地域關係可能難以尋得新鮮米線,但仍以此為參考標準。若是口感偏硬、彈性過高或過於軟糯的,甚至有異味的只能無情扣分了。

配料:一碗合格的小鍋米線一定少不了豬肉末、韭菜或豌豆尖、醃菜或冬菜的,有的可能還會增添其他食材進行搭配食用,尤其不能缺少的前三者是一定要存在,且豬肉要好吃、韭菜或豌豆尖要甜嫩、醃菜或韭菜花要酸辣剛好,味道飽滿最佳。

口感:大口吃米線的同時自當需要品嚐其整體的口感風味,好吃的小鍋米線味道是香辣適口的,不會出現單一的鹹味、酸味或辣味,調和均衡是一碗出色小鍋米線的關鍵,調味料的配比是關鍵。

餐 廳 選 擇 標 準

作為一道來自雲南本土的美味,自當是要去於雲南有關的餐廳、小店尋找。因此,我們主要以製作雲南菜的餐廳為主,並結合一些還不錯的雲南小吃店為輔進行測評。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劃 重 點

1. 經過走訪多家雲南餐廳後,我們發現,大部分餐廳所用的米線基本都是幹米線,因此口感上來說很難還原到昆明當地的那種風味。

2. 同時,我們發現,小鍋米線在雲南餐廳中也呈現了一種百花齊放的狀態,似乎是隻要掌握了煮法,酸辣的食材扔到湯裡都能豐富湯底的口感,且大多數都是偏向於酸辣民族口味的。

甩了 18 碗 小 鍋 米 線

01

鳳羽桃源

5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5):湯頭味道很重,但並不是什麼骨湯的味道,湯色也很油濃,喝起來略鹹。

米線(6):米線算爽滑,且很嫩彈,感覺還有點透,無米味。

配料(4):肉碎並非新鮮肉碎,而是炒制過的較鹹的醬肉。裡面配有蓮花白和口感一般的醃菜。

口感(5):整體口感偏酸辣,一般。

02

鷺戀雲南主題餐廳

5.3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6):湯底的骨香味很淡,有點鹹(醬油調味的關係)。

米線(5):米線很難碎口有點彈糯過頭,不是很好咀嚼消化的感覺,是幹米線無疑。

配料(5):新鮮瘦肉碎,提出了湯裡的淡淡肉香,小白菜替代了豌豆尖,醃菜味道很淡。

口感(5):整體的調味還算 OK。

03

阿火家雲南味道

6.8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7.5):能出各種調料之中喝出骨湯的味道還算厲害。

米線(6):米線很明顯是是乾製泡發的,很細,更偏向粉條的感覺。

配料(6.5):肉碎很少,不見醃菜,味道是靠糟辣椒撐起的一般,且還有蔥花現身,有些困惑。

口感(7):整體偏酸辣,偏向雲南民族風味,不是昆明街頭的味道,但吃起來是好吃的。

04

雲水姑娘

7.9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8):湯底不錯,有較明顯的骨湯的味道。

米線(8):米線讓人覺得像是新鮮的,甚至吃出酸漿的感覺(可能是湯底影響的緣故),但的確有些不是特別爽口的米味,推薦一下。

配料(8):配料量挺多,肉末、番茄、醃菜、韭菜花、豌豆尖、豆腐皮,還原度很高!醃菜略酸!

口感(7.5):偏向酸湯的感覺,很開胃。整體很像昆明街頭能吃到的味道,但在當地可能也只能排在中段班。

ℹ️ 如果是雲南籍的學生,憑藉相關證明到店還能享受 5 折優惠,畢業三年內的也可以。

05

極地邊城

5.4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本店很奇妙,詢問得知,其酸湯米線是用小鍋米線的烹飪方法制成。

湯頭(4.5):湯底的酸味太過突出,搶奪了一切味道,且是清湯的,懷疑難道使用了騰衝“青龍過江”的湯底調料包?

米線(6):米線略滑,但還算好吃。

配料(5):肉末調味過,更像餃子餡,略鹹,醃菜油很重,很酸,還搭配了切片的酥肉。

口感(6):整體已失去了小鍋米線的風味,但還好不難吃,或許算事外地版的小鍋米線?

06

餌絲之滇

6.8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7):湯頭似乎有點點骨湯的感覺,不過很淡很淡。

米線(6.5):米線彈性稍微有點厲害,吃起來覺得一般。

配料(7.5):肉末很霸氣,有種老昆明小鍋米線的煮法才能煮出的餅狀感,但是瘦肉太多,且還有姜?過於紮實。醃菜風味也不佳,豌豆尖很嫩。

口感(6):有些顯油重、胡椒味重,湯裡還有豆腥味(生豌豆尖的關係),總體一般。

ℹ️ 本店算小北餌塊的副牌,位於 FFC 地下一層的小北餌塊算是北京少有的以昆明小吃為主打的餐廳,且那家店的小鍋米線味道會更好一些。好奇可以去試試。

07

YUMRICEE 雲餌

5.3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5.5):湯底略鮮,骨湯的體現很弱,強烈的辣感呼之欲出強奪了一切。

米線(7):米線很細,但有云南的感覺,算是好吃的。

配料(3.5):肉末製成了肉丸的感覺,吃起來有午餐肉的調味感。白菜替代了豌豆尖,醃菜鹹的無味,且辣椒碎是需要吐皮的那種。

口感(5):湯裡的辣味並非辣椒所致,而是來源於一種辣醬,能吃出醬香的味道。

ℹ️ 果然是位於時尚潮流區,小哥哥小姐姐聚集著,畫面挺好看的,餐廳的裝修風格挺好的,可是其背景的音樂聲真的是巨大!!!吃到頭疼,忍不住想說一句:“噪音過大似乎是會影響食慾的吧。”

08

一坐一忘

8.8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9):湯底雖然已被醬油調味,可還是有骨湯的微弱頑強的香氣和明顯的豬油香,加分。

米線(8):雖然略細,可是真的有昆明街頭小店的米線感,還帶有米味,好評。

配料(9):豌豆尖很嫩,番茄、韭菜花和醃菜配上鮮米椒,融合得很好,好吃!輕微調味的肉餡很地道。

口感(9):其實整體口感是酸辣為主的,談不上老昆明的口味,但是味道很“滇西北”,是好吃的,能讓你把湯喝光的那種。

09

火燒雲

6.5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7):湯底味道比較重,骨湯的味道已被削弱。

米線(5):米線有點過於糯彈了,吃起來感覺不特別好,滑的也有點點過。

配料(6):番茄主控了酸味,醃菜支配了鹹度,缺失雲南酸醃菜的風味,其他算正常。

口感(8):的確可以說是很傣味了,湯底中有淡淡香料的味道,番茄味溢出。整體算好吃的,是碗以傣味的風味去烹調的小鍋米線。

10

彩雲天

7.6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8.5):骨頭熬製的感覺能夠找到。

米線(7):略微滑糯、彈硬,明顯是幹米線,但算是好的。

配料(7):醃菜油重還有點辣,豆苗替代豌豆尖,新鮮,肉末常態。

口感(8):算是很接近昆明風味的小鍋米線,一種當地街頭小店裡能吃到的味道。

11

雲海餚

6.1 / 10

湯頭(6):醬油的關係有點略顯,骨湯的味道不濃。

米線(5):乾的算常態,但是有點糯中帶脆,易斷,像幹米粉。

配料(6.5):肉末常態、醃菜的味道還OK,韭菜花調味是功臣。

口感(7):酸辣得當,算是一碗比較接近當地風味的小鍋米線,就是略鹹。

12

大理人家

6.6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6):骨湯?魚湯?但是湯。

米線(6.5):米線雖是幹米線,但是還算滑糯爽口。

配料(6.5):或許是成本控制,用了小白菜,沒有豌豆尖,醃菜酸得有風味。

口感(7.5):整體偏向雲南西北的感覺,酸辣爽口,有種雲南家常人家中煮出的一碗樸實無華卻還算好吃的米線的感覺。

13

小云南

6.4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6.5):湯底喝不出骨湯,但有豬肉的味道。

米線(6.5):米線乾的,還算爽滑。

配料(6.5):番茄加醃菜酸到開胃,但是有點油。

口感(6):肉湯的感覺裡有比較明顯的花椒油味,吃出川味的感覺,但不難吃。

14

米店

3.6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4):若是骨湯真的太清了,而且很鹹,不像熬的。

米線(4):米線更像是有筋道的粉絲,有點彈硬。

配料(3.5):沒有鮮肉末的存在,而是燜肉丁,醃菜味道還行,可也拉不回什麼分數了。

口感(3.5):湯底的胡椒味太重了,整體很鹹。

ℹ️ 看似很文藝的店,手寫菜單,且還有日文版本,不知道其他菜如何,但小鍋米線真的……煮法、盛盤都不算小鍋米線。

15

滇越乘象

5.5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5):骨湯的味道很淡,更像是直接用了水煮。

米線(6):米線乾硬滑彈。

配料(6):醃菜的味道不錯,不過沒啥配菜,肉末常態。

口感(5):湯味便酸甜,整個集合調出的感覺,但用罐罐來制顯得很奇怪(因為昆明當地有一種單獨罐罐米線的吃法),顯得詭異。

16

雲尊府

6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6.5):醬油的味道更多一些,肉味也有一絲絲,屬於清淡的類型。

米線(6.5):米線軟糯爽滑,還算 OK。

配料(5):帶芽的黃豆、蔥、香菜配上肉末,整個顯得很不地道。

口感(6):味道是能吃的,但一種知道煮法後無限修改的製法,醃菜也未能發揮出什麼作用的感覺。

17

壹霖·洱語

5.6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5):更像是清水的口感,沒有什麼骨香的味道。

米線(5.5):米線略彈,有點幹。

配料(6):肉末有醬香味,應該會炒制過或調味的,韭菜花的風味不夠,顯得一般。

口感(6.5):整體的配合是 OK 的,但因為湯的味道不夠,且鹹味過重,顯得一般。

18

三姐家雲南菜

7 / 10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湯頭(7):湯底能喝出淡淡肉湯的感覺,似乎還放了火腿油?鹹味中參雜著火腿的油脂香。

米線(7):無功無過吧,算是比較常態的。

配料(7):豌豆尖和韭菜、肉末都算是正常的。

口感(7):算是不錯的調味,米線到湯,還是能感受雲南味道的。

小 鍋 米 線 榜 單

一坐一忘麗江主題餐廳

雲水姑娘

彩雲天

京城 18 碗小锅米线测评,今夜我们都是云南人

冬日裡來一碗小鍋米線,是多麼暖胃又暖心的事啊!

謝謝你看到這裡,希望你喜歡小鍋米線。

文 | 木木

圖 | 木木、Loc

設計 | vv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