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两年,自闭症孩子教会了我这些


从业两年,自闭症孩子教会了我这些


当一名自闭症儿童特教老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前段时间,“大米和小米”向广大自闭症儿童特教老师发出征稿,很快,我们就收到不少老师和他们的孩子们共同成长的故事。

今天,我们分享一位来自广州自闭症儿童特教老师的投稿,她告诉我们,从业两年,她体会最深的是孩子们教会了她这些……


当一名自闭症儿童特教老师

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文 / Bobby

自闭症儿童特教老师


自闭症这个名词对于从事特殊教育行业的我而言,既不熟悉也不陌生。不熟悉是因为从专业的角度,我还有许多要知识要学习,业务能力还要不断拓展,不陌生源于我在特教老师这个岗位,已经工作了两年。

1


一个拒绝和我牵手

还莫名发脾气的孩子

和很多人一样,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我对自闭症还没有任何概念,甚至不知道有这种障碍存在。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之后,我一直在教育机构从事招生工作。第一次接触自闭症儿童是在2016年4月份参加的一次志愿者活动,我走进了一群自闭症小朋友中间,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起初我没有察觉出任何异常。

分组陪孩子玩游戏时,我本想拉着其中一个小朋友的手一起玩,但不知为什么他不让我接触甚至还发脾气,一时之间我紧张得手足无措。为了让他稳定下来,我只好选择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直接触碰到他,并在暗中观察他,想办法让他主动注意到我。

于是,我开始跟其他小朋友玩“举高高”游戏,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终于吸引了他,他也怯生生地跑过来示意我帮他举高高。更让我意外的是,等到活动快结束时,他忽然跑过来主动拉着我的手出去排队换课牌。当时,我心里的紧张感一下便消散了,心想这样算是已经接纳我了吗?当我们志愿者和小朋友们告别时,他还跑过来轻轻抱了我一下,顿时我的心都融化了,并萌生出强烈的想为他们做些什么的想法。

那次活动之后,我在网上找了很多自闭症的相关资料,学习了大量相关知识,并在6月份辞掉了原来了工作,找到相关的机构一边学习一边试着去考取相关专业的证书。

2


接到第一个个案后

我常躲在厕所里偷偷地哭

经过半年的努力,我终于获得了证书,于是进入一家特殊教育机构做一名一线老师,给孩子们上一对一的个训课。

那天,我接到了自己的第一个特殊学生京京(化名),他是一个重度自闭症孩子,尽管此前做了很多功课,但真正面对孩子时,我还是如之前一样紧张。在一对一的课室里只有我和京京,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让敏感的他表现出极度排斥,一直大声地哭喊,无论怎么安抚都不管用。

我又回到了手足无措的状态,我向经验更加丰富的老师请教,用了很多方法,但对京京好像一点也不起作用,依旧不让我接触他。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京京每天来到教室还是哭闹不止,我开始想放弃了,这份工作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已经超出了我的胜任范围。

家长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虽然他们了解孩子对陌生环境陌生老师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但他们更愿意相信是老师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没有让孩子尽快接受,毕竟刚开始都需要老师主动和孩子发起互动,和孩子熟悉起来。

不仅如此,我还偶然从校领导口中得知,京京的家境并不好,全家承担了很大的经济压力把孩子送到机构。这个消息再一次把我打入深渊,看着还在教室哭泣、不愿我靠近的京京,我内心满是歉疚,真的觉得自己好没用,每次上完课我都会冲出教室在厕所里偷偷地哭。

我也和各位老师开会探讨京京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当老师们七嘴八舌讨论着这个问题,每一个人好像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时,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了出来,觉得自己更加无能。

3


他一个月才学会拍手

我却成就满满

这样的沮丧持续了差不多3个月,终于有一天,我向领导坦诚了自己心里的愧疚并提出给京京换个老师:以我的能力没有办法把他教好,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也不知道怎么面对家长对我的期待。

领导并没有马上同意,而是让我再尝试一下。他建议我在教学上不要着急,按照流程慢慢来,给自己一点时间,也给京京一点时间,不要因为家长的迫切干扰自己的情绪。

调整情绪后,我再次走进了京京的教室。

课堂上,我每次都换不同的东西去吸引他的注意,观察他的反应和行为,记录下他每一次哭的时间和次数,记录他感兴趣的事物……

在做了一系列记录表之后,我终于发现京京好像对发光的球体感兴趣,只要看到这一类的物体就会停止哭闹,情绪也能够慢慢平复。

这样一来,活动的展开就容易了很多。一开始我给他设立的目标是推球给我,每天都跟做他推球、丢球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他正确的行为,等他熟悉了我之后我就把他最喜欢的闪光球作为强化物。

慢慢的,他接受了这样的上课模式并且能跟我互动起来了,有了互动的基础,我便开始不断加入教学目标进去。

京京每学习一个技能都需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接手他一个月后,他才学会拍手,半年后才学会基本的粗大动作模仿……即便他学得很慢,但经过我们的共同配合,每次看记录卡时,还是可以看到他一天一天,一点一点的进步。

从哭闹到能够安坐,到能够愿意跟着我学习,他的每一点改变不管多么微不足道,却足以让我喜极而泣。

和这群孩子相处越久,在特教行业待的时间越长,越觉得很多时候并不只是你教会了孩子什么样的技能,让他有多少进步。而是这些孩子教会了我如何去包容、理解,如何去爱。是他们用行为一点点地感化了我,这是我做了特教以后最深的体会。

- 完 -


PS:“大米和小米”征稿持续进行中,如果你也有故事想要与我们分享,请投稿至邮箱 [email protected](请在邮件中备注姓名及微信号)。1500字以上,一经征用,稿酬从优,如通过初审,我们将在两周内与你取得联系。


从业两年,自闭症孩子教会了我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