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使中国文化从雅转变为俗


自古以来,人们经常把唐、宋两个时代并提,称之为“

盛唐隆宋”。可惜,当时内忧外患、国运不济的宋王朝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和极度繁荣的大唐王朝相媲美的,但是宋代文学所产生的的文学硕果却可以和唐朝一分高下。纵观宋代一朝,是可以称得上的“崇文盛世”的一个朝代,生活在宋朝的文人们被皇帝和朝廷推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尊崇高峰,由此,宋代的文学产生出异彩纷呈、百花齐放的美丽场景,令中国历代的文人羡慕不已。

宋代文学使中国文化从雅转变为俗

宋词作为宋代文学之胜,与唐代诗歌各有千秋。宋词的意境、形式和技巧都达到了文学的鼎盛时期。宋以前,唐代、五代时期的歌坊酒肆里演艺人演唱的歌曲,逐渐发展成一种特有的文学形式,为宋词的产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由此,词作为一种文化,开始挑战诗歌原来独霸天下、唯我独尊的历史地位。

宋代文学使中国文化从雅转变为俗

宋词的流派甚多,名家辈出,自成一家的词人就不胜枚举,多达几十位,比如柳永、张先、苏轼、晏几道、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张孝祥、辛弃疾等人,都在词的殿堂里中取得了独特和过人的艺术成就。

宋代文学使中国文化从雅转变为俗

宋词在题材和风格上,开拓了更为广泛的领域。宋代词人继承并改造了晚唐五代艳词的柔媚风格,创作出大量的抒情意味浓重,并且美丽动人的爱情词,弥补了自古代爱情诗歌题材的不足。一段时间后,经过苏轼和辛弃疾等人的努力,宋词的题材范围,达到了与五言诗、七言诗同样广阔的程度,

咏物、咏史、田园、爱情、赠与、送别、戏谑等类别应有尽有。这个时期,词的艺术风格,婉约与豪放并存,清新和浓艳相成。

宋代文学使中国文化从雅转变为俗

越剧陆游与唐婉

宋词与唐诗堪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典范。宋朝以后的诗词,虽然也有发展,但是大体上没有超出唐宋词的风格范围。元明清三朝的诗词有的人崇唐,有的人尊宋,还有的人即崇唐又尊宋。宋代中后期,内忧外患促使爱国题材诗歌的出现,最能体现当时精神的是陆游、辛弃疾等英雄诗人的慷慨之声。而文天祥的《正气歌》、岳飞的《满江红》等作品,也被人们尊崇为振奋中华民族士气的精神支柱。

宋代文学使中国文化从雅转变为俗

宋代文学使中国文化从雅转变为俗

辛弃疾《去国帖》

宋代写散文的作家阵容比唐代还要强大。唐宋八大家擅长写散文,而其中就有六位出自宋代。北宋的王禹锡、范仲淹;南宋的陆游、陈亮等人,也是当时的散文名家。同时,宋代的文人在学术上更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与荣誉感,词人们十分重视散文的育人教化功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正是当时文人、士大夫们所追求的以天下为己任,造福百姓作为自己奋斗终生的目标和使命。

宋代文学使中国文化从雅转变为俗

宋代城市与商业的发达,更使得市民文学的兴盛。在以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杭州)为中心的城市中,普遍建有被称为“瓦舍”、“勾栏”的娱乐场所,每天场所里上演各式各样的小品、杂技、口技等技艺,其中最流行、最受人们欢迎的曲目是说话艺术(说书)。吴自牧的《梦梁录》和耐得翁的《都城纪胜》记载了当时有名的“说话四家”,说书人们讲得最多的是“小说”和“历史”,这些说书人对中国白话小说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正是说话人的贡献,使得宋以后,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文学创作者们把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作品写成了文字。因此,单纯地说宋代文学较“俗”,不免有些牵强附会,宋代文学其实雅俗皆有。

宋代文学使中国文化从雅转变为俗

宋城举办宋词歌咏比赛

宋代文苑夺人的异彩令今人向往。宋词崇文盛世,登峰造极,可与唐诗试比高!喜欢诗歌的人说唐诗可以煮茶,喜欢宋词的人说宋词可以酿酒,我们不妨闲下来的时候,乘一首宋词去送宋朝,体会那个时候的人文与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