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野:上交所審核系統已具備接收發行人申請材料條件

张野:上交所审核系统已具备接收发行人申请材料条件

科創板將實現受理和審核全流程電子化,目前科創板發行上市電子化審核註冊系統具體進展如何?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信息中心主任張野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科創板發行上市電子化審核註冊系統,證監會採用分期建設、分批上線的策略。上交所審核系統已經完成一期建設並部署上線,已具備接收發行人申請材料的條件。

张野:上交所审核系统已具备接收发行人申请材料条件

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信息中心主任張野

此外,就加強科技監管,防範信息洩露等方面,張野也回答了百姓關心的問題。張野表示,證監會的科技監管工作將在發行審核、上市公司監管、稽查執法、私募基金監管等四個方面重點突破。就投資者“底牌”等信息的安全,張野稱,監管機構對這些信息的保護就如同保護自己的眼睛。

新京報:科創板將實現受理和審核全流程電子化,能否介紹一下具體進展?

張野:科創板發行上市電子化審核註冊系統,我們採用分期建設、分批上線的策略。上交所審核系統已經完成一期建設並上線試運行,已具備了接收發行人申請材料的條件;二期系統將實現與發行審核相關的各項業務流程,目前正在開發測試過程中。同時,證監會也在積極推進配套審核註冊系統的技術準備,力爭儘快完成電子化審核註冊系統的整體上線,實現科創板發行材料受理、審核和註冊的全流程電子化運行。

新京報:如何防範非法證券期貨活動?

張野:非法證券交易一直是證監會監管的重點,證監會設立了專門的業務監管部門——打非局,對各類非法證券期貨經營活動進行嚴厲打擊。同時,我們還與國家相關部門合作,利用互聯網智能化搜索等技術手段,對非法證券期貨活動進行實時監測。從事非法證券期貨交易的人員一旦在互聯網上留下蛛絲馬跡,比如建設網站並吸引大家去網站上炒作非法金融產品,我們就可以快速發現,並迅速對相關非法業務活動進行執法打擊。

新京報:如何理解“看穿式”監管?

張野:看穿式監管主要指監管者透過證券賬戶識別投資者身份,進而解決交易中的匿名性問題,包括賬戶識別和賬戶實際控制關係識別等兩個層面。

在賬戶識別層面,我們具有良好的看穿式監管的制度基礎。由於我國證券市場採用的是直接持有的賬戶體系,滬深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擁有所有投資者的實名賬戶信息,因此,監管部門可以“看穿”至每一個投資者的賬戶,快速準確掌握投資者每一筆交易跟誰成交。

而中國香港等境外市場運行機制與內地不同,採用間接持有的賬戶體系,投資者通過一個或多個券商等託管機構間接持有證券,港交所沒有投資者的實名賬戶信息,投資者通過券商下單的時候,港交所只能看到是哪家券商報送的交易訂單,看不到這筆交易背後具體投資者,所以香港證監會實施賬戶“看穿式”監管困難較大,需要採用複雜的技術手段。

在賬戶實際控制關係識別層面,我國由於近年來與境外市場互聯互通等業務的開展、私募資管等產品賬戶的加入,以及投資者出借賬戶等現實情況的存在,看穿式監管也日益面臨“穿不透”的問題,需要我們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在以賬戶為載體的“形式看穿”的基礎上,採取加強產品持有人信息報備、規範交易終端信息採集、增強大數據挖掘分析能力等措施,持續提升以實際控制關係賬戶識別為目標的“實質看穿”監管能力。

新京報:在保障監管的同時,如何防止交易信息濫用,如何防止投資者的個人信息洩露?

張野:在對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市場違法行為進行監管的過程中,為防止交易信息被濫用,滬深交易所均設立專門的市場監察部門,同時證監會和滬深交易所也對交易信息的使用和傳播作出了嚴格規定。市場監察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操作監察系統時,所看到的投資者交易明細,投資者“底牌”等信息,被嚴格限制對外傳播,也不存在監察人員利用這些信息從事其他違法事情的可能。這類交易信息的安全保護,是整體資本市場信息安全的根基,監管機構對這些信息的保護就如同保護自己的眼睛、保護銀行的金庫一樣,所以大家可以完全放心,這些數據不會洩露給無關的人,也不會被非法利用。

李稻葵:科創板相當於大學少年班 不能一上了之需嚴監管

新京報記者 王全浩 侯潤芳 編輯 嶽彩周 徐超 校對 盧茜

攝影/新京報記者 陶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