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衙門“點卯”不馬虎,打梆相當今天刷臉,想要提升先要值好班

在清代做了京官,先要從值班抓起,由此才能得到升遷。

在清代做京官上班待遇低,薪水也不高,但作為大清的中央衙署,因此上班的日程表也非常嚴格。據《春明夢錄》記載,在京各衙門值日的制度是因八旗而定,以八天為一個循環週期,各衙門都有一定順序,一般由職能相近或業務關聯的三個衙門一同當班,依此循環。以晚清的總理衙門為例,凡是該衙門值班,所有奏摺就在這一天呈遞,尚書、侍郎等堂官也在這一天遞綠頭牌請安,皇帝要召見就把綠頭牌留下,如果不留牌,表示不召見。這是正班。如果有要事,不等輪值日期,通常要加班,遞牌、遞折的辦法與正班基本相同。

清代衙門“點卯”不馬虎,打梆相當今天刷臉,想要提升先要值好班

相關畫面

如果遇上節令、慶典及特別事故,則推遲當班一天,事先傳旨某日推班,第二天仍按原班次序輪換。各部司官遇值日有緊要公事、稿件,堂官要帶上司官引見,時間都是在當天醜、寅(1——5)之間。

下班叫散班,時間因白天長短 而不同,冬天在次日黎明以前,夏天在日出之前。如果皇帝謁陵、巡查,仍照常值班奏事。在路上行走,則改辰時(7——9時)辦事,一到行宮,仍在醜正時(1——3)遞牌。

按照慣例,一個進士到某個部當差,要學習幾年,如吏部學習三年,學習期內,當差最多的就是“當月”即值夜班。滿漢各一人,滿人早晨起來到內閣送題本,多不值夜班,漢員則在衙門裡住宿監用印。所住的地方叫“當月處”。一般只有兩間屋子,外邊一間是用印的地方,設有公案,,裡間有兩炕,一個印櫃。屋子十分狹窄,每天下午接班,晚餐全是一碗兩碟,次日早晨有一套。直到次日下午有人接班才出衙門。最難過的是夜間,偌大衙門,只有一人,這種差事只有得到遷升才算熬出頭,值得一提的是,晚清重臣曾國藩早年就因值班勤懇,深得上級賞識,由此得到仕途升遷。

清代衙門“點卯”不馬虎,打梆相當今天刷臉,想要提升先要值好班

總理衙門

衙門開門上班有講究,梆鼓聲中,開啟全新一天,梆鼓聲相當今天的“刷臉”、“打卡”。

清代沿襲以前做法,各衙署均已梆鼓聲作為作息時間。《公門要略》的書中記載最為明確,如何圍繞“梆鼓聲”安排日常起居的事例。據說“梆點”打多少也是有寓意的。雅恩官吏要“以長官為中心”,當好自己的班。黎明日出,內衙宅門即州縣官休憩的地方要傳頭梆,打點七下,寓意是“為君難為臣不易”。頭梆是衙門準備上班的信號,這時前衙守大門的衙役要請內衙用轉筒將大門鑰匙遞出來,打開大門,書吏衙役到衙門報到,聽後點名,俗稱“應卯”。到了早晨掌印的主官起床,內衙要打第二梆,打點五下,寓意是“臣事君以忠”,書吏們此時要點卯上班,並將當天長官要處理的各種文件送到簽押房,同時將前一天長官簽發的公文分派給各房去辦。值日的書吏要將自己的姓名及接辦稿件填寫在號簿上以備核查。內衙傳第三梆時,打點三下,寓意是“清慎勤”,這時長官走出內衙,書吏、衙役肅立兩旁,長官進入簽押房,一天工作正式開始,堪稱大清朝的“刷臉”報道制度。

清代衙門“點卯”不馬虎,打梆相當今天刷臉,想要提升先要值好班

清代官員蠟像

清代各級官員上班隊形竟然用禽獸等動作比喻,諷刺辛辣程度可見一斑

衙門官吏上班之時,也要舉行儀式,這是自東晉就流傳下來的。當大學問家俞樾講了一個比較有趣的例子。一個叫做支道林的去江東拜見友人,回來的時候,有人問他看到了什麼。他回答說:“見一群白項烏,但聞喚啞啞聲。”俞樾說,這就是所謂的“唱喏”。這種官場開場辦公場景一直延續到了到了清朝,京官在本衙門時也採用傳呼開道,而外放官員則又是另一番鑼鼓喧囂的景象。

清代衙門“點卯”不馬虎,打梆相當今天刷臉,想要提升先要值好班

清代官員

《清稗類鈔》記載了大量清代衙門的生動有趣場景,由於痛恨官場衙門辦公的人,將其分段編戲把這些人形容為動物形態:一是烏合,二是蠅聚,三是鵲躁,四是鵠立。這裡說的是縣丞、主簿、訓導、教諭、典史、巡檢等官員,都是屬於八九品的芝麻小官。由於,三教九流出身不同,因此如同烏合之眾,在天亮前像蚊蠅一樣聚到縣衙立吵吵鬧鬧,又如同雅雀嘰嘰喳喳,隨著主官來到堂上梆發炮響,這些人才紛紛像“鵠立”一樣站好,“小站班兒”也因此得來。

清代衙門“點卯”不馬虎,打梆相當今天刷臉,想要提升先要值好班

衙門

第五個場景就是鶴警,六是鳧趨,七是魚貫,八是鷺伏。第二次敲梆後,堂鼓一陣緊急響起,官吏們像鶴一樣受了驚嚇抖擻翅膀,然後又像鴨子一樣搖搖擺擺,一會又像水中魚首尾相接,看見縣太爺,趕忙行大禮,因而又像“鷺伏”此後又不斷出現“蛙坐”、“猿獻”、“鴨聽”、“狐疑”,為顯示恭敬縣太爺,大家不能挺直腰板,必須像蛤蟆一樣,把身子向前傾斜,隨後的獻茶更要隨時保持躬身起立,因此又被形容很像長猿.在縣太爺發表訓話後,像鴨子聽雷,茫茫然不知所以,所以又稱狐疑。

清代衙門“點卯”不馬虎,打梆相當今天刷臉,想要提升先要值好班

清代衙役與外國人

將禽獸的慣用動作用在清代衙門胥吏,諷刺效果非同一般,在某種程度上卻也道出了當時清代衙門的生動場景。縣太爺之所以能夠得到胥吏如此服侍,與清代的衙門財政制度分不開,因為縣太爺要自籌工資給他們,這些胥吏大都是“編外人員”,都屬於縣太爺自己花錢僱來的“臨時工”,在清代養廉銀改革之前,一個縣令,“支俸三百兩,一家一日,粗糧安飽,兼食安飽,兼餵馬匹,亦得費銀五六錢。一月俸不足五六日之費,尚有二十餘日將飢不食乎?”《東華錄》

薪水少得可憐的低層衙役靠什麼維持收入?各有通天本領

這些官員俸祿連自己都養不活,靠什麼養一大幫衙役呢?唯一的就是靠所謂陋規的大量灰色收入。這些編外衙役都是靠著關係才能為縣令效命。他們的報酬叫“工食”,年收入大約只有6兩左右,根本維持不了生活,但是近水樓臺,通過盤剝百姓,有的衙役更是利用官場資源充當各類行業保護傘從中漁利,日子過得相當富裕。他們下鄉執行公務時,非常蠻橫,勢如猛虎,往往在裁決案件時因誰家出錢多,誰家就能贏。

清代衙門“點卯”不馬虎,打梆相當今天刷臉,想要提升先要值好班

師爺蠟像

大清著名的師爺出身的汪輝祖曾說這些編外衙役的兇殘讓他“目擊而心傷之”,為此他做師爺時經常建議不要輕易籤派衙役出官差,做了縣令後更是對此謹慎小心。有位知縣曾經說:衙役也有家庭負擔,他們的工錢根本不能養家,但是為什麼又甘心情願甚至是能忍受縣太爺打鞭子辱罵呢?原因就是“皆以利來”。

他們眼裡只怕縣令一個人,到百姓中間他們就會變本加厲作威作福,此外,縣太爺身邊的“跟班”,扮演十分關鍵的角色,甚至把持一方。有的縣令被他們利用的團團轉。在清代縣令一級的去某地做官,也可以帶20名跟班兒,當時也叫“長隨”,這些人大多掌握著官員的全部權力。

清代衙門“點卯”不馬虎,打梆相當今天刷臉,想要提升先要值好班

相關畫面

有門吏,“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說的就是他們,如不給好處,則斷難進門。有倉管員,有負責值勤的“值堂”,負責通訊的“書啟”,掌管印信的“用印”,負責稅收的“錢漕”,以及“管監”、“管廚”、“管號”等等職稱,讓人目不暇接。在眾多的編外人員裡師爺在當時的位置特殊而重要。早在乾隆時期,有人就總結說:“現在的吏治,無非是三種人在做,官員徒有虛名,三種人就是幕賓、書吏、長隨”,汪輝祖對此深有感觸地說:“官之為治,必不能離此三種人,而此三種人者,邪正相錯。”他還說,到了乾隆中期,單是幕友這一些人,要尋找幾個正派的,十個人中已經找不到四五個人了。其中師爺也分多個崗位,最厲害的要屬刑名師爺,可以說是掌握著生死大權,其次是錢穀師爺,掌握著財政大權,不僅地位高,他們的報酬也最高,一年的收入,是書稟、號件、徵比等師爺的好幾倍。

清代衙門“點卯”不馬虎,打梆相當今天刷臉,想要提升先要值好班

胥吏

乾隆早年的刑名師爺薪俸260兩,錢穀師爺220兩,到乾隆後期有的已高達800兩。此後各級衙門師爺工錢直線上升,逐漸達到2000兩之多,然而這些師爺大部分都是為虎作倀,出餿主意壞點子想方設法魚肉百姓,而這些官員大多將其視為柺杖,一刻不能離開。這也說明為何百姓對衙門人員如此反感,以至於將他們用各種動物的姿態去形容他們的醜面孔,也便不足為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