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文坛领袖薛道衡,真的因为两句诗写得漂亮招来杀身之祸吗

薛道衡,著名诗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朝,与李德林、卢思道起名,为当时文坛领袖。他的名字在今天并不被人们普遍熟知,因为提到诗歌,首推盛唐,读诗也往往首选唐诗。但据说,他因为两句诗写得漂亮,引起隋炀帝杨广的嫉妒而招来杀身之祸。那句诗真的那么厉害吗?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呢?

老臣文坛领袖薛道衡,真的因为两句诗写得漂亮招来杀身之祸吗

那两句诗出自他的代表作《夕夕盐》: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通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借马蹄?

老臣文坛领袖薛道衡,真的因为两句诗写得漂亮招来杀身之祸吗

这是一首,辞采绚丽,对仗工整,描写铺排,极为细腻。诗歌由春末夏初景物,引出思妇;接着用旧事喻思妇守空闺;再用八句写思妇的悲苦情状。同其他闺怨诗一样,并无多少新意,但其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是当时传诵的名句,也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牖暗,梁空,蛛网悬挂,燕泥落下,在工整的对偶和确切、形象的语言运用中,把门庭冷落的情况以及思妇极端凄凉悲苦的心情完全表现出来。

老臣文坛领袖薛道衡,真的因为两句诗写得漂亮招来杀身之祸吗

传说就因为这两句诗,它的风头压过了隋炀帝,而给诗人带来了杀身之祸。《》等野史笔记记载了咏诗一事。隋炀帝杨广爱好文学,才华横溢,他曾对臣下说:"人们都认为我是靠父祖的原因当上的皇帝。即使让我同士大夫比试才学,我还是天子。"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自然不能容忍别的文士在诗文上超过自己。有一次,朝廷聚会上,有人出题以"泥"字押韵,众大臣苦思冥想而不见起色,隋炀帝便作了一首押"泥"字韵的诗,众大臣惊叹不已。薛道衡也作了一首以"泥"字押韵的诗,为所和之诗最佳,其中以""一句尤受激赏,众大臣惊叹不已,高呼厉害。

老臣文坛领袖薛道衡,真的因为两句诗写得漂亮招来杀身之祸吗

据说薛道衡被逼自尽,临刑前,炀帝曾问他:"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后人依据此类记载,把薛道衡之死看做诗祸。以为隋炀帝嫉贤妒能,只因自己的文采比不上就滥杀文人。类似的佐证还有王胄一例。因为王胄在和隋炀帝的《燕歌行》诗时,写了一句"庭草无人随意绿"压过了炀帝,于是炀帝对他痛下杀手。临行前,炀帝也是不无得意地问:"更能作'庭草无人随意绿'吗?"

老臣文坛领袖薛道衡,真的因为两句诗写得漂亮招来杀身之祸吗

炀帝的可恶是显而易见的。但要说因为两句诗就杀了两个大臣,是不确切的。虽然上面两个记载中,不难看出炀帝对写得比自己好的诗句耿耿于怀,以他自高无上的权势炫耀于人,不无得意之处。但两个臣子的死并不因为这两句诗。

薛道衡的死与其说源于炀帝的滥杀,不如说源于自己性格的"迂诞",源于他对隋炀帝的鄙视和不合作。在炀帝还是晋王的时候就爱慕薛道衡的文才想结交他,但薛道衡没有给他面子。在炀帝即位后,他对薛的爱慕之心仍存,想委任薛显要的职位,但是薛仍不买账,写了一篇《高祖文皇帝颂》,引发了炀帝的猜忌。王胄的死大约也是一样的,源于自身的狷狂的性格。只可惜,隋炀帝为他们的死背了几千年气量狭小、滥杀无辜的锅。

老臣文坛领袖薛道衡,真的因为两句诗写得漂亮招来杀身之祸吗

薛道衡的"迂诞",王胄的"狷狂",都是天性使然。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是永远的真理。朋友们,你们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