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令日偽聞風喪膽的“陳柺子”,胸部負傷時的彈粒去世後才從骨灰中取出


開國中將,令日偽聞風喪膽的“陳柺子”,胸部負傷時的彈粒去世後才從骨灰中取出

陳慶先是我軍著名將領,華東野戰軍的縱隊司令員。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陳慶先曾任縣委書記,團政委、旅長、縱隊兼蘇北軍區司令員、江淮軍區司令員、華中野戰軍第10縱隊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12縱隊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10兵團參謀長,建國後曾任華東野戰軍第23軍軍長、南京軍事學院副院長、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陳慶先先後參加川陝蘇區反“圍攻”和長征,參與領導淮南津浦路西地區的抗日鬥爭,率部參加淮海、渡江、上海等戰役戰鬥,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出生入死,屢建戰功,成為令敵人心有餘悸的“陳柺子”。新中國建立後,陳慶先長期參與領導軍事院校教育和部隊軍事訓練工作,為培養軍隊高級指揮人才,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嘔心瀝血。陳慶先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街,曾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長征路上的回民獨立師政委

陳慶先1908年11月2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陂北鄉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2年11月,在表兄杜順田的引導下,陳慶先參加了革命,任川陝蘇區紅4軍第12師第35團1營3連副排長。在1933年2月中旬的梨樹溪戰鬥中,陳慶先英勇衝殺,不幸中彈。由於治療條件所限,陳慶先胸部的鐵砂、彈粒無法取出,伴隨著他一生。陳慶先去世後,子女們才從他的骨灰中將鐵砂及彈粒取出,擺在了家中,作為永久紀念。陳慶先1933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8月任萬源縣軍區獨立營2連連長,1934年5月任中共萬源縣委宣傳部部長,不久任中共萬源縣縣委代理書記,1935年4月任中共閬中、梓潼縣委書記。

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在川西北懋功地區與中央紅軍會師。8月6日,中共中央決定紅一、紅四方面軍混編組成左、右兩路軍共同北上,創建川陝甘蘇區。時任中共卓克基特區區委書記的陳慶先隨左路軍行動。跨過荒無人煙的草地後,陳慶先任中共阿壩特區區委書記。1935年9月,陳慶先任中共金川省委組織部長。1936年8月中旬,紅四方面軍到達甘南哈達鋪,陳慶先任中共甘肅省委組織部部長兼哈達鋪特區區委書記、回民獨立師政委。回民獨立師是一支剛成立的部隊,其組織管理、作風紀律等方面都存有不少問題。為改變這種狀況,陳慶先帶人深入基層瞭解情況,與少數民族幹部戰士談心交心,組織部隊開展以紅軍紀律政策為主要內容的政治教育,組織指導各基層單位建立黨組織,並健全了黨的工作制度,同時組織部隊開展軍政訓練,大大提升了回民獨立師的正規化和戰鬥力。

哈達鋪是藏民聚居區,藏民對紅軍還不瞭解。為消除隔閡,做好爭取、團結藏民的工作,陳慶先要求區委和獨立師全體指戰員尊重藏族的風俗習慣,保護好寺廟和經堂,做好爭取喇嘛的工作。他帶頭學說藏語,深入農牧區向藏民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策和紅軍北上抗日的意義,積極組織百姓聯合會、青年隊、姐妹團等群眾組織。他還發動部隊利用作戰、訓練間隙,幫助藏民生產、治病,開展群眾性的清潔衛生工作。在紅軍實際行動的感召下,廣大藏民的態度有了很大轉變,許多農奴紛紛要求參加紅軍,甚至有的頭領的子女也要求參加紅軍,紅軍與當地群眾建立了十分深厚的友誼。紅軍主力北上後,安置在當地的傷病員都得到了藏民群眾的悉心照顧和保護。1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和靜寧將臺堡地區勝利會師。12月,陳慶先奉命到陝西省定邊縣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抗戰時期,陳慶先是令日偽軍膽戰心驚的“陳柺子”

1939年7月,陳慶先奉命帶領中央黨校300餘名幹部和家屬奔赴安徽,9月到達新四軍江北指揮部駐地定遠縣大橋鎮,任新四軍第5支隊第8團政委。1940年3月,陳慶先率部參加了著名的半塔保衛戰,此戰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固守待援”的範例,基本清除了路東頑固派勢力,有力地促進了淮南抗日根據地的迅速建立。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陳慶先任新四軍第2師第6旅第18團團長。2月至3月間,日偽軍3000餘人分七路向鳳陽、定遠、滁縣等地進行大規模“掃蕩”。陳慶先率第18團配合第17團和地方武裝,採取伏擊、偷襲和游擊戰等戰術,襲擊日偽軍,成功粉碎了敵人的大“掃蕩”。在攻打定遠縣謝家圩子的戰鬥中,陳慶先的左大腿被敵人子彈打斷。因為缺醫少藥,衛生員只能用鹽水給他清洗傷口,再將煮熟的南瓜敷在傷口上。傷口很快化膿長蛆,衛生員就用鑷子一條一條地往外夾。傷口兩個多月後才逐漸癒合,但他的左腿卻短了一截。即便如此,陳慶先仍拄著柺杖指揮作戰,被日偽軍稱為“陳柺子”。一聽到“陳柺子來了”,日偽軍心有餘悸。“陳柺子”的名字越傳越遠,淮南淮北的百姓也這麼叫他。

開國中將,令日偽聞風喪膽的“陳柺子”,胸部負傷時的彈粒去世後才從骨灰中取出

1944年12月,陳慶先任新四軍第2師第6旅旅長兼路西軍分區司令員。盤踞在路西的國民黨第171師、第10遊擊縱隊等部經常襲擾我根據地。1945年3月,新四軍決定集中第2師、第7師主力和第3師第7旅,以及南下增援皖江的第3師獨立旅,在譚震林的統一指揮下,發起反頑戰役。4月14日,陳慶先率第18團和巢北支隊投入戰鬥,連續奮戰6晝夜,攻克王子城、黃瞳廟、八斗嶺等13處據點,殲敵3600餘人,俘獲敵頑團長以下官兵1300餘人。此役打通和恢復了第2師與第7師之間的重要交通線,鞏固了路西抗日根據地,有力地配合了路東部隊對日偽軍的作戰。

經過八年浴血奮戰,淮南抗日根據地成為華中地區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面積達2.1萬平方公里,人口330萬,擁有2個專員公署和17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陳慶先為淮南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同時成為淮南根據地湧現出的一位卓越指揮員。

鏖戰華東戰場的華野縱隊司令

1946年7月,國民黨軍大舉進攻淮南根據地,陳慶先奉命率部撤出淮南,轉戰蘇北。同年,他參加兩淮保衛戰後任華中野戰軍第10縱隊司令員,後兼任蘇北軍區司令員,領導堅持蘇北根據地鬥爭。期間,他曾率部靈活轉戰於洪澤湖水網地帶大量殲敵,吸引國民黨軍6個師與之周旋,有力支援了山東戰場。1946年10月19日,國民黨軍整編第74師在整編第28師第192旅的配合下,兵分三路由淮安、淮陰撲向漣水,企圖攻佔漣水,掃除側翼,然後北上。陳慶先率第18團和剛歸建的第16團進抵漣水以西、廢黃河以南地區,擔負阻援任務。23日,整編第74師在飛機和地面炮火掩護下,向漣水城發起潮水般攻擊。守城的華中野戰軍第6師部隊和第10縱隊沉著應戰,阻敵於城外。25日夜,陳慶先指揮第18團主動出擊,偷襲戴揚莊,殲整編第74師1個加強連,其中俘70餘人。30日,陳慶先又指揮第16團運動到王跳,截擊為整編第74師運送物資的運輸隊。當日,第6旅還殲國民黨軍整編第28師兩個營。傍晚,參戰部隊全線反擊,國民黨軍慌亂不支,倉皇撤回淮陰、淮安,漣水保衛戰宣告結束。此役歷時14天,華中野戰軍共殲國民黨軍整編第74、整編第28師9000餘人,挫敗了國民黨軍對漣水的進攻。

1946年10月底,第6旅與華中野戰軍第10縱隊合併,組成第10縱隊,下轄第6旅、第30旅,陳慶先任司令員,劉培善任政委。12月中旬,國民黨徐州“綏靖”公署主任薛嶽指揮25個半旅,分4路向蘇北、魯南解放區進犯。山東野戰軍、華中野戰軍發起宿(遷)北戰役,迎擊國民黨軍。第10縱隊和華中野戰軍第6、第7師各1個旅在漣水地區組織防禦。第二次漣水保衛戰打得十分艱苦,守城部隊血戰13個晝夜,傷亡4000人,斃傷國民黨軍4000餘人。此戰,第10縱隊和其他守城部隊雖然付出了沉重代價,但遲滯了整編第74師的行動,配合了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主力在宿北戰役中全殲敵整編第69師。

1947年,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合編為華東野戰軍,陳慶先任華東野戰軍第12縱隊兼蘇北軍區司令員。1948年3月,為策應劉鄧大軍在大別山作戰,陳慶先率領第12縱隊第34旅進入淮南,然後直插六合縣竹鎮一帶,直接威脅到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蔣介石派精銳之師第25軍、第7軍第172師、整編第63師以及交警總隊16個團前來“圍剿”,企圖把“陳柺子”趕出去。很快,陳慶先一個旅三個團被他們壓得迴旋餘地越來越小,經常是一日三次遭遇戰。南京電臺隔上兩三天就播放一條“陳柺子”被圍被俘的消息。為牽制敵人,減輕劉鄧大軍的壓力,陳慶先的兩個團突然轉移到鐵路以西、跳到敵軍的後方,敵7個團馬上掉頭追過去。可陳慶先帶領一個團還在圈內,立即攻佔據點。敵人9個團又圍過去。陳慶先將部隊化整為零,自己只率1個連、1部電臺,繼續與敵軍周旋。國民黨重兵一路追擊,到處撲空,折騰一個多月,精疲力竭,只得收兵回撤。而南京方面已經廣播了上百次的已經包圍、俘虜的“陳柺子”,依舊活躍在六合縣一帶。

開國中將,令日偽聞風喪膽的“陳柺子”,胸部負傷時的彈粒去世後才從骨灰中取出

1949年5月初,渡江戰役進入第三階段。總前委根據戰局發展,令第三野戰軍集中第9、第10兵團及第8兵團一部攻取上海。5月10日,三野司令部下達了淞滬戰役作戰命令,第10兵團當即召開作戰會議。10兵團參謀長陳慶先在會議上首先分析了敵人態勢和任務。他說:“我們必須首先以兵團主力攻佔吳淞、寶山,封鎖黃浦江口,阻截敵之出口船隻,其餘兵力則分割殲滅崑山、安亭鎮、太倉、嘉定地區之敵,爾後控制該陣地待命,協同第9兵團會攻上海。”陳慶先與29軍軍長鬍炳雲話別時,關切地說:“你們軍的位置在上海外圍的最北端,又緊挨長江,不利因素較多,而且瀏河、獅子林、月浦等地歷來都是最殘酷的戰場,請你密切組織,注意配合,尤其要防止敵集團子母堡的阻擊。不過,有你們當年在蘇中七戰七捷時打出來的威風,我相信第29軍會再立新功的。”果然,在第一天的戰鬥中,胡炳雲率29軍冒雨攻擊,只用了3個小時便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我軍猶如下山猛虎,迅速前進30多公里。第28軍和第26軍也分別佔領嘉定和南翔一線。

隨著戰鬥向縱深發展,第三野戰軍司令部下達了《淞滬作戰的戰術指示》,要求各部隊加強戰場偵察,查明敵情,按照對永久築城地帶攻擊的戰術原則,慎重周密地組織戰鬥。陳慶先迅速擬出調整後的攻擊部署:以第29軍集中兵力攻取月浦之地堡群,第28軍主力攻取劉行,並調第33軍的第98師配屬第28軍作戰,第99師配屬第29軍作戰,又令第29軍的主力第85師由蘇州駐防歸建。第10兵團經過重新部署後,於18日佔領預定攻擊目標。19日上午,葉飛、韋國清、陳慶先等參加三野司令部召集的軍事會議,決定儘快攻城。回到兵團部後,陳慶先迅速貫徹野司指示精神,立即進行部署。23日夜,第10兵團發起總攻。第29軍再次一馬當先,當夜攻佔了月浦南郊高地,第28軍逼近吳淞,並對吳淞碼頭進行炮擊,第26軍攻佔大場、江灣。27日下午,第10兵團各部在吳淞口岸勝利會合,歷時半個月的上海戰役宣告結束。這是中央軍委和三野正確領導以及廣大指戰員浴血奮戰的結果,其中也包含了陳慶先的特殊貢獻。

建國初期,陳慶先是南京軍事學院院長劉伯承的得力副手

1950年1月,陳慶先任第23軍軍長。1950年12月,陳慶先進入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學習,並被任命為戰役戰術教授會主任。教授會有200多名教員,大部分是留用的原國民黨陸軍大學的教員,部分是國民黨軍起義的高級將領,文化程度高。陳慶先雖有在延安中央黨校學習軍事、文化的基礎,但仍感到擺在他面前的任務異常艱鉅。院長劉伯承對陳慶先說:“慶先同志,你要多看書,勤學習才是,‘師高弟子強嘛’。”他還說,“領導教學的人要先學習,學幾年頭髮要白幾根,才是真正下了功夫。”隨後他送給陳慶先8本古今中外書籍,要他好好讀書,做好教學工作。陳慶先按劉伯承院長的要求,刻苦鑽研,對教材內容自己先學習領會再指導、檢查,併為教員們寫出評語。陳慶先在軍事學院工作10年,從戰役戰術教授會副主任、主任到訓練部部長、教育長至主管教學、訓練的副院長,邊工作邊學習。學院每年都有寒暑假,陳慶先卻從未休過假。在任訓練部長時,他還是函授系學員。他感嘆地說:“戰爭年代環境差,沒有條件學習,現在給了我們這麼好的機會,一定要努力。”陳慶先白天工作,晚上抽空鑽研軍事課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58年的考試中,陳慶先19門功課全部是“5”分(5分制),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軍事學院。

開國中將,令日偽聞風喪膽的“陳柺子”,胸部負傷時的彈粒去世後才從骨灰中取出

◆陳慶先(左三)與軍事學院領導合影。

南京軍事學院蘇軍顧問團有30多名顧問,總顧問羅哈林斯基中將是蘇聯軍事學院院長。陳慶先與蘇軍顧問友好相處,每當遇到節假日或是中國傳統節日、顧問們的生日,他都會按照兩國人民的習俗及學院的要求,熱情、誠懇,禮儀相待,或邀約他們郊遊,或請他們品嚐中國飯。顧問夫人及子女來南京休假時,陳慶先把他們請到家裡來喝茶,一起唱中蘇歌曲。顧問們每年回國休假探親,陳慶先都要親自到機場、車站接送。總顧問、顧問回國多年後,仍一直與陳慶先保持著書信往來,建立了良好的同志感情與友誼。

1951年5月,在淮河安徽臨淮關段的水面上,在劉伯承院長、蘇軍總顧問的指導下,陳慶先具體組織實施了我軍第一次陸海空三軍聯合實戰演習,獲得了成功,達到了預期目的。這次演習為如何從實戰出發搞好教學,探索了路子。1954年春天,陳慶先接受了在江蘇句容組織部隊進攻實戰演習的任務。這是建院以來組織的規模最大的演習,全軍都派了代表來參觀學習。為搞好這次演習,陳慶先吃住在現場,從演習準備到實施,前後兩個多月時間,白天參加場地演練,晚上在地圖上或在沙盤上反覆進行研究,最終取得成功。

開國中將,令日偽聞風喪膽的“陳柺子”,胸部負傷時的彈粒去世後才從骨灰中取出

◆毛澤東和陳慶先(右)在中南海。

1954年10月,陳慶先代表軍事學院到北京參加國慶5週年觀禮,在懷仁堂受到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5年7月,陳慶先在北京懷仁堂接受了周恩來總理親自授予的中將軍銜及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6年1月,在建院5週年慶功大會上,劉伯承元帥親自給陳慶先頒發了一等獎的獎狀。1959年,時任學院副院長的陳慶先率領南京軍事學院代表團到北京參加了國慶10週年觀禮,接受黨中央、中央軍委和全國人民的檢閱。

1960年10月,陳慶先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濟南戰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守衛首都北京的東大門。濟南戰區有1400餘公里的海岸線,大小200多個島嶼,內長山列島就像門閂一樣,橫亙于山東、遼東半島之間,戰略意義非常重要。1961年8月,濟南軍區組織了《內長山列島堅守防禦演習》,由陳慶先擔任演習指揮部部長。這次演習是內長山列島地區第一次大規模合成戰役演習,也是濟南軍區首次大規模諸兵種合成戰役戰術演習。1962年5月,在軍區黨委領導下,陳慶先還組織指揮和導演了軍區、軍兩級首長、機關反空襲和1個軍的抗登陸戰役演習。

開國中將,令日偽聞風喪膽的“陳柺子”,胸部負傷時的彈粒去世後才從骨灰中取出

◆陳慶先(左三)在野外演習現場。

根據解放軍總參謀部1963年作戰會議精神,為堅決粉碎美蔣敵特武裝襲擾陰謀,陳慶先於1963年5月主持召開了軍區作戰會議,要求部隊提高警惕,加強戰備。會後,陳慶先先後三次對沿海守備部隊有重點地進行檢查,指示部隊官兵克服和平麻痺思想,樹立“敵必來,來必殲”的決心。陳慶先在檢查過程中,每到一地都要幫助部隊分析敵特實施襲擾活動的特點,還對於來自海上、空中的敵特分析其兵力、登陸點,並分別向各野戰軍、省軍區、軍分區、海空軍、公安部隊、沿海守備區、民兵佈置任務、措施和要求,強調做好情報工作,建立值班分隊,加強軍民聯防和沿海雷達站、通觀站、邊防哨所的自衛能力,嚴防敵特突然襲擊,以靈活的戰術,堅決殲滅襲擊、偷渡之敵。

1968年7月,由於身患食道癌,無法正常堅持工作,經中央軍委批准,陳慶先離職休養。1984年1月19日,陳慶先在濟南逝世,享年76歲。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