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一種常見的草,很多人叫不出名,可入藥,還能掙錢


從小在農村長大,常見到這種草,以前也叫不上什麼名,就當作野草。萬萬沒想到,在陽春三月,看到親戚折騰了一輪,竟然發現它能入藥,還能變成錢,也是農村廣大婦女朋友的“得力助手”,真是長知識了。

親戚說,該草名叫巴茅根。此草“年輕”時,葉子會割手,牛都不吃,但其根能入藥,具有清熱,活血功效。婦女幹血癆,潮熱,以及產婦失血口渴,牙痛,都是一劑良藥。

常年生活在山區的人,尤其是生活在過去那些物資匱乏、收入低微的年代,看不起病,不捨得看病,不願意看病,有個頭痛腦熱的,就進山找草藥,而且藥方代代相傳。

但親戚並不是拿它當藥的,而是一根根砍下來,另作它用。

在動手之前,親戚還說,這個巴茅根的尾部,會長很多毛毛,還有籽,最好是砍下那些毛毛和籽掉光的,方才好用。

巴茅根砍回來後,還要將其“外衣”剝掉,只留主幹。

後將大約15根巴茅根,用塑料尼龍紮帶捆綁成一把。這樣反覆捆成五把後,再將其捆成一大把,效果立顯。

當然捆綁很講究方法,只用一根長長的塑料尼龍紮帶,又確保美觀,保證塑料尼龍紮帶不外露,這也是一門技術呀。

當五小把馬茅根捆緊後,再用刀將尾部削平整。

最後將巴茅的尾部,用刀砍整齊,一把實用的掃把就完成了。親戚說,這種掃把比超市中的普通掃把實用得多,掃地幾年不會壞。

親戚還說,在縣城有一老人開著車到處去砍巴茅根,然後一天一人可製作20把掃把,每把賣15元,每天穩賺300元。這樣的收入,對農村老人來說,那可是土豪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