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燈塔市,因送電高壓線鐵支架,狀若一座雄偉壯觀的塔得名

遼寧省燈塔市,因送電高壓線鐵支架,狀若一座雄偉壯觀的塔得名

燈塔市隸屬於遼寧省遼陽市,總面積1313平方公里,人口52萬。

一、歷史沿革

1、戰國時屬燕國遼東郡,治所襄平;秦、漢襲燕制,後改稱遼陽縣;唐代稱巖州;遼代隸屬瀋州;金代屬石城縣;元、名兩代稱石城;清康熙四年改遼陽縣為遼陽州,屬奉天府;2、民國三年改遼陽州為遼陽縣,屬奉天省遼瀋道;一九三一年以前在這裡設煙臺區公署,稱遼陽縣二區;“九一八”事變後沿用原建制;一九四九年設煙臺區,屬遼陽縣;一九五四年,命名為“燈塔初級社”;一九五五年改稱為燈塔;一九六八年,遼陽縣併入遼陽市,於境內設立燈塔區(縣級區),屬遼陽市;一九八零年在燈塔區基礎上設燈塔縣;一九九六年八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燈塔市。

二、地名來歷

1954年成立燈塔農業初級社。當時根據附近的送電高壓線鐵支架,狀若一座雄偉壯觀的塔,故名燈塔。

三、風景名勝

遼寧省燈塔市,因送電高壓線鐵支架,狀若一座雄偉壯觀的塔得名

1、燕州城。原稱白巖城,是五世紀初高句麗人所築。城址在遼陽城東30公里外城門口村東的石城山上。全城依山勢而建,蜿蜓迂迴,森嚴壯觀。南面為陡崖峭壁,崖下是東西流向的太子河。燕州城是省內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高句麗城垣,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寧省燈塔市,因送電高壓線鐵支架,狀若一座雄偉壯觀的塔得名

2、安瀾寺。坐落在燈塔市佟二堡村西北角,佔地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1966年“文革”期間寺院被毀。1998年5月,恢復安瀾寺。

遼寧省燈塔市,因送電高壓線鐵支架,狀若一座雄偉壯觀的塔得名

3、祥雲寺。坐落在燈塔市鏵子鎮大達連村,佔地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10平方米。始建於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966年“文革”期間,祥雲寺被毀。1997年恢復祥雲寺。

遼寧省燈塔市,因送電高壓線鐵支架,狀若一座雄偉壯觀的塔得名

4、高公館。坐落於燈塔市城南4公里張臺子鎮房身村,系民國期間奉天省實業廳廳長、禁菸局局長高毓衡的故鄉宅院,高公館基本依照瀋陽故宮設計,工藝講究,為現存全省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官僚地主莊園”。

遼寧省燈塔市,因送電高壓線鐵支架,狀若一座雄偉壯觀的塔得名

5、李兆麟故居。坐落在遼陽燈塔市鏵子鎮後屯村,故居室內展出了其主要生平事蹟、將軍遺物及詩文字畫。如今,李兆麟故居已成為遼陽市進行黨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