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科技助力裁判工作,判罰始終是一門學問

摘要:中超第二輪,中國職業裁判傅明因在下半場接連做出爭議判罰,而引發球迷議論。足球裁判,又一次成為焦點。足球是二十二人的運動,而裁判是最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將帶您走進球場上的黑衣法官,述說裁判的故事

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科技助力裁判工作,判罰始終是一門學問

傅明

“黑衣法官”的由來

為什麼說裁判是球場上的黑衣法官呢?原來,早期裁判並不像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樣服裝顏色多種多樣,早期裁判往往是身著一襲黑衣,一是因為黑色比較醒目,二是因為黑衣體現了裁判莊嚴、權威的形象。直到1994年世界盃,隨著電視轉播技術的發展,裁判球衣的顏色隨之發生了改變,從最初的黑色,演變為如今五花八門的綠色、藍色,粉色等等。

這就是裁判為什麼被稱作黑衣法官的由來。

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科技助力裁判工作,判罰始終是一門學問

“跑不死”的裁判員

其實足球裁判的工作並不容易,隨著現代足球的發展,球員的跑動距離不斷增加,裁判的跑動距離也隨之增加,一名頂級裁判在執法頂級比賽中,平均跑動距離往往是10到12公里,所以國際足聯規定,裁判年齡超過45歲,就必須退役,這是為了裁判員的身體著想。所以作為一名裁判,不光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過硬的專業知識,公正的執法態度,首要前提是必須能跑!比如我國的著名金哨馬寧,曾在2016賽季亞足聯考核體能測試中,取得了東亞區裁判第一名好成績!

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科技助力裁判工作,判罰始終是一門學問

馬寧

印象中的著名裁判

我們印象中,那些著名的裁判往往是光頭形象,比如裁判之神科里納、英國的警長裁判韋伯、被巴拉克咆哮的赫寧,或許是因為光頭的形象更引人矚目,但是大部分的裁判還是有頭髮的。比如執法了2014年巴西世界盃決賽的裡佐利。

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科技助力裁判工作,判罰始終是一門學問

不負眾望的裡佐利在決賽中很好的執行了裁判判罰的尺度,讓阿根廷同德國的決賽得以順暢進行。裡佐利是“電話門”事件之後,意大利和國際足壇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2002年首次在意大利聯賽當中執法,2007年就晉升為國際級裁判,當年便獲得象徵賽季最佳裁判的喬瓦尼·毛羅獎,他曾多次執法米蘭德比、羅馬德比、意大利國家德比,還是首位執法改制後歐聯杯決賽的裁判,2013年執法拜仁同多特蒙德之間的歐冠決賽。他本人因能力出眾、執法嚴格而享譽世界。

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科技助力裁判工作,判罰始終是一門學問

裁判界可不光是糙漢。顏值在線,水平又高的裁判不在少數,比如瑞典著名裁判弗里斯克,身高1米84的他,還有著飄逸的一頭金髮,18年的職業生涯執法國際級比賽118次,還在退役時獲得歐足聯最佳裁判獎。

不過和別的裁判不同的是弗里斯克的退役不是因為年齡,而是因為其他惡性事件。2004-05賽季,切爾西同巴薩的歐冠比賽當中,弗里斯克罰下德羅巴,狂人穆里尼奧指責其與裡卡傑爾德串通一氣,結果他遭到了球迷的死亡威脅,不得不因此宣佈退役。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韓日世界盃,中國隊同巴西隊的比賽正是由弗里斯克執法的。

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科技助力裁判工作,判罰始終是一門學問

韓日世界盃上的中國隊

英國著名裁判韋伯,在足球場上他是一名執法者,在生活中他也曾扮演執法者的角色,他曾做過英國南約克郡的警長。

也許是因為職業原因,他的風格準確果斷,非常善於控制球員的情緒,還非常喜歡制衡,儘管出牌果斷但他從來不會對落後的一方輕易掏紅牌,2010年南非世界盃西班牙同荷蘭的決戰,韋伯單場14黃1紅的記錄更是創下了世界盃決賽的掏牌之最。但也有不少的爭議,德容飛踹阿隆索本應該是一張紅牌,韋伯只掏出了一張黃牌,這被認為量刑過輕。當年除了世界盃決賽,韋伯還曾執法了國際米蘭同拜仁慕尼黑之間的歐冠決賽,他也成了同一年既執法歐冠決賽也執法世界盃決賽的第一人!

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科技助力裁判工作,判罰始終是一門學問

要說世界上最著名的裁判,當屬意大利人科里納。24歲時突然的疾病令科里納失去了滿頭的秀髮,但是光頭形象示人的他在球場上卻有著一股令人望而生畏的威嚴,他曾說在球場上我就是主角!

從1996年開始執法國際級比賽的科里納見證了無數經典時刻,其中最為經典的當屬2002年韓日世界盃,外星人羅納爾多的封王。無數次被國際足聯和意大利足協評為最佳的他在歐足聯評選的改變世界足球歷史的二十人當中,科里納成為唯一入選的裁判員,而他入選的理由是,他被世人認為是一名出色的、公正的明星級主裁判,在場上,他永遠是一個亮點!

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科技助力裁判工作,判罰始終是一門學問

科里納

提起孫葆潔的名字,想必老球迷們會非常的熟悉,他從1984年上大二的時候就開始了裁判的工作,1986年到清華任教,成為清華大學的一名教授。酷愛水晶哨和塑料哨的他,多次獲得甲A聯賽、中超聯賽最佳裁判獎,被中國球迷稱為“中國最後一個乾淨的足球裁判”。2010年獲得中國足協頒發的終身最佳裁判獎。

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科技助力裁判工作,判罰始終是一門學問

孫葆潔

當然足球裁判不完全都是秉公執法鐵面無私的。比如臭名昭著的厄瓜多爾裁判莫雷諾,2002年世界盃時他用屢次三番的爭議判罰為東道主韓國隊“保駕護航”。 莫雷諾對韓國隊兇狠過頭的動作視作正常,對意大利球員頭破血流視若無睹,還在比賽中送給東道主韓國隊一個有爭議的點球,在加時賽中以假摔為理由紅牌罰下了意大利隊的核心托蒂,接著又將托馬西一個好球判為越位,最終“幫助”韓國隊利用一個金球淘汰了意大利進入八強。如此厚顏無恥的他,在2010年9月,因攜帶毒品被美國警方拘捕,不得不說天道有輪迴啊!

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科技助力裁判工作,判罰始終是一門學問

韓日世界盃上的韓國隊

科技助推裁判公正判罰

好在大多數的裁判還是秉公執法的,然而一些爭議判罰不可避免,比如2010年世界盃上英德大戰,英格蘭中場大將蘭帕德禁區前沿一腳重炮轟門,皮球擊中橫樑,反彈進球門,但被轉身的諾伊爾從球門裡撈出,隨後迅速手拋球發動反擊,沒有給英格蘭隊向裁判申訴的機會,不過這粒球無論從哪個鏡頭顯示,都是越過了球門線,英格蘭隊被扼殺了一個扳平比分的機會,最終1比4慘遭淘汰。

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科技助力裁判工作,判罰始終是一門學問

蘭帕德這粒進球被吹無效

從那時起,國際足聯決定研究、推廣門線技術,以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而如今為了比賽的公平公正,不少的高科技都被應用到了球場上,包括門線技術、VAR,但是無論技術怎麼改進,裁判始終是一場比賽判罰的靈魂,技術的進步始終是要為人類服務。

不可否認的是,一場比賽當中裁判的判罰不可能保證絕對的公平公正,多多少少摻雜著自己的喜好,比如導演了斯坦福橋慘案的赫寧。2008-09賽季歐冠半決賽,巴薩同藍軍在諾坎普戰平,次回合移師斯坦福橋,挪威籍主裁赫寧一戰成名,上半場赫寧對於阿比達爾禁區對德羅巴的拉拽視若無睹,下半場赫寧對皮克和埃託奧禁區內的手球置若罔聞。這引發了巴拉克的強烈不滿,最終巴薩依靠小白的絕殺挺進決賽。那場比賽巴拉克的咆哮,德羅巴的洩憤都伴隨著赫寧引發的爭議留存歷史。

足球場上的黑衣法官,科技助力裁判工作,判罰始終是一門學問

巴拉克怒吼赫寧

作為人的裁判員

足球是二十二人的運動,裁判是球場上不可或缺的元素,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足球新戰術的發展,裁判的工作也在不斷髮生著改變。他們是球場上的黑衣法官,他們的判罰決定著比賽的走向,甚至是歷史的書寫。一名頂級的裁判,要有跑不死的體能,強大的心理素質,充足的知識儲備,安撫球員情緒的能力,公正無誤是每一名黑衣法官所不斷追求的境界。

願裁判的工作可以得到球迷的寬慰,更願裁判永遠保持客觀公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