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一時的晉商“船幫”為何消失了?


盛極一時的晉商“船幫”為何消失了?


明清晉商曾創造了“縱橫歐亞一萬里,稱雄商界五百年”的輝煌。晉商發展到清代,先後建立了三座豐碑:“船幫”、“駝幫”和“票幫”。其中的“船幫”是從事對日本貿易的商幫,因用船作為交通工具故名。當年與日本貿易主要是用中國的瓷器、絲綢、文房四寶等與日本交換銅。這種貿易據《東倭考》記載,“大抵內地價一,至倭可得五;及回貨,則又以一得二”。晉商“船幫”以山西省介休縣範氏家族為主要代表。

介休範氏

範氏以範毓賓時代最盛。範毓賓祖父範永鬥,明末時貿易張家口,進出遼東,通過暗中與後金政權進行貿易發家,清朝建立後被冊封為八大“皇商”之一。


盛極一時的晉商“船幫”為何消失了?


銅錢危機

清朝前期,中國銅的產地主要在雲南,稱“滇銅”。隨著經濟發展,大清國的貨幣供應嚴重滯後,需要大量銅錢。而國內銅礦產量,一時難以滿足需求。貨幣的緊缺,導致物價的上揚,銅錢升值高達30%以上,已經成為影響維穩大局的不安定因素。大力進口銅,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因此清政府遂行“滇洋並舉”之策,從東鄰之日本著名的銅產地長崎進口一定數量的銅斤,時稱“洋銅”,以為補充。到康熙時,國內銅斤嚴重短缺,因此朝廷允准商人赴日本購買銅斤。當時稱辦理這種業務的人為“洋銅商”。


盛極一時的晉商“船幫”為何消失了?


“船幫”的興起

以介休範氏為代表的晉商,發現了其中的商機,主動找到了政府,要求承攬這項業務。當時,由於從事對日洋銅貿易獲利豐厚。範氏利用優厚條件和特權使採購日本銅的業務改歸皇商壟斷。晉商的“船幫”,自此形成。其船隊便開始漂洋過海,赴日經營,前前後後從事對日販銅貿易長達近七十年。而范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當時船幫擁有十五艘左右,僅范家就有六七艘,往返於長江口和日本長崎之間,在對日販銅貿易中又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獨佔一半以上的進口量,獲利極為巨大。

成也洋銅,敗也洋銅

由於在中國的巨量採購下,日本銅礦供應無法維繫,日本政府下令限制中國的採購,並規定每年出口不得超過三百萬斤。範氏“船幫”,在日的交易週期被迫拉長、成本加大。起初只是利潤急劇減少,再後來出現了虧損至此,進口日本銅已經成為虧本生意。但是,清朝政府拒絕了範氏退出洋銅貿易的要求,範氏被迫繼續從政府接受貸款,維持虧本生意,終至元氣大傷,破產抄家而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