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普通的患者,如何看待這次4+7帶量採購

12月6日,由4個直轄市和7個省會或計劃單列市參與的藥品集中採購試點,也被稱為“4+7藥品帶量採購”,揭曉中標結果, 競標品種全部是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藥品。

簡單說,就是採購辦公室代表當地公立醫院,統一集中購買藥品。提前約定市場用量,中標的唯一原則就是價格低,以此減輕醫保跟患者的負擔。

都知道,藥品價格高有很大原因在於流通環節,各級經銷商,醫藥代表,醫生回扣,直接採購能一步到底的避開這些費用,讓患者得到實惠,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看到,阿斯利康公司的吉非替尼降價75%,北京嘉林的阿託伐他汀口服降價幅度超過80%,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韋降了93%,這組數據時,在下以一個普通患者的角度,有幾點疑慮

一、藥品價格降下來,品質會不會降下來?

患者買藥是為了治病,不是為了省錢。

部分仿製藥雖然通過了我國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但由於原料,輔料,製備工藝等差別,生物等效性跟臨床等效性是兩碼事。在藥效上不僅跟原研藥有一定差距,不同品牌的仿製藥,對患者的療效也不盡相同。甚至同一品牌不同批次的藥品質量也都不同。

企業天性就是逐利,在有正常的利潤的情況下,都沒人敢擔保他不會為了更多利潤造假。如果利潤微薄甚至沒有利潤的情況下,造假的概率會不會大幅度增加?

長生疫苗事件歷歷在目,其造假的動機主要就是為了降低成本,類似的前車之鑑不少。

我相信招標機構的人員是對醫療行業有一定了解的專業人士,但他們既不是藥品生產者,也不是使用者,藥品採購不是辦公設備採購,也不是公車採購,每一份藥品背後都是一條人命,在我國藥品監督體系並不完善的情況下,僅僅以價格低作為唯一衡量標準,會不會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質優價廉是美好向往,一分錢一分貨才是現實。

二、低價藥品消失,會不會繼續上演?

個別企業為了競標大幅降低藥品價格,勢必帶動整類藥品價格下調,問題來了,大多數企業一方面利潤被壓縮,另一方面沒有被納入整體採購,當被邊緣化時,會不會逐漸對某類藥品進行減產或者停產?

還有,如果個別企業通過此次機會靠價格拼市場,今後成長為行業壟斷者,屆時藥品的定價權會是掌握在誰的手裡呢?

普通患者買藥的渠道除了醫院就是藥店,當降價藥品帶給銷售商的利潤空間十分有限,藥店是否會拒絕此類藥品上架,或者用利潤更高的藥品代替?

我查了查因為低價而讓患者揪心的藥品

2011年,心臟手術用藥“魚精蛋白”出現全國性緊缺;

2012年,治療心臟衰竭的搶救用藥“西地蘭注射液”短缺;

2013年,治療甲亢的“他巴唑”斷貨;

2015年,心外科用藥“地高辛片”、“放線菌素D”全國斷供

2018年,乳腺癌救命藥赫賽汀,全國多地出現缺貨

作為普通患者,本來就沒有話語權,不想連選擇權都失去。

還有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帶量採購的帶量,就是必須完成藥品的臨床消耗量,臨床開藥權在醫生手裡,不同醫生有不同的開藥習慣,對不同藥物有不同的瞭解程度,不同患者也有個體差異,耐藥性不同,有些藥品還是要根據臨床效果進行使用的。

我們要承認,原研藥的藥性就是要比國內仿製藥好,理由,笑而不語………

有時醫生給患者開醫保範圍外的藥物,不排除會存在職業操守問題,但更多的是因為病情考慮。

如果僅僅因為價格低,有消耗量要完成,行政上強制要求醫生臨床使用,那是不是屬於干預治療的行為?

四、我們國家的原研藥有沒有春天?

不管什麼行業,都是有競爭才能有發展,但這個競爭不能侷限在價格上,應該是品質,創新,升級,售後等綜合方面的競爭,個人認為藥品這種特殊商品同樣應該遵循這個規律。

我國目前95%的西藥廠都是依靠仿製藥生存,如果市場價格用政府以量採購的價格為參考,表面競價,其實造成行業內價格亂戰,那麼在利潤有限的情況下,企業還有可能搞研發跟創新嗎?製藥行業會不會變成加工業?

前幾天美國有款抗癌藥被刷屏,雖然僅僅針對TPK突變的小部分患者,但仍然受到熱議,很多人都期待我國企業也能研發出類似藥物,雖然明知道這種想法不切實際,因為藥企即使賺錢也未必會在新藥開發上太多投入,因為那接近無底洞,但萬一有這樣傻的企業存在呢?而帶量採購,則是讓人徹底斷了這個想法,很多藥企能活著就不錯了,其餘的,就不要想太多了吧!

看病貴,醫保壓力大,患者壓力更大,住過醫院就知道,藥價其實僅僅是其中一個環節。作為一名普通患者,當然希望吃上便宜藥,但前提是藥效好的便宜藥,而不是短期內吃幾天便宜藥,長期可能吃沒有質量保證的藥或者面臨無藥可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