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二战时期,德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意志顽强,给欧洲各国毁灭性打击,特别是号称欧洲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在德军面前仅仅抵抗了43天。希特勒仅仅是

下士军衔自居,且他以此为傲,这是他参加一战时获得的最高军衔。整个二战期间希特勒大量册封元帅军衔,在他册封下第三帝国一共有27人获得元帅军衔,其中帝国元帅1名,陆军元帅19名,空军元帅5名,海军元帅2名。小编总结介绍如下: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

赫尔曼.戈林(帝国元帅,空军元帅)

1938年被希特勒晋升为空军元帅;1940年被晋升为帝国元帅。戈林是希特勒授予的唯一帝国元帅,他领口带着三枚勋章,分别是:骑士铁十字勋章、蓝色麦克斯、大铁十字勋章。戈林作为纳粹党首批成员,参与“啤酒馆政变”,创立了“盖世太保”及帝国空军。在希特勒的助手鲁道夫·赫斯出走英国之后,戈林成为了仅次于希特勒的纳粹二号人物,主管帝国内部政治与空军事务。柏林会战德国战败前夕戈林背叛被希特勒开除一切职务。战后戈林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行刑当天服氰化钾毒自杀,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戈林

瓦尔纳·冯·布伦堡(陆军元帅)

1936年布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他是希特勒晋升的第一位陆军元帅,也是第一个被希特勒免职的元帅。瓦尔纳.冯.布伦堡也是第三帝国(1933-1945)时期唯一的战争部长,这两个“一”决定了他在魏玛国防军向第三帝国国防军转型和扩军的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在他的领导之下,魏玛国防军由一支10万人规模的职业军队转变成了在二战中横扫欧陆的百万精锐之师;他所提出三军统合指挥的军事理念虽然最终未能实现,但二战中的事实证明,这一点正是二战中德军高层指挥体系中的一大缺陷。因此他所提出的这个前瞻性观点是正确的,仅从上述两点来看,布伦堡无愧是一名杰出的幕僚人才。整个战争期间,布伦堡一直住在巴伐利亚无所事事,1945年3月13日,布伦堡元帅作为证人死于纽伦堡监狱。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瓦尔纳.冯.布伦堡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陆军元帅,陆军总司令)

1940年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布劳希奇于1938年至1941年间担任纳粹第三帝国德国陆军总司令。他指挥了波兰、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等战役,参与制定进攻英国海狮计划,而后又指挥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以及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计划。莫斯科会战失利后,布劳希奇以健康为由引咎辞职,希特勒解除了他的一切军职,并自认陆军总司令。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布劳希奇

布劳希奇作为军人是优秀且值得肯定的,因为他专业而理智,优雅而忠诚,还带有不关心政治和绝对中立的美好品质。但是作为德国陆军总司令,作为掌握了300万军人的将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任职期间也做了不少努力试图说服希特勒,并且维护了军纪和一些人道主义原则。然而被出身、身份和性格所束缚,他没有能够很好意识的自己身上所担负的重任而将自己的信念贯彻到底。1948年10月18日当他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被提作证人期间,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汉堡战俘营。他的病逝使他失去了他唯一可以为自己澄清的机会。他那没有机会所写下的遗嘱或许和很多很多德国的军人都一样,尽管我们没有机会去仔细研究探讨了。

费多尔·冯·博克(陆军元帅)

博克无疑是传统而保守的普鲁士军官、军国主义者,也是德军中颇擅长演说的军官,因为其慷慨激昂的表现,被人冠以“库斯春的圣火”的绰号,他的私生活极为严肃且刻苦耐劳,有资料指出他常连续工作好几天而不吃饭,另外还被描述为“与生俱来的腓特烈普鲁士主义性格”、“暴力的国家主义者,有严格的纪律意识,只知道加强其部队及提升自己的军人生涯。”博克并非一名优秀的理论家,但其责任感非常强烈。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费多尔·冯·博克

1940年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闪击波兰、进攻法国、突袭苏联,博克战功赫赫,他的“中央集团军群”名气极大,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横冲直撞。1945年5月5日,德国军队正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基尔公路上行进。突然,一批英国空军的战斗轰炸机群飞来实施低空攻击。其中一架轰炸机紧盯住一辆敞篷汽车连续扫射,车上的3名妇女和司机当即被打死,唯一的军官则身受重伤。这位军官被德军救出后,即刻送往奥尔登堡的医院,经抢救无效而于当晚死去。这位唯一的死于

盟军枪弹的纳粹德国元帅就是博克。

威廉·凯特尔(陆军元帅)

曾任德军最高统帅部总长,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资历最老的指挥官之一。1940年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凯特尔在军部被称为“马屁精”,因为他的元帅册封很大程度上都是迎合讨好希特勒的政治与军事策略,自己并无任何主观。他善于揣摩希特勒的心思,处处刻意奉承。在希特勒刺杀事件之后,被希特勒任命为“军官荣誉法庭”庭长,该法庭决定将这次密谋参加者处以死刑。1944年10月,在迫使隆美尔元帅自杀的过程中,凯特尔也扮演了重要角色。1945年,凯特尔在纽伦堡判处绞死,他是被绞死的唯一的元帅。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威廉·凯特尔

贡特尔·汉斯·冯·克卢格(陆军元帅)

1940年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从1941年12月到1943年10月因车祸受伤离职,克卢格一直是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他指挥的战役有胜有败,与苏德战场的整个形势密切相关。当希特勒的干预较少时,他可以得心应手地从容指挥;当希特勒直接控制时,他就成了驯服的工具。在战争的紧要关头,克卢格惟希特勒之命是从,成为希特勒的传声筒,或揣摩元首的心事,察言观色。因此,克卢格获得绰号“聪明的汉斯”。汉斯既是克卢格的名字,又是格林童话中貌似聪明而实则愚蠢的人物。1944年由于卷入了刺杀希特勒事件,随后被迫服毒自杀于凡尔登附近的树林里。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贡特尔·汉斯·冯·克卢格

威廉·里特尔·冯·勒布(陆军元帅)

1940年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冯·勒布元帅是八国联军时期唯一来过中国作战的德国元帅。勒布作为德国战史上著名的防守战略家。1934年,他草拟了构筑西线要塞的基本方案,次年完成草案。1938年正式颁布汐陆军教范。他认为,野战统帅的神圣使命就是防范敌人的攻击,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德国的重整军备应为防守态势服务。但这些原则被希特勒的作战指导思想所否认,因为后者要的是进攻原则。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威廉·里特尔·冯·勒布

他不像其他将领那样易受希特勒演讲所迷惑他已逐渐感到这个人是一个天生的恶魔,加之他不习惯隐瞒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是由于不满希特勒的指挥,主要是由于他对虐待犹太人的政策极为反感。党卫军在占领区的所作所为也今他恶心,特别是进攻苏联前,德军最高统帅部发来的所谓“政委处决命令”最让他难以接受。这就使希特勒产生了伺机除掉勒布的想法。当布隆贝格元帅和弗里奇上将被免职的时候,勒布把他的职务移交给了屈希勒尔上将,自己隐居于霍恩施旺高。1948年10月28日,勒布在纽伦堡美国的军事法庭上受审。勒布以“破坏和平”、“实施侵略战争”的罪名被提起公诉。但是由于他是反希特勒将领坐实勒布被轻判在获释之后,一直过着淡泊的生活勒布病死于1956年4月29日。

威廉·李斯特(陆军元帅)

曾任第4军区司令,第12集团军司令,第14集团军司令,驻雅典东南方面军总司令,A集团军群总司令。1940年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1942年调往苏德战场,任进攻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司令。同年8月,因与希特勒意见分歧被解职。1945年,李斯特被美国人逮捕,并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被判处

无期徒刑。1952年12月24日,他因病被释放出狱。于1971年8月17日在帕滕基兴离世,享年91岁。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威廉·李斯特

格尔德·冯·龙德施泰德(陆军元帅)

纳粹德国元帅,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最能干的指挥官。曾指挥第2集团军入侵捷克,指挥南方集团军群入侵波兰。对苏联的入侵期间,伦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围歼了当时苏联元帅布琼尼部队的主力。暗杀希特勒的事件败露后,伦德施泰特认为这是一种叛逆行为,他说:

“作为一个军人,要受宣誓效忠的约束。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龙德施泰德

1940年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龙德施泰德的正直、忠诚及敢言使希特勒都为之敬重。龙德施泰德在西线和东线的表现均让人叹服,希特勒虽然几次罢免他,但是又不得不几次起用他。1945年5月1日,伦德施泰特被美军俘获,后来又被引渡给英国人。龙德施泰德是为数不多的未被起诉的陆军元帅。1949年因身体虚弱,他在一所养老院里度过余生,1953年2月24日死于心脏病。

维尔纳·冯·维茨勒本(陆军元帅)

1940年7月19日,维茨勒本晋升为陆军元帅,10月间被任命为D集团军总司令。1941年3月15日,又被任命为西线总司令。一年之后,因病被免职而列为预备指挥人员。维茨勒本隐居故里,但仍继续同陆军中的反抗组织保持密切的接触。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维尔纳·冯·维茨勒本

由于“七·二○”谋杀行动失败了。施道芬伯格及其他有牵连的军官于当晚全部被处决。紧接着又有许多人被捕。他和所有参加反叛的军官一样,被送到“荣誉法庭”,以“不名誉”的原因被开除国防军。在国民法庭上,维茨勒本表现出大义凛然,他承认了密谋反抗希特勒的行动。在宣判他死刑的时候,他向各位法官声明说:“你们可以把我交给刽子手,但不出3个月,那苦难和愤怒的民众必将去找你们算帐!”1944年谋反罪名坐实被吊死。作为谋反元帅二战后联邦德国为其行为以及荣誉平反。

瓦尔特·冯·莱歇瑙(陆军元帅)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赖歇瑙出任国防部部长办公室主任,积极从事扩军备战工作,成为一名忠诚的国社党党员,一名狂热的纳粹分子。1940年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作为纳粹沙场悍将入侵波兰、法国、比利时、苏联,莱歇瑙战功显赫,他指挥的第六集团军所向披靡,后接替伦德施泰特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保卢斯接替他的第六集团军司令。莱歇瑙犯有严重战争罪,他屠杀了大量的犹太人和苏联战俘,1942年元月12日,他死于突发的心脏病。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瓦尔特·冯·莱歇瑙

赖歇瑙政治上的表现一直受到当时德国军中许多将领和后人的指责,他那残忍的杀害无辜者的罪行永远逃脱不了历史的审判。但他所具有的陆军指挥官的那种较高素质,那种高级指挥才能,那种能以身作则进行战斗的勇敢作风,那种严格管理部队使部队保持很高战斗能力和机动性的做法,却都是无可否认的。 他是一个军事上的能者,同时又是一个政治上的蠢人。

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陆军元帅)

屈希勒尔任新编第3军团司令参加了入侵波兰、比利时、荷兰、法国,他的部队所向披靡,这使他获得了上将军衔。1942年屈希勒尔带着北方集团军群对列宁格勒开展了大规模的进攻,尽管最终无功而返,但并不影响他1942年夏天被升为元帅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格奥尔格·冯·屈希勒尔

这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获过一等铁十字勋章的元帅,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始终具有睿智、坚毅、勇猛的声望。在进攻苏联、突围列宁格勒的战斗中,他面临绝境,不得不违反“元首”不许撤退之命,将军队撤退,避免全军覆没。同时又为了军人的荣誉而反对希特勒的屠杀政策。正因如此,他也免不了被人取而代之的结局,但也显示了他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德国军人。而后被希特勒解除了指挥权。战后作为战犯,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20年徒刑,1951年改为12年。1953年因病获赦,定居联邦德国,因病去世。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陆军元帅)

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与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之一。曼斯坦因早先参加入侵波兰战争,而后提出以装甲部队经阿登入侵法国的“镰刀闪击”行动作战计划。苏德战争爆发期间1941年,率部参加对列宁格勒方向的进攻,而后作战在克里木,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后1942年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1943年

奉命救援被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失败。同年反击攻克哈尔科夫。而后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尽管曼施坦因从不怀疑希特勒最高统帅的地位,但他却也认为最高统帅只需要关心政治、外交、局势、策略,对于在战场上战略战术性的问题,只需交付给将领即可,尤其是他对于希特勒的静态硬性防御政策,完全无法认同。继续跟希特勒争论有关在东线的总体问题。这种争论也惊动一些希特勒最亲密的伙伴,曼施坦因的频繁争吵再加上这些指控,导致了希特勒于1944年3月31日决定解除曼施坦因的指挥权。1949年被军事法庭判处18年徒刑。1953年获释后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1973年施泰因去世。曼施坦因所统辖的部队曾多达60个师,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对统辖大兵团作战的能力高超水平。

埃尔文·隆美尔(陆军元帅)

纳粹三大名将之一。1940年带领第七装甲师参加进攻法国。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1942年6月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由于720事件隆美尔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在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埃尔文·隆美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璀璨将星中,能够做到生前声名显赫,身后殊荣不断,特别是被敌对双方都认可的,只有隆美尔一人。对他的评价也逐渐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战神,他高明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尊崇,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对的人根据他战略的失误,将其称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但鉴于隆美尔既曾经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又是纳粹政权的侵略工具,因此也被称为“二战纵火犯”。

恩斯特·冯·布施(陆军元帅)

参加过波兰语法国战役,入侵苏联后在1943年才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布施是纳粹的坚定支持者,他的晋升与纳粹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苏联战场上,布施成功地解救了被围的第2军和第10军。1943年6月21日,苏军四个方面军开始向维捷布斯克两侧、奥尔沙和莫吉廖夫,以及博布鲁伊斯克南北发动进攻,企图摧毁中央集团军群的防御。布施的厄运即将降临了,还在苏军进攻的头几天,德军许多防御地段就已出现了危险态势,而他手中的预备队又太少。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恩斯特·冯·布施

布施报告:情况危急,请求退却,现在每个德国士兵都很宝贵。希特勒无视一切反对意见,再次命令把每一座城市都当作“要塞”来防守。过了两天,当奥尔沙已经失守,另两个城市又都受到包围后,这个命令才撤销,但为时已晚。这回布施命中注定该自己扮演一个替罪羊的角色了。6月28日,希特勒免去了他的一切职务,并派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总司令

莫德尔元帅接替了他。1945年5月7日,布施元帅在弗伦斯堡附近一个小村庄里奉命投降。14天之后,他被押解伦敦送入奥尔德肖特的战俘集中营。1945年7月17日,布施死于心脏病,也有人说他是自杀。

艾沃尔德·冯·克莱斯特(陆军元帅)

纳粹德国建军只时跟古德里安一样作为德国装甲兵创始人,成为第一装甲集团军司令。克莱斯特所率的装甲军在入侵波兰和法国时所向披靡为西线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随即,克莱斯特率领第一装甲集团军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在东线的基辅会战中,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集团军分割开包围圈中苏军与援军的联系,为合围基辅苏军创造了可能。1943年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克莱斯特做得都十分出色。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艾沃尔德·冯·克莱斯特

但是经常干预指挥的希特勒,这时与两个集团军群的司令——曼施泰因元帅和克莱斯特元帅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他把他们当作德军在1944年3月失利的祸首。希特勒召见了曼施泰因和克莱斯特两位元帅,在给他们佩戴上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的同时解除了他们的指挥职务。并由莫德尔元帅和舍尔纳上将取而代之。两个集团军群也分别改称为“北乌克兰”和“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战争结束之后,克莱斯特被英军俘虏。1946年作为战犯,他先被引渡到南斯拉夫,被判刑15年。1948年又被引渡到苏联,关在莫斯科监狱的单人牢房里。1954年,被转移到弗拉本米罗夫卡的将官俘虏营,同年秋天他死在苏联牢房。

弗里德里希·保卢斯(陆军元帅)

早期作为参谋军官一直在德国参谋总部工作担任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并且参与制定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后开始带兵。他指挥的第六集团军,主要担负发起斯大林格勒战役。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段时间内,他一直服从希特勒的命令,按照他的命令来调整兵力,即使后来被敌军包围也是如此。由于希特勒过度分散兵力,使得对斯大林格勒作战的第6集团军并不能得到集中的火力支援。此外,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元帅突围之建议得不到希特勒及保卢斯本人之执行,这导致了第6集团军被重重包围。再加上斯大林格勒军民受到斯大林的命令死守该城,都使得德军在突击及进攻上损失惨重。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弗里德里希·保卢斯

被围困的德军只好奉令坚守占领的一部分斯大林格勒地区,后第六集团军在苏军围困下补给困难陷入僵局,保卢斯上将指挥失误导致军心散漫,士兵士气低落。由于其选择拒绝突围,直接导致了被逼入窘境的第六集团军主力耗尽,就此走向覆灭。这是二战的关键性转折点。其本人也被俘投降就,在几个小时前(1943年)被希特勒刚刚册封陆军元帅,

他是德军中唯一一个被俘的陆军元帅。在战后,他在纽伦堡审判中被盟国判处监禁,但由于他被俘后加入到苏联反纳粹活动,于1953年被苏联公开获释。两年后被遣送回国。保卢斯回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后,住在德累斯顿,此时他在苏联控制的东德担任检察官一职,担任过内政部的顾问。但是德国人没有原谅他,尤其是有亲属在东方战场死亡的德国人都诅咒保卢斯,指责他未能突围拯救装备精良的30余万大军,自己却苟且偷生。这个罪名一直伴随他到生命结束1957年2月1日,他永远闭上了眼睛。

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陆军元帅)

魏克斯二战期间参加了法兰西战役,在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作战中,表现卓越。而后参加了巴尔干战役对希腊和南斯拉夫的进攻。随后也参加了苏德战争,魏克斯战果辉煌。于1943年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但他对希特勒在苏德战争中直接参与战场指挥的错误有很深的偏见,并提出修改。由于常常顶撞而被免职又被启用。在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参谋总长古德里安要求编成一个新的魏克塞尔集团军群,由魏克斯担负在奥得河和魏克塞尔河之间防卫柏林的任务。但是希特勒没有听取,并再次将其免职。此刻德军败局已定!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马克西米连·冯·魏克斯

战后1945年5月2日,魏克斯被美军俘虏。1947年初,魏克斯在盟军法庭上受审。判决结果是“免于起诉”。1948年11月30日,魏克斯因病获释。1954年9月27日,魏克斯病死于波恩附近的勒斯贝格。

瓦尔特·莫德尔(陆军元帅)

沃尔特·莫德尔元帅在德国陆军元帅中算是一位后起之秀,但他在德国最后时刻所表现出的军事才华,令盟军指挥官们侧目,他被希特勒本人称为

"东线的救星",朱可夫的老对手死对头。1944年被希特勒晋升为陆军元帅。莫德尔是一个狂热的纳粹支持者,波兰战役、法国战役中莫德尔都表现不错。在苏联战场,莫德尔的才华爆发,基辅会战、莫斯科战役,莫德尔干得都不错,尤其是莫斯科会战后的勒热夫突出部战役堪称经典。这一战使莫德尔功成名就,后来又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莫德尔的每一次上任,都顽强地稳固住德军脆弱的防线,非常厉害。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瓦尔特·莫德尔

1944年12月16日,他指挥的突出部之战即阿登攻势中,他的指挥和组织才华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这一突如其来的进攻令西线盟军战线崩溃,德国最后的这场攻势最终以惨败收场,但这是法西斯的必然结局,莫德尔元帅因彻底地失望而在杜易斯堡附近的树林中自杀。1945年莫德尔自杀身亡,不可否认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防御性大师战将。

斐迪南德·舍尔纳(陆军元帅)

费迪南德·舍尔纳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是一名年轻军官,1941年任山地师师长、参加入侵希腊的行动。1942年任第19山地军军长、进犯苏联北极地区的摩尔曼斯克,1943年任驻乌克兰第40装甲军军长、1944年先后任陆军总司令部国社党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北方集团军群司令。1945年1月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4月任陆军总司令,晋升元帅。但此时德军大势已去战后作为战犯在苏联被监禁10年。1955年获释去西德。1957年又因杀害东德士兵罪被判刑4年半。因健康原因1960年获释。1973年死于慕尼黑。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斐迪南德·舍尔纳

艾哈德.米尔契(空军元帅)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空军服役。战后转入民航部门,先后在容克航空公司和汉莎航空公司任高级职务。1933年纳粹党上台后,出任新设立的航空部国务秘书(即副部长),兼任空军装备主任,为戈林的副手。对发展德国航空工业和建设纳粹空军,起了重大作用。由于权限日增,为戈林所忌,一度削减其职权范围。但得器重,1938年升为上将。1939年起一度指挥第五航空队。

1940年击败法国后,晋升元帅。并未直接参战,主要因为其出色的组织,后勤管理工作而受晋升。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艾哈德.米尔契

1941年起兼任空军总监。曾主持德国空军的军火生产,组织研制V-l和V-2火箭,并一度受命同施佩尔一起掌管整个运输部门。战后作为战犯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1947年判处无期徒刑。1954年提前获释,定居西德,后前往美国航空航天局工作,1977年6月16日死于弗吉尼亚。

阿尔伯特·凯塞林(空军元帅)

1940年7月19日晋升为空军元帅,他本出身陆军1933年10月,凯塞林晋升上校,奉命参加组建空军的工作,并被派到新成立的航空部负责行政方面的事务工作。在航空部,他与财政部合作为空军编制了高大几百万的预算。1935年,他因工作成绩优异而率先晋升少将,一年后即晋升中将。1936年,空军第一任参谋长韦维尔将军因飞机失事身亡,凯塞林奉派为其继承人,负责整个空军的组织和训练,高炮部队、空军通信部队、特种兵(伞兵)部队的战斗使用以及后勤保障等事宜。 由于同空军部副部长米尔希的意见分歧,而被解除了空军参谋长的职务,调任驻德累斯顿的空军第三军区司令。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阿尔伯特·凯塞林

由于空军的整编,凯塞林于1938年4月1日调任空军第1军团(后改称第1航空队)司令。该部队的高度训练水平在占领苏台德区和捷克斯洛伐克时突出地表现出来了。 1943年7月10日,盟军首次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人立刻放下武器投降,只有胡贝将军率其三视德军在自己的责任地区内阻止了敌人的进攻,从而使德军其他部队顺利向意大利半岛撤退。 1945年3月,凯塞林接替龙德施泰特元帅担任从北海到瑞士边境一线的指挥,在战斗的最后几天里,他又被委以南线指挥的重任。战争虽然注定要失败,他仍尽了一切努力,带着负过重伤的病体,指挥掩护多瑙河地区的德军主力安全撤回德国,使之避免了沦为俄国战俘的命运。 凯塞林元帅由于心脏病死于1960年7月16日

雨果·施佩勒(空军元帅)

1903年服役,后入军事学院受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空军部队服役。战后继续在国防军中任职。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重新转入空军,从事扩军工作。1934年升为空军少将。1936年任秃鹰军团司令武装干涉西班牙,晋升空军上将。1937年出任第3航空队司令。1938年参加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1940年进攻法国,获元帅衔。同年8月起,以法国北部为基地,实施对英国本土的空中攻击。后受命指挥北非地区德国空军,支援非洲军团。1943-1944年在西欧指挥德国空军作战。因西线空军的残败(实际上是戈林造成),1944年8月23日被免职。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施佩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受审。1948年获释,定居联邦德国。 施佩勒死于1953年4月2日。

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空军元帅)

出生于德国西里西亚,在一战中参加骑兵部队。1925年加入秘密成立的德国空军。1933正式脱离骑兵,进入空军参谋部任职,主管飞机设计和试飞处。1938年11月1日任兀鹰军团司令官,在西班牙内战一举击溃共和政府空军主力。1940年担任第8航空军军长,1942年3月1日,晋升为上将,为当时德军唯一的四星级军长。1943年2月16日,因战功希特勒授予里希特霍芬空军元帅军衔。1943年6月12日,里希特霍芬被调到意大利,出任第2航空队司令。1944年因脑癌退入后备役,1945年7月12日,在奥地利去世。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

罗伯特·里特·冯·格莱姆(空军元帅)

在1933年,格莱姆应戈林要求重建德国空军,随著在苏联利佩茨克近郊的秘密航空学校的关闭。1934年他被指派为第一所战斗飞行员学校的负责人。在1938年,格莱姆被任命为德国空军研究机构负责人。之后,他被授予德国第132空军联队红男爵的指挥官,基地在杜布里茨以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命名的联队。当战争爆发,格莱姆被给予一航空舰队的指挥官,参与了波兰战役、挪威战役、不列颠战役与巴巴罗萨作战。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罗伯特·里特·冯·格莱姆

格莱姆最大的战术成就是在库尔斯克会战,这使他获希特勒颁发橡叶带剑骑士铁十字勋章。1945年被希特勒晋升为空军元帅。但是德国败局已定他的主要工作就是逮捕希姆莱,但没有抓到。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投降,格莱姆在奥地利被美军逮捕。格莱姆担心自己被美军向苏联交换战俘,5月24日在奥地利萨尔斯堡吞下氰化钾自杀,在自杀前说:

“我身为空军总军司令,却已无空军。

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海军元帅)

雷德尔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留任在魏玛共和国海军中,在成为海军总司令后暗中重组了贫弱的德国海军,为其往后扩军时打下重要基础,并要求全军勿干涉政治。当希特勒上台后,雷德尔向其提出建设庞大舰队的Z计划,但由于错估与英国交战的时间而令该计划终止,只得以少量兵力应战。当他于1939年4月擢升海军元帅时一切迹象都表明战争在日益迫近。雷德尔曾多次劝告希特勒,不要轻易介入国际纠纷,特别应当避免同英国发生战争。他和海军总部的军官都一致认为,德国的海军要想同英国海军作战力量是不够的。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

在二战期间,雷德尔主要以巡洋舰和快速战舰对盟军交通线攻击,虽小有斩获却未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还策划了入侵挪威的“威瑟堡行动”和派遣耗费无数资源建造的俾斯麦号战舰攻击大西洋航线的“莱茵演习行动”,由于后者被英军击沉,从此希特勒对水面舰队的信心尽失,将取得战果的期望转至卡尔·邓尼茨的潜艇部队,雷德尔也因此被冷落。1943年时,由于水面舰队无法达成希特勒期望的战绩而被勒令拆解,雷德尔以辞职表示抗议,其职位被邓尼兹所接替。二战结束后,雷德尔被纽伦堡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但于1955年获释,1960年病逝于基尔。

卡尔·邓尼茨(海军元帅)

邓尼茨作为成为德国潜艇部队指挥官。二战开始后,他发明了“狼群战术”。运用这一战术,让盟军特别是英国损失了2491艘舰船。1943年1月,邓尼茨担任海军总司令,同年被授予海军元帅军衔。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曾送他一枚金质纳粹党章,因此他认为自己是纳粹荣誉党员。1945年4月20日,邓尼茨被任命为德国北方部队和民防司令,柏林战役期间他曾经率部救驾,但是无奈上岸后的水平与民兵缺乏重型武器无发突破苏军柏林包围圈。

二战将帅录:第三帝国最优秀27名元帅

卡尔·邓尼茨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在死前留下了一份政治遗嘱。在遗嘱里,任命邓尼茨为德意志帝国总统和国防军最高统帅,事实证明希特勒选对了人。因为在纽伦堡审判中,作为第三帝国元帅,元首,邓尼茨却只被判处10年监禁。1956年10月1日,邓尼茨被释放。随后出狱后,他作为忠实的纳粹党成员继续宣传纳粹精神及复仇主义。

居住在德国北部。1980年12月24日,邓尼茨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9岁,是德国二战时期的27名元帅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